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三月天,幸福女人节

2017年3月8日周三

今天八点学校召开校务工作会议,我是大会主持人必须早点到达。我七点十分就到了单位,捋顺会序,补充串词,一阵忙乎,八点大会准时开始,十点半全部结束。成绩达标的老师获得现金奖励,奖金最高是5000元依次不等;成绩没达标的老师只好空手而归了。奖勤罚懒、优劳优得、劣劳不得是再合理不过的制度了。

会议结束后,获奖教师排队去财务领奖金,看到她们喜悦的笑脸,我真心替她们高兴。优异成绩的光环如此耀眼,丰厚的奖金如此艳羡,但取得好成绩的过程又是如此艰辛,他们对此付出的劳作与心血,也只有同行们能感同身受。

我已经离开教学一线多年了,有时还像受过“伤”的人一样,不敢重提过去的“痛”。那时的我心中除了教好学生和养好儿子以外,其他什么都不想,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我还继续在一线拼搏,累倒累病那是早晚的事。见好就收离开一线是领导对我的“拯救”与爱护。

教育工作的劳动强度是无上限的,敬业负责的老师的工作也是不受八小时时间限制的,是身心皆疲惫的(累身反倒没事)。教育别人的过程就好像同时在掏空着自己,例如我对儿子的十八年养育中,虽快乐幸福无比,但也有累伤的感觉,再让我像大学以前那么关注他,我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有人曾给我建议:等你退休了,利用经验、能力、人脉也办个文化学校或补习班之类。说心里话,不是不想干,钱不咬手,问题是真干不动了。我这只蜡烛差不多已被全部燃尽,再也无法重新点燃。退休后来个“华丽”转身是我最好的选择。现在的我越来越喜欢独自在家里,安安静静地上网、读书、写字、锻炼。尽管我是数学老师出身,半辈子与公式数字较劲,对落笔行文的规矩一窍不通,就会想到哪写到哪,文章也毫无文采可言。但咱就喜欢“弃理从文,丢下长项拾短板”潇洒写一回。

中午老公请婆婆和我去順吉火锅城吃的火锅,就算给我们娘俩庆祝“三八节”了。对于我过不过节,送不送礼物,我从不在意。因为我要做的事太多,一有活动就打乱我的计划。现在时兴讲“仪式感”,我到觉得年节没有仪式更轻松更随便!婆婆这点和我完全不一样,她老人家对年了节了的仪式非常重视。可能是老太太平时也没啥事,过年过节就是她心里最大的事。你再给省略了,那还了得。所以老公不敢怠慢,过年过节都按传统规矩来。至于我嘛,他知道,不打扰留出时间,让我做我想做的事,是给我的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礼物。

席间我们闲聊,婆婆一直是在讲小区老邻旧居们的事儿,我俩就随声附和着,如果说的是熟悉人,我们就进一步询问一下,这顿饭在愉快的过节气氛中结束了。让老人高兴有时也不难,但需要约束好自己的情绪。老公就曾和我抱怨过,不太愿去妈家(但还是经常去的),一个原因就是妈总和我说谁家夫妻打仗了,谁家夫妻离婚了,谁家儿子娶媳妇了云云。我一个男人哪爱听这些事。我劝他:你妈老了,接触的范围有限,就知道家长里短那些事,不说这些,你让她说啥?忍忍听听就是尽孝了。

劝别人容易劝自己难,我对爸爸的唠叨不也是不爱听吗?有时能忍住,有时就忍不住。控制情绪好难啊!

情暖三月天,幸福女人节_第1张图片

我体验到“代沟”对家庭和谐是有一定的干扰性的,有时是怕坏性的。为什么原本来那么亲热的一家人,随着老人老了,孩子大了,家反而有些“杂音”了?就是每个人所处的年龄不同,愿望和诉求就不同?他(她)想说的,不是他(她))想听的;他(她)想给的,不是他(她)所要的。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其实“己所欲也,也勿施于人”才是对人更高层次的尊重

中年人不愿意听老年人“没完没了的唠叨”,就像我儿子这一代年轻人不愿意听我们中年人“千叮咛、万嘱咐”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融合”,仍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不容易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暖三月天,幸福女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