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以来,科学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却依然被传统的教义、育目的信念、愚昧和专制等包围。由英伦一二岛掀起的启蒙运动,就是要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这场运动很快越过海峡来到法兰西,经孟德斯鸡( C . 5 . B . de Mon - 历史著作 《 启蒙运动的生意 》 美国历史学家达恩顿( R . Darn - ton )专门研究了启蒙运动期间由狄德罗、达朗贝尔主编的 《 百科全书 》 的出版史,深刻揭示了启蒙的思想借助商业的精神如何影响了社会历史进程。 tesquieu )、伏尔泰( F . Voltaire )、卢梭( J . J . Rousseau )、狄德罗( D . Diderot )等思想巨子的发展与宣扬形成狂飘,席卷欧洲大地,使法国成为这场向皇权与封建专制告别,争取庶民权力的运动中心,最终促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与人类思想的空前结品 《 人权宣言 》 的横空出世。启蒙运动在鼓吹自由、平等、博爱,高扬理性的同时,也促使了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巴黎不仅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法兰西科学院和巴黎综合工科学校
天折的天才:伽罗瓦
1832年 5 月 30 日清晨,巴黎郊外葛拉塞尔湖畔,刚过 20 岁的天才数学家伽罗瓦( E . Calois )在决斗中腹部中弹,翌日上午 10 时停止了呼吸。但他在短暂生命中的创造性工作,已经使他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甚至有人说,如果在数学史上列举前 20 位数学家,伽罗瓦必居其一。对于伽罗瓦的一生,有人说是“极度的愚蠢战胜不可抑制的天才的例子” , “他在同一个接着一个的不可战胜的蠢材的斗争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1811 年 10 月 25 日,伽罗瓦生于距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镇。 1823 年到巴黎上学。最初两年伽罗瓦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很快迷上了数学,并开始偏废其他学科。他像一般孩子阅读海盗故事一样阅读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的数学专著,他的数学老师高度评价他说“已经大大超过了他所有的同学” , “只钻研数学的最高深部分”。认识到自己数学才能的巨大力量,伽罗瓦性格发生了变化,给同学与老师留下了“有创造性和古怪”、“好争辩”的印象,同学疏远他,老师不喜欢他。
在学校过得很不如意的伽罗瓦一心想离开这个不能满足他智力的牢笼。 1828 年,他投考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想到这所在革命中诞生的学府展现数学才能与慰藉渴望白由的心灵。不想,却“败在一个智力低下的主考人手中”。次年,他再次投考,结果又遇上一个愚蠢的家伙,伽罗瓦忍无可忍,将板刷掷向那个折磨他的人。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更大的不幸又相继降落到伽罗瓦身上,父亲自杀,投寄给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接二连二得不到公正对待。
1829 年 3 月 1 日,伽罗瓦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并把备忘录送交法兰西科学院,由当时法国乃至世界最杰出的数学家柯西审查,传说柯西遗忘或忽视了伽罗瓦的作品。更大的可能性,柯西深知伽罗瓦作品的重要性,他作了更谨慎的处理,要求伽罗瓦重写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他的理论。伽罗瓦又写了一篇比较详细的论文,于翌年 2 月呈交科学院。后来在法兰西科学院的档案中发现的一封信表明,柯西准备于 1830 年 1 月 18 口在科学院公开赞扬伽罗瓦的研究成果:“我原打算今天出席科学院会议,报告年轻伽罗瓦的作品 … … 惟因身体不适在家休养,深以不能参加今天的会议为憾事,希望你为下次讨论会的主题预先安排时间。”一周以后,柯西在科学院没有报告伽罗瓦的成果,’而是朗读自己的作品。伽罗瓦的作品就这样被忽略了。
