计算机导论(6)

1.程序语言设计

1.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1.为了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由此产生了程序设计语言,即一组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语法规则。它是一种被标准化的交流技巧,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语言的基础是一组记号和一组规则。根据规则由记号构成的记号串的总体就是语言。在程序设计语言中,这些记号串就是程序。
2.拥有语言的三个元素:语法、语义和语用。
(语法表示程序的结构或形式,亦即表示构成语言的各个记号之间的组合规律,但不涉及这些记号的特定含义,也不涉及使用者。语义表示程序的含义,亦即表示按照各种方法所表示的各个记号的特定含义,但不涉及使用者)
3.基本成分: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和传输成分。

2.分类

机器语言: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机器指令的集合,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也叫机器语言,它是软件和硬件的主要界面,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它是系统程序员看到的计算机的主要属性(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都要转化才能被识别)
汇编语言:采用助记符来编写程序,是机器语言的符号化,汇编语言是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
高级语言:高级语言相对于机器语言(是一种指令集的体系。这种指令集,称机器码,是电脑的CPU可直接解读的数据)而言,是一种面向用户的语言,是一种与自然语言相近并为计算机所接收和执行的计算机语言。常用的高级语言有:C,C++,Java等

3.编程模式

过程式编程模式:过程式编程模式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这些都是以什么正在发生为主要目标进行编程,不同于面向对象的是谁在受影响。与面向对象明显的不同就是封装、继承、类

面向对象编程模式: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为一种新方法,其本质是以建立模型体现出来的抽象思维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模型是用来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特征的。任何一个模型都不可能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切具体特征,只能对事物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且在它所涉及的范围内更普遍、更集中、更深刻地描述客体的特征。通过建立模型而达到的抽象是人们对客体认识的深化

说明式编程模式:说明式编程模式依据逻辑推理的原则响应查询,他是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函数式编程模式:函数式编程是种编程典范,它将电脑运算视为函数的计算。函数编程语言最重要的基础是λ演算。而且λ演算的函数可以接受函数当作输入和输出

3.高级编程语言

简介:高级语言(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相对于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是一种指令集的体系。在这种语言下,其语法和结构更类似汉字或者普通英文,且由于远离对硬件的直接操作,使得一般人更容易学习。高级语言通常按其基本类型、代系、实现方式、应用范围等分类。
编译过程
计算机导论(6)_第1张图片
解释型:编译一条执行一条
编译型:(C/C++)

  1. 预编译:处理宏,进行宏展开
  2. 编译:编译程序
  3. 链接:加入各种外部资源和库链接出最终的目标代码

4.并行程序设计

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系统的处理能力,在总体设计和逻辑设计中广泛采用并行操作技术,使各部件并行工作,要求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及资源共享,于是采用了并行程序设计,它是能够同时执行2个以上运算或逻辑操作的程序设计技术

2.计算机中的数据

1.数据

数据的定义: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
数据就是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数字、文字、音频、图形、图像和视频等 统称为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通常来说,输入计算机的字母、数字等符号为数据,如果这些符号具有一定含义且能帮助人们完成某个动作或做出决策,那么就称它们为信息。
数据是供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供用户使用的。

2.计算机常用的编码方式

ASCII码:用一个字节大小表示常用的字符,最开始ASCII码只表示128个字符,只需要7位表示,最高位统一用0表示。ASCII码编码方式通过大端方式对齐。
非ASCII码:不同国家,使用的字符不一致,仅仅128个字符不够使用,所以针对本国字符特点,使用了256个字符。
Unicode:统一编码,对于不同国家字符都能解析(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
UTF-8:作为Unicode一种实现方式,使用1-4个字节进行编码。UTF-8与ASCII码表示的二进制数完全一致。
其他:GB-2312、音频编码、图像编码等

3.数据结构

定义:是程序中数据的一种组织方式,目的是配合相应的算法编写出好的程序。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对数据的基本操作(算法)
物理结构(存储结构)
a)定义:数据元素及其关系(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形式,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它依赖于计算机语言。
b)内容:数据域、链域
c)存储方法: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索引存储结构
同一种逻辑结构可采用不同的存储方法
逻辑结构
数据元素间抽象化的相互关系,与数据的存储无关,独立于计算机,它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a)线性结构:集合、线性表、栈、队列、串
b)非线性结构:树、图等
但主要分为四种
计算机导论(6)_第2张图片
算法
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特性: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4.数据库

定义: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有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计算机导论(6)_第3张图片
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库的体系结构:三级模式、二级映射
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关系的操作及结构化查询语言:插入、删除、显示、维护、打印、查找、选择、排序和更新等操作
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模型描述了在数据库中结构化和操纵数据的方法,模型的结构部分规定了数据如何被描述(例如树、表等)
a)概念模型
b)层次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结构模型):层次模型是指用一颗“有向树”的数据结构来表示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树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记录类型,树状结构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层次模型是最早用于商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中从一个节点到其双亲的映射是惟一的,所以对每一个记录型(除根节点外)只需要指出它的双亲,就可以表示出层次模型的整体结构。
c)网状模型:用网络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其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顾名思义,一个事物和另外的几个都有联系,这样构成一张网状图。
网状模型是一种可以灵活地描述事物及其之间关系的数据库模型。
d)关系模型: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也就是说,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每一列中的分量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行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表中的分量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数据项,即表中不允许有子表; 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5.数据中心

定义:是在一个武理空间内实现数据集中处理、储存、传输、交换、管理的一整套复杂的设施。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运行应用系统来处理组织的数据。
组成:核心计算机机房和其他支持空间
发展:随着数据中心应用的广泛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也相继出现,更多的用户都被带到了网络和手机的应用中。随着计算机和数据量的增多,人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提升自身的能力,是迈向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

6.计算机一应用的发展方向

高性能化
(1)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计算密集型应用、数据密集型应用、通信密集型应用。
(2)未来高性能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DNA计算机、纳米计算机。
网络化
(1)发展现状: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校园网、远程教育
(2)发展展望:网络化未来场景、泛在网络、泛在网与传感网、物联网的关系、泛在网的网络结构、泛在网络的关键技术
智能化
(1)发展现状: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还没有广泛普及的智能机器人、以及工业生产等。
(2)发展展望:智能地球的构想、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银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导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