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需要好好学习的。在众多讲学习方法的书籍中,《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这本书可谓是学习方法的百科全书,里面不仅展示了16种伟人的原创学习法,更是为想要高效学习的读者总结了斋藤式速效学习法,可以说“20余种高效学习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过,除了被众多学习方法所打动,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给我们传递了2个学习观念,而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书籍的所在。
观念一:学不会只是因为你方法不对。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没办法,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就是学不会啊!”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学英语的经历?本来学习痛苦,一上课就想睡觉,一直在及格线下徘徊的你,因为换了一个新老师,突然就对学习来了兴致,轻轻松松就考了个80+。
你以为你是过去不够努力,或者是你过去的老师不够出色?不不不,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教学方法而已,而现在这种方法明显更加适合你。所以说,要想学会学习这件事儿,我们必须先打破思维的禁锢,告诉自己“学不会,只是因为我现在方法不对。”
观念二: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也许你会说“既然方法不对,那我就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就好了呗~”可是,要问你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你有些答不上来了。要知道,人有千千万万,方法也有那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学习方法都适合你的。独一无二的你,需要适合你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而找到适合你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必须不断地尝试。就连那些获得成就的伟人们,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摸索之后,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突破学习法的。都说“不去做,然并卵”,再好的学习方法也只代表对别人有效,你不去尝试,就像谈恋爱一样,永远不知道自己跟谁更有感觉。
虽然豆瓣上有很多人评论说这本书大多是一些别人的方法罗列,没有作者自己的思考。但我却不以为然。
首先,我们学习“学习的方法”,本就是要学习别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只要这个方法足够有用,我们又何必去管它是作者自己提出来的,还是其他伟人们的呢?
其次,这本书作为学习方法大全,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一种类型的人,作者展示更多的学习方法,就像超市里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丰富而全面的方法展,让我们更容易通过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
最后,我真替作者感到有些冤屈,因为书中不仅有伟人的学习法,作者更是在伟人方法的基础上提炼、生化,提出了自己的斋藤式速效学习法。而这,尤其适合那些追求“高效学习”的人啊。
其实,与其说16个伟人的学习方法是按性格来分的,倒不如说是按照学习者当下所处的困境和想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来区分的。所谓“困而学之者”,这样的学习态度本身就值得我们学习。
1.适合“行动被动”者的迅速作答法和相互学习法
偏内向,好自学者——
如果你做事被动,积极性不高,遇到问题总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你很有必要尝试一下作者根据本田宗一郎的“耳学学习法”总结得出的“迅速作答”练习法,它能让你自己主动对待每一件事,积极思考解决方法。
具体的练习方法就是由扮演老师的角色提出一个问题,比如“加入你是公司营销部的主管,你怎么开展这款手机的营销?”放在以前,这一定是一个得不到什么答案的问题,因为你不是主管,你不会觉得这件事情跟你有关。但现在不同了,你要迅速作答,3秒内没有想出答案,就在15秒内,一定要想出答案,并勇敢地说出来。
变被动为主动,随时准备就绪,机会就会在某个瞬间降临。
偏外向,好请教者
如果你性格活泼,喜欢跟人交流,那么你就可以尝试一下松阴的“相互学习法”。多参加一些公开课,在课堂上提出你的问题。或者找一个有激情,有感染力的老师,主动接受他的感化,跟着他去学习。同时,你们还可以由一群学习同样技能的人组成一个小社群,轮流当老师,把自己擅长的讲给别人听。
“以教为学”,当老师的过程不仅会让你精神保持高度集中,而且能督促你去做更多、更全面的学习。比如,《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早年在讲知识管理的时候,就自己花时间看了所有知识管理有关的书籍和资料,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这种相互学习法,不仅能让你被别人的热情、能量所感染,而且还能督促你系统学习和思考。
2.适合“爱找借口”先生的外界屏蔽法和切磋学习法
偏内向,好静者
如果你总以“我没有充足的时间”“有太多事情耽搁我了”等这样那样的借口而放弃学习,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它可以帮助你迅速集中注意力,保证自己能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
具体的做法包括四步:
1.制定一个目标
2.创造一个场景
3.与外界隔绝
4.沉浸其中
比如,如果你想学写作,那么你就为自己制定一个练习目标,在计划的时间点,关掉手机,扔掉网络,关上房门,开始去做。在这段与世隔绝的时间里,不接电话、不玩手机,更别想用看电视、玩游戏来消磨时光。不完成目标,你决不能离开书房半步。
偏外向,好动者
如果你习惯了学校那种集体学习的模式,那么不妨试试“切磋学习法”,由一群有共同学习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自发地开展活动,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同在一个宿舍,同处一个班级,每个人的努力程度都一目了然。
但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打败对方,而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比如今天的社群学习就是“切磋学习法”的典范,由老师牵头,同学们在群里自发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对比改进。不过,线上的学习因为虚拟空间和距离的遥远,毕竟还是缺了些监督激励作用,更好的方法是参加线下的“读书会”,以及各种学习集训,比如学生们参加的夏令营。
都说“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以上我只是列举了《学会学习》这本书中经典的两种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但希望能给你启发。如果你想要了解、尝试更多的学习方法,建议大家去阅读原书,真得很有必要亲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