科学院常务秘书傅里叶负责审查伽罗瓦第二次提交的论文。非常可惜,傅里叶还没来得及阅读,就因病去世了,在他遗物中也没有发现伽罗瓦的手稿。两次挫折,使伽罗瓦异常愤怒。他写信质问科学院。科学院只好建议伽罗瓦再次呈交论文。 1831 年 1 月,伽罗瓦第三次提交论文,题目是 《 关于方程根式解的条件 》,并附上了一篇简短绪言,请求审稿人至少要仔细读完他的论文。可惜的是,这次审查人泊松和拉克鲁瓦( S . F . Lacroix )虽然认真审阅了这篇论文,但得出的结论是“不可理解”,他们没有完全看懂伽罗瓦的文章,伽罗瓦的伟大发现再次被学术界否定。
不断的挫折使伽罗瓦本来就充满革命激情的性格更趋激烈,他完全投身于政治运动中。不久被捕入狱,出狱后因为一个女子与人决斗,失去了生命。在决斗前的晚上,他把他的数学思考写了下来,将一个折磨数学家几个世纪之久的谜解开了。他将遗嘱委托给他忠实的朋友:“请雅可比或高斯公开提出他们的意见,不是关于这些定理的正确性,一 l ( li 是关于它们的重要性。我希望以后会有人发现,辨读这一堆写得很潦草的东西,对他们是有益的。”
伽罗瓦的全部成就仅仅写在 61 页小纸上,一位法国数学家 40 年后出版了一部厚厚的著作,声称不过是对伽罗瓦发现的阐述。自那时起,伽罗瓦创立的“群论”概念,影响了数学的全部理论,并由此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伽罗瓦是当时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巴黎,为人类智力事业作出贡献的闪烁群星中一个特出的巴黎之子。
法兰西科学院与拉瓦锡
巴黎作为科学中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初期。当意大利科学失去活力后,在巴黎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由独立的业余知识分子组成的科学群体,包括伽桑狄( P . Gassendi )、笛卡尔、费马、帕斯卡等。他们经常相聚在一起,讨论最新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数学和实验研究。后来聚会在固定场所定期举行,包括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T . HobbeS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等国外学者也被吸引过来。笛卡尔接过了领导新科学的智力接力棒,在代数学和解析几何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在牛顿之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宇宙学说和世界体系,取代了在 17 世纪前几十年仍然非常流行的亚里士多德体系。
这群知识分子的聚会,直接促成了法兰西科学院的成立。 1666 年 6 月,路易十四的重臣科尔贝( J . B . Colhert ) ,将自己的图书馆作为聚会地。科尔贝认识到科学有朝一日将会成为支配世界的重要力量,他谋求国工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机构。在他的努力下,路易十四终于同意出资。当年 12 月,法兰西科学院的前身正式成立,宣称要为“科学和艺术的十全十美而努力,广泛追求对人类有用或有利的事物” , “要破除长久以来被视为真理的一切通行的谬论,以开导世人”。
作为一个完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机构,有几何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解剖学家、植物学家和鸟类学家等 21 个成员,每人有国工的薪金,研究获得资助。笛一卜尔最重要的代言人和新力学发言人惠更斯,在科学院领导物理学研究,并写作了 《 光论 》 一书。科学院的纯数学研究,也主要讨论笛卡尔在该领域的工作和几何学中应用无限小量所引起的种种问题。 1699 年,路易十四赐名这个组织为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安置在当时的皇宫卢浮宫的图书馆里,并订出章程,规定成员共 70 人,其中名誉院士 10 人,院士和合作院士各 20 人,另外由 20 名院士每人带一名学员。
