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第一部分)

        以此谨纪念我十八岁的少年岁月,那是一段小有遗憾的时光。          ——东书岚           这是徐锦诗第248次想要出逃。

        网络电视里播放着萨拉萨蒂的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序章开始,在价值不菲的立体环绕音响中,弦乐齐奏竟有一种庄重到恍然置身于徐锦诗想象中的十九世纪音乐厅中的感觉——如果闭上眼睛并努力催眠自己的话。

        徐锦诗闭上眼,躺在沙发上,听着这序章,她想象忧伤的音符在小提琴上流淌。序章结束,她知道接下来的旋律会更加忧郁,她不愿意听了,她站起来,接上了电视与手机接口,可她又拔掉了,觉得应该将此片段单曲循环。

        “已经决定了”。她默默地思索着。走到镜子前,心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照这面镜子了。

        镜子中的女孩十八岁,长发过肩,五官小巧,眉毛与嘴唇颜色都是淡淡的,只有眼睛黑的发亮,炯炯如炬。肩膀瘦削,脖子上带有一条带有细纹锯齿条的白银项链,左手腕带一个镂空花纹白银手镯,项链与手镯上都植入了纳米芯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迅速实现定位。这些是在徐锦诗参加2030年高考结束后一段时间母亲买的,当然是没有经过徐锦诗的同意,徐锦诗对此已习以为常。

        镜中的徐锦诗无论怎么看都像个乖乖女,但乖乖女看到镜中的自己,却皱起了眉头,一副深深地厌恶的表情爬到她脸上。

        当然,她知道,她所穿戴的任何东西,都有纳米芯片植入,到哪里都逃不过物理学家的父亲与身为医生的母亲的视线。

        “该死的科技。”徐锦诗只能在心里骂,因为她知道她身上的设备还有收音器功能,她说的每句话将会如电话一般被母亲的手机接受储存。

        她走入自己的房间,房间有监控设备,实时转接母亲手机。今天是周六,她计算着时间,母亲乘车七点二刻到达医院,车上会一直监控她的一切,到达医院后会不定时查看情况,现在已经七点三刻了,母亲应该刚开始忙,现在应该很安全。

        她开始从柜子中小心翼翼地拿出北京以及北京周边城市地图,乌黑的眼睛在各个交通网线间流转,迷宫似的城市地图她却一点都看不倦,监控下的她似乎在对着地图沉思,脸托在手上一动不动,实际上她的脑中已经穿过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路线,这路线的起点是她此刻所在,第一个中转站是石家庄地铁站。再经过无数个中转站,她将到达最终目的地——西藏喜马拉雅山。

        她解下项链与手镯,打开昨天在学校刚刚完成测试的波长干扰器,干扰器将会发出与监视器振动频率相当的噪声从而干扰监视器运行,监视器基本上就是白瞎。就剩定位系统了。这个换套衣服就能解决。

        徐锦诗拿出了她的好朋友唐楚楚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盒子:一套改良汉服。徐锦诗有些哭笑不得,她无法想象自己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上身穿汉服迎风而立。必须要边走边买了。她想,心里又算了一次银行卡上此月网页设计及文案策划到账钱的数目(唯有银行卡父母在父母监视范围之外,父母只知道她暑假做网页设计工作及文案策划,并不知道具体数目),听到客厅里的小提琴拨弦音,序章结束,她关掉电视,准备启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浪者之歌(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