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为谁而流

      昨天去市区路上,妻子与两位好友回忆温州致良知之教讲坛中一个细节。一边是我安静开车,一边是她们热烈的讨论。说到杨嵋老师的PPT,谈到不同的人如何感触落泪。甚至泪点不同,流量也不一样,连哭得原由也不同。听到此处,让我想起十年前自己的经历。
        十年前说到国学啊读经啊传统文化啊,并不像今天这样时兴。那时我读了王财贵教授的文章,深感佩服。2007年先生身体急剧透支几近衰竭,因为养病来青城山。相见之后,我的确哭了多次。一个老人为文化振兴可谓殚精竭虑。受先生鼓励才敢办学(德薄才浅),后来读到“仁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方知任重道远之本,始于仁为己任的文化担当,此事实在是刻不容缓的。这一哭还哭出了人生新篇章。当时自是以为分担孔门家业,以为泪水为老一辈而流也是为当日之天下而流。
      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此时论语已烂熟于胸),读书时喜时泣自许癫狂。读到“一箪食一飘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始知孔子一贯之道,颜回得其心传。孟子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命的悦乐,精神的纯粹等等此种种阐述皆不离儒门心宗都是横侧远近难得其全相。所谓孔颜乐处,乐在时时处处。不择贫富贵贱。想到王财贵先生当年也必知要逆风而行,必知其不可而为之。故而发百年来未有之声,启百世未绝之仁风。几乎所有假期甚至春节家中仍然推广其理想广大其志业。念兹在兹必然是其人生之乐处。当年相聚我的泪水若是为他老人家而流,实在冤枉。老人家求仁得仁,我无知小儿怕可怜自己都来不及呢,何须我辈怜惜。当下明了自己泪水实在为自己(和无数自己一样的人们、即将成为我自己一样的)而流。我只是通过老人家当年的经历看到了自己的卑微懦弱和对死亡的原始恐惧。我才真的了解何为反省。不知反不会省啊。至少我个人经历了这样的人生历程。

      此后我的眼中的世界更丰富了,只因为多了个无处不在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泪为谁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