进人法兰西科学院不仅终身衣食无忧,对科学工作者来说更是无上荣光。科学院提倡科学研究和吸引人才,并奖励法国内外的科学成就,力图保持科学的探索精神。牛顿去世后,伏尔泰去英国参加葬礼,回到法国后大力宣扬牛顿,使法国人知道英格兰的科学,知道除了笛卡尔充满以太的宇宙外,还有一个由什么也没有的牛顿空间组成的宇宙。伏尔泰曾在 《 哲学通信 》 中对牛顿顶礼膜拜:“ … … 倘若伟大是指得天独厚、才智超群、明理而诲人的话,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人物;至于那些政治家和征服者,哪个世纪也不短少,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牛顿科学征服了法国,取代了原来在法国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中间普遍得到认可的笛卡尔世界体系,法国科学发展道路日渐通畅,从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的前 30 年,法国一直是世界科学中心,在数学与物理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库仑、拉瓦锡、拉马克、蒙日、拉普拉斯、勒一让德、傅里叶、居维叶、安培、盖一吕萨克、泊松、柯西、拉梅、卡诺、伽罗瓦等群星闪烁。其中,拉瓦锡( A . L Lavoisier )悲剧性的一生值得特别述说。
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提出者,享有物理学领域牛顿的地位。他 1789 年出版的 《 化学基础论 》 就像牛顿 《 自然析学的数学原理 》 “在一个世纪前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一样,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1743 年,拉瓦锡生于巴黎富豪之家,中学受到两位科学家老师熏陶,但大学仍承父业习法律。对科学情有独钟使他抛弃了律师职业,走向了科学研究道路。 1768 年进入法兰西科学院,十年后当选院士, 1785 年被国王任命为院长,一年后辞职,因为他认为院长应选举产生。在科学院,他对一些荒谬绝伦的所谓研究予以驳斥。一个男孩曾宣称能用眼睛透过地表和岩石探测到水源,科学院指派拉瓦锡与一名科学家研究此事。拉瓦锡严词拒绝,认为科学院花费时间与金钱对男孩“超能力”进行检验是很丢脸的事情。
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敏锐的观察,拉瓦锡发现了氧气,推翻了燃素说,成为当时科学界的领军人物。科学院任命他与贝托莱( C . L . Berthollet )等对化学科学进行系统化。 1787 年,他们出版 《 化学命名法 》 ,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列出了拉瓦锡所知道的犯种化学元素,其术语与名称在今天仍通行。 1789 年,拉瓦锡出版了 《 化学基础论 》 ,不仅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而且提出了一位科学家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除了事实之外我们什么都不必相信:事实是白然界给我们提供的,不会讴骗我们。我们在一切情况下都应当让我们的推理受到实验的检验。’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自然之路外,探寻真理别无他途。”
科学研究之外,拉瓦锡也追逐金钱,除了继承不菲的家产,他还担任收益丰厚的包税商。这些财富虽然帮助他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并支持他昂贵的实验花销,有利于他的科学研究,但也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为防止走私,他曾花费大量金钱在巴黎周围建筑一道隔离墙,激起了强烈的抗议。
革命爆发后,拉瓦锡支持革命,先后担任度量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和司库、法兰西科学院司库等。但包税商的身份终将他引向末路。革命当年,包税商的雇员们控诉他“你就是那位吸遭遇不幸人的血的人”。 1791年,革命领袖之一马拉( J 一 P . Marat )发。纽拉 1780 年发表 《 火的物理学研究 》 ,声称他发现了火的秘密,马拉猛烈抨击拉瓦锡是个冒充内行的骗子,花费巨资在巴黎建造城墙,“把巴黎人投入监狱,隔断新鲜空气”,“愿上帝把他吊死在街灯上”。当年拉瓦锡被中止包税商业务,两年后被捕。他虽然给国民议会和公共安全委员会写信为自己辩护,但是无济于事。传说也有人因他对国家的贡献给法官写信要求减刑,但是遭到拒绝。
他死后,拉格朗日曾经痛心的说“砍掉这个头,他们一瞬间也没有用上,但是再想造这样的头,他们一百年也不见得成功。”第二年,拉瓦锡被平反,人们树立雕像纪念他,铭文为“暴政的牺牲者,尊敬的技术之友。他们的才能永世长存,仍然为人民服务。”
