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中学时,历史书上讲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那时对他的印象就是卖国贼,大汉奸,秦桧一类的人物。随着阅历的增加,越来越喜欢研究历史。因为它的神秘感,让人喜欢刨根究底;因为它的朦胧美,让人喜欢煮酒论英雄。历史是留给后人品头论足的。也许,以史为鉴是研究历史的大家们最大的慰藉。
近几年国家文化日益开放,央视录制了李鸿章、袁世凯等一些人物的纪录片。里面的评论也不再是一棍子打倒,大有拨乱反正之意。从那时逐渐关注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的,一探究吓一跳,还真是眼见非实,所听非虚,大有三十年枉活。下面细细分析他的故事:
1.李鸿章发迹
李鸿章,二十四岁中进士,在朝廷当着官,此后一直默默无名的,官场也是磕磕碰碰的。直到遇到自己的人生导师曾国藩,此时的曾公已是名满天下,湘军统帅,奉命围剿太平天国。李鸿章先拜访一下曾公,类似毛遂自荐一下,老曾也知道小李可堪大用,但还需要历练,就安排做了随军参谋。
跟着老曾干几年,也是学到一些东东,骄傲自大的性格收敛了,偷懒、晚起的毛病也改了。当然,视野格局也变大了。但小李嘛,总感觉自己被大材小用的。一来老曾这里都是湘军,在家乡湖南招募的。小李是安徽人,军营里难免磕磕碰碰的,地域攻击一下;二来呢,老曾,饱读诗书的大儒,圣人一般的人物,方方面面循规蹈矩的,爱犹豫不决。小李呢,爱耍点小聪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俩人的战略有时候不大一致。正好后来呢,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要攻打上海。老曾呢,正在围攻南京,太平天国的老巢,抽不开身呀。上海那边商人再三邀请老曾保卫上海。老曾没办法只好让小李来扛一下。小丑开始真正登上舞台。
2.文武双全
小李回家组建了一支淮军,老曾给兵给将,帮忙操练,八千淮军有板有眼,小李开始了帅才之路。小李有谋略,利用与洋人(洋枪队等等)的合作,其后连克苏、浙一带,成功的配合老曾完成剿灭太平天国伟业。封为一等肃毅候。后来又平定一些捻军等农民起义。成功跻身一代名帅,其武功绝对钢钢的。
文治方面,小李也是极其一流,拿天津教案事件来说。老慈禧让曾国藩来处理这件事,由于涉及与洋人交涉,处理不好呢就会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样大动干戈。老曾来处理有点力不从心,一来年龄大了,二来对洋人低三下四的,全国都骂他卖国贼,汉奸。老曾郁闷呀,生平尽读圣贤书,读书人多爱功名的,这骂名可是直戳痛点了。赶紧让小李同学来支招,几次催小李来天津,小李就是拖拉,这锅我不能背呀,曾老师。
后来拖时间长了,不来也不行,就厚着脸皮去见老师了。其实这期间小李也是挺聪明的,调查清楚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又了解到普法正打仗呢,无暇顾及东方呢。小李的投机耍滑算是派上了,洋人说东小李说西,打马虎眼,不怕你各种恐吓。其实小李这人一直比较孤傲的,素来瞧不上洋人,一直秉持着跟洋人打交道:糊弄,少赔点钱少割点地就是王道,这点还是挺佩服小李的,在洋人面前从来都是不卑不亢,体我华夏风范。最终找几个死囚抵了命,赔了点钱,给死的洋人立个碑的,草草了事。老曾一看,自己的学生真是胜于蓝呀,已然国之栋梁了。
3.洋务第一人
老李虽然也是饱读圣贤书,但比起朝廷那些清流派,非常开明,一点也不迂腐。因为在剿灭太平天国时见识了洋枪洋炮的厉害,他是非常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的。于是联合其他开明的大臣搞起了洋务运动,通过建造现代化的兵工厂、工业等来富国强兵。他辛辛苦苦一手缔造了北洋舰队。虽然舰艇都是外购的。但都是老李积极与洋人斡旋才争取到的,不是有票就能买到的。这支舰队号称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是洋务运动军事上的最高成果。可惜呢,后期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资金、炮弹奇缺,以及小李他们夜郎自大。甲午一战,舰队灰飞烟灭。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自然小李,难逃其咎啊,这口大黑锅算是妥妥的扛上了。小李嘛,自身就不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料,稍微有人掣肘一下,小李觉得邯郸学步就可以了。
4.中西外交第一人
甲午战败,小李自然被解职归田。但小日本哪肯到嘴的肥肉不吃呀,逼着清政府签条约才肯罢兵。并点名非李鸿章不和谈。因为那时的老李已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西方人认识他比认识慈禧的多。老李也是无比郁闷呀,这打仗让我背,打完仗签条约还让我背黑锅。有些大臣说风凉话:你去谈判,只割地不能赔钱。老李一句话:要不你去和日本人谈?
弱国无外交,去日本谈判的艰难可想而知。小日本是狮子大开口,赔钱三亿两白银,又是割地又是开通商口岸。老李力争但很苍白。最终脸上挨了一颗子弹,少赔了一亿两,这颗子弹也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子弹。此时的老李真想再挨两颗,让祖国不赔钱。拳拳爱国心,让满朝文武感动。但民间卖国贼的口号仍旧响彻华夏大地,孤胆英雄该是多么的凄凉,被一个国家误会了。马关条约也是他的奇耻大辱,发誓不再踏日本一步。
随后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借口攻入紫禁城,慈禧吓得四处逃窜。洋人又是点名要老李出来谈判收拾残局。老李也是郁闷极了,这一生签条约都近三十个了,背黑锅什么时候到头呀。最后在辛丑条约上签字时,为了遮羞,李鸿章这三个字都堆放在李字上。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李这一生都在忙着为大清朝续命。年轻时平定各处暴乱,晚年与老外斡旋,东割一块地,西割一块地,赔点钱保大清几年和平。他也自嘲自己就是个糊浆糊的,没太大能耐。临终前,还在与俄国人交涉着大清利益。当然表面上也是怪他自己,想用俄国制衡日本。结果呢引狼入室,俄国三番两次催他给好处费。其实老李也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大清多一份平安,少丢一分利益。可惜啊,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风雨飘摇的大清是任何外人都不会放过的。老李也是瞎折腾。
在无比的遗憾与愤懑中,李中堂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听闻“再造玄黄之人”的离世,慈禧当场落泪: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李中堂临终写诗一首,劝华夏好儿郎奋进: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6.结语
今日中国已万象更新,天翻地覆,中国俨然已是世界一颗璀璨的新星,华夏儿女都在为民族复兴努力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感谢在那个耻辱的时代,您老为这个国家呕心沥血。我们将谨记那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