当然,法国大革命对科学在法国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就有促成了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诞生。
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与柯西
学校招生不问门第、不问资产、不计较学历,考试是唯一通道。人学后费用也完全由国家补贴。人瑞学尽袖守排进人波旁宫周围“风俗端正、持身清廉而声誉确实的公民家庭,以便经常亲近勤劳而富于公民精神的 榜样”。国民公会以共和国名义给这些家庭补贴食宿费用,并致信说:“仁慈而爱国的父亲,除了供应食宿,还 要请你们像慈父关心子女般地关心学生……像教导子 女那样地对他们耳提面命。”家庭出身困苦的泊松,虽 未得到完善的中小学教育,但仍以第一名成绩入学, 数学才能为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所欣赏,毕业留校任拉格朗日的助教,1812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成为一代宗师。
1795年,在撤销合并巴黎高等专科学校的时候,经 片诺、蒙U等的巧妙斡旋,学校改名为巴黎综合工科学 校,除为“炮兵、军工、路桥、民用建筑、开矿造船和地形 测量”等实用部门培养人才外,也“为从事需要数学和物 理学知识的各种职业培养”人才,而蒙日随口而出的 “Polytechnique”(综合工科)一词也流行开来,载入史册。
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工作或学习过的科学家包括 拉格朗日、蒙日、拉普拉斯、傅里叶、安培、勒让德、泊松、盖-吕萨克、柯西、拉梅、卡诺、埃尔米特、若尔当、贝可勒尔等。当然,在所有这些杰出人物之上闪烁着巨星 光芒的,则是被称为“人类最后一位数学全才”的庞加莱。学校被称为法国数学家之母,对世界数学产生了极 大的影响。19世纪末德国数学的领袖克莱因曾说:“来自综合工科学校的光芒照亮欧洲科学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初关于高等数学的基本论著,绝大部分来自这所学校的教学工作;即使我们今日的数学,在很大程度 上也出于这一源泉。”当然,这个被拿破仑誉为“下金蛋的母鸡“,也培养了大量数学之外其他人才。
作为18世纪的伟大数学家,出生意大利的拉格朗日在巴黎短期逗留后,在柏林科学院度过20多年的科研生涯。1787年,回到巴黎,受到了国王路易十六的热 情款待,成为玛丽王后的宠儿。但他似乎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大革命爆发后,他留居巴黎,目睹暴政与暴力,既不同情保皇党人,也不待见革命党人,认为他们都突破 了人类文明的底线。但革命再次激发了他的数学兴趣, 他出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第一任数学教授,与学生们一起在数学园地探索,试图不用莱布尼兹的“无穷小” 和牛顿的“极限”概念发展微积分,虽然完全失败,但推动了他的学生、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儿子柯西去创立一种令人鼓舞的微积分学。
柯丙是思想属于现代的第一个伟大法国数学家,他为现代数学与18世纪数学断然决裂作出了两个标 志性贡献,一是把严格性引进数学分析,二是群论的系 统建设。当然,他也是统治整个19世纪的数学分支复变函数的奠基人。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产儿,柯西为自由和平等付出了营养不良的代价。拉普拉斯发现了柯西的数学天才,但更惊诧于他身体的瘦弱,劝告他一定要节省力气。拉格朗日也被柯西的数学才能所激动,当拉普拉斯与其他几位知名人士在场时,他指着角落里的年轻柯西说:“你们看见那个瘦小的年轻人吗?就我们作为数学家而言,他将取代我们大家。”他向老柯西建言,不要让小柯西累着了,在他 17 岁之前不要摸高等数学书,一而且要赶快给他补充人文教育,老柯西谨守拉格朗日的建议,一让小柯西受到良好的中学教育。
1805 年,柯西考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他超群的智力使同学们黯然失色,但他在这里过得并不愉快。两年后,柯西被迫转校到土木工程学校。 1810 年,柯西毕业,带着拉普拉斯的 《 天体力学 》 、拉格朗日的 《 解析函数论 》 受命为拿破仑修筑进攻英伦三岛的港口。
在工地上,他将数学的各个分支从头到尾仔细重读一遍,应用自己的方法,简化各种证明,并且发现了新的定理,开始了他的学术探索之路,从此一发一而不可收,很快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数学家,只有沉默寡言的格丁根天文台台长高斯可与他匹敌。 18 15年,柯西任教母校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翌年晋升一教授,当选科学院院士。他的课堂人山人海,简直是节日盛会,柏林、一马德里和圣彼得堡等地的著名学者日夜兼程赶来,聆听他关于数学分析和数学物理方面的最新理论。
柯西的创造力实在是太出色了,几乎每星期都要提交给科学院两篇论文和一篇别人论文的审查报告。科学院和大学的理论刊物容纳不了他的成果,他只得自己给白己专门创办了一份刊物, 1826 一 1830 年间叫 《 数学练习 》 , 1840 一 1847 年间名 《 分析与数学物理练习 》 。刊物之所以中断,是因为他流亡国外。当法兰西科学院 1835 年创办 《 周刊 》 时,他立即从国外将他的成果潮水般地投寄过来,致使刊物印刷费用直线上升,科学院不得不作出限定, 《 周刊 》 不得刊登 10 页以上的作品。柯西一生著述有 789 篇论著,在数学史上只比欧拉和英国数学家凯莱少,“屈居季军”。
1830 年的革命,将柯西效忠的皇帝查理赶下台。年过 40 的柯西不能违背自己誓言,放弃一切职务,自我流放。撒丁国王邀请他担任都灵数学物理教授。直到 1838 年才回归巴黎,但因效忠问题仍与政府处于对峙状态。因此,传记作者认为柯西是革命或类似事件确实影响科学家工作的第一流研究“样品”。柯西在科学院和各种科学社团中也不得人心,他总是以候选人的宗教信仰与政治观点而不是学术成就作为投票标准。到了晚年,他的偏激、固执和不近情理,伤害了他与同事们的感情。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在 1857 年 5 月将柯西带走,他最后的话是“人死了,但事业永存”,真是对他一生的恰当写照。
巴黎作为科学中心的时问并不很长, 1830 年以后就开始衰退, 1857 年柯西去世以后,世界科学中心已转移到德国,专家们认为这是法国中央集权造成学术的衰退与德国新兴的大学教育制度促进科学发展双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当然,此后的法国科学仍然根深叶茂,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巴斯德、庞加莱、居里一家是代表。
同时代的中国:才情尽倾故纸堆
当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反抗王权、追求平等的知识传送给人民时,中国的王朝体制却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民言论的控制,演出一出接一出的文字大狱;当欧洲以商业的精神将 《 百科全书 》 作为生意,广泛推向市场之时,中国的工朝却倾全国之力编纂 《 四库全书 》 ,并将之誊写 7 份,作为宝藏秘藏藏书楼。“避席一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政策的高压与环境的恶劣,促使中国学术发展转向,纵有天才也只能将才情倾注故纸堆。
“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文字狱升级
江苏昆山人徐骏,顾炎武的外甥,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幼子。身为贵公子,徐骏少聪颖,恃才傲物,后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上书言事,误将“陛下”写为“狸下”,有侮皇帝“畜生”的嫌疑,雍正很愤怒,斥其粗疏,解职归家。其仇家得到机会,雍正八年( 1730 ) ,告发他诗文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用“清风”影射“朝廷”,骂朝廷没文化;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用“明月”暗指明朝,怀念前朝还知道顾念他,用“清风”影射大清,不知他有才而排挤他,大逆不道。十月,刑部等衙门议奏称:“徐骏狂诞居心,悖房成性,于诗文稿内,造为讥汕悖乱之言,应照大不敬律,拟斩立决,将文稿尽行烧毁。”奏上,雍正称是。徐骏这个“官二代”就这样因牵强附会的文字获罪,丢掉了性命。徐骏的遭遇,仅是清一代文字狱案件中并不特别荒谬也不惨烈的个案而已。
文字狱由来已久,明朝奠基人朱元璋在这方面就是个狠角色。清朝以异族人主中原,除继承明王朝的各种政治制度’!而外,在文字狱方面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顺治朝函可案开始,绵绵无绝期,历经康雍乾.三世,不断吞噬着生命、鲜血、士人的风骨,以及文化蓄萃,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顺治、康熙两朝近 80 年间,有文字狱 20 余起,虽也有骇人听闻的构陷如戴名世的 《 南山集 》 案,但总体上还未达到恐怖境地。可雍正朝不过十余年,兴文字狱 20 余起,以曾静、吕留良案为标志,文字狱进人完全钳制汉族民族意识与民族气节的思想领域。
雍正六年( 1728 年)九月,湖南士子曾静遣弟子张熙策动手握重兵的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说“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并列举了雍正谋父、逼母、拭兄、屠弟一、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一诀任候等十大罪状。曾静被捕后声称其反清思想源于已经去世快 50 年的吕留良著作。吕留良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顺治年间曾考取诸生,后决意不仕清,以华夷之防宣扬反清思想,特别指出满洲“夷狄”迹近禽兽。雍正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来一次思想大清扫,不仅要剔除汉族人心中的“夷夏之防”,一而且要洗刷自己“迹近禽兽”的流言。经过周密安排,翌年五月亲自出马,专门撰著 《 大义觉迷录 》 对曾静、吕留良的言论一一驳斥,并将 《 大义觉迷录 》 颁行全国以统一思想。迁延数年直到雍正十年十二月才最后定案,将吕留良、其子吕葆中、其弟子严鸿遗“戮尸袅示”,吕留良另一子吕毅中、严鸿透学生沈在宽斩立决,吕、严两家人数众多之孙辈发配充军,’而现行犯曾静、张熙却免罪释放,并声称“联之子孙将来不得以其低毁联躬而追究诛戮”。不想他儿子乾隆继位后,即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还严令收缴 《 大义觉迷录 》 。
吕留良案后,文字狱“向社会纵深处、向巷中细民蔓延”,邀功、构陷成为特色。乾隆继位后,愈演愈烈。在其长达 60 多年的当政期间,文网之密,文祸之多,远远超过顺康雍三朝,有案可查的文字狱就超过 130 件。乾隆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清除汉族的反清意识,可当时还有多少人存有这样的想法呢?那些文字狱的受害者,大多不过是一时性起,抒发一点对剃发易服的怨气,对明朝的一丝眷恋,对自身境遇的一些悲叹而已, ' !叮更多的受害者,连这点情怀都没有,完全成为统治者“望文生义一、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牺牲品,更令人哀叹的是许多精神病人也成为他文网下的“无头鬼”。
乾隆朝文字狱的另一大特色与查办禁书有关。查办禁书也是由来已久,但像乾隆这样开动整个国家机器,历时 20 多年之久,欲将一切旧刻新编的禁书搜缴销毁殆尽,则是他的独创。就是在查办禁书的过程中,乾隆帝却集全国之人力、物力编纂了 《 四库全书 》 。文字狱不仅栽害了大批的知识分子,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白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乾嘉学派与 《 畴人传 》 的编幕
晚明以来,一些学者不满宋学空谈性理的空疏,讲求经世致用,开创了学术研究的考据学(又称朴学或汉学),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阎若球、胡渭、毛奇龄等,但他们并不完全反对义理的阐发与思想的高扬。有清以来,文字狱的大兴,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巫变,人们的思想与学术研究也受到极大限制,学风亦为之一变,学人们将他们终生的才情完全倾注于名物、典章、制度以及文字的考证与诊释,在乾隆、嘉庆年间形成了占据学术界绝对优势地位的乾嘉学派。他们的学术精神和技术手段虽多得益于顾炎武、黄宗羲等,但远离时政、逃离现实,沉潜诸经,致力于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丢弃了经世致用的旨意。
乾嘉学派以其师承关系与治学风格,可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证明,特点是“唯汉是信”,凡属汉学,一概采纳,力图恢复汉儒经解古义。创始人为苏州吴县人惠栋,主要学者有沈彤、江声、工鸣盛、钱大听等。皖派则重视三礼名物制度的考证,特点是从音韵、小学人手,通过文字、音韵来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创始人为安徽休宁人戴震,主要学者有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时人评论两家称:“惠君之治经求其古,戴君求其是。”乾嘉学者众多,他们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风,“立义必凭证据、援据以古为尚” , “孤证不为定说,隐匿或曲解证据为不德,剿袭旧说为不德”,文体“贵朴实简洁,辩洁不避本师,不出本题,词旨务笃实温厚”。
乾嘉学者在文字、音韵、训话、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方面成就卓然,梁启超非常推崇:“吾辈向觉难读难解之古书,白此可以解读;许多伪书及书中窜乱芜秽者,吾辈可以知所别择,不复虚糜精力;有久坠之绝学,或前人向不注意之学,自此皆卓然成一专门学科,使吾辈学问之内容,口益丰富”。诚如任公所言,今天我们大致能读懂先秦、秦汉的古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考据的贡献。
乾嘉学派在科学方面也有一定成就。通过他们的辑佚、校勘与考证等工作,失传 500 年之久的古算典籍 《 算经十书 》 及宋金元四大家的杰出作品,重见天日。而“谈天三友”焦循、汪莱和李锐,在方程论和符号代数上也有收获。当然,更为重要的成果是晚期重要代表人物阮元主持编写的 《 畴人传 》 。
阮元,江苏仪征人。历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他以自己的权力地位经营学术,先后创建话经精舍和学海堂,培养人才。作为乾嘉学派晚期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扬州学派的柱石。 1795 年,阮元开始编纂 《 畴人传 》 。他亲自撰写序言,编定凡例,确立宗旨,筹措经费,协调人事,实际用力最多的是李锐。历时四年编成, 1810 年刊印,共 46 卷,收录上古至当时天文、数学家 275 人,欧洲来华传播数学、天文知识的传教士 41 人。
《 畴人传 》 的编纂可能深受黄宗羲 《 宋元学案 》 、 《 明儒学案 》 的影响,各条传记通常包含传主的生平、主要著作摘要和评述、传主工作的评论,因此不仅可以看作一部传记,更可视为一部以人为纲的天文、数学史著作。 《 畴人传 》 虽不讳言西方数学的高超,但遵循的仍是“西学中源”说,不能突破藩篱,开一代风气。 《 畴人传 》 编成后,受到学术界欢迎,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代有续编面世。 1840 年,罗士琳撰成 《 续畴人传 》 6 卷,共为 44 人立传; 1886 年,诸可宝撰成 《 畴人传三编 》 7 卷; 1898 年,黄钟骏作 《 畴人传四编 》 12 卷。
对于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具体研究中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历来为学者们所推崇。胡适就一再宣称自己是乾嘉学派传人,他晚年还说,“我是一向佩服清代考据学的,以为它一扫宋明哲学的空洞的主观主义一而走人实证的道路,接近于唯物主义是中国走上科学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必须注意到,考据学派虽然用的是科学方法,但他们研究的对象却是故纸堆,这与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大相意趣。乾嘉学派一味钻人故纸堆,正暗合了儒家对自然毫无兴趣的传统,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的新生需要新的力量介人。
当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中国却因“礼仪之争”彻底中断明末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乾隆二十二年( 1757 ) ,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将所有对外贸易局限了“广东十三行”。乾隆、嘉庆年间,英国曾派出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两个代表团来华,要求扩大通商,建立邦交,通过条约方式结成近代意义的国际关系,结果均遭拒绝。这预示着中国的再次融入世界,将要遭遇外来的枪炮强力。
本文选自科学杂志1915,作者:张剑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