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门七子———李明

李明,字明之,1971年生于安徽怀远。斋号寻常斋、琢庐。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全国第二届楷书展评委。中国画创作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艺术中心副秘书长。 2007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国书会副会长,沈门七子之一。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代表,中央数字电视台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节目主讲导师,曾主讲赵孟頫行书《洛神赋》32讲。

沈门七子———李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追寻李明的艺术实践之路,我们可以发现,他在不断地向回走:从元代的赵孟頫走向宋代的米芾,再从宋代的米芾走向唐代的张旭、怀素、褚遂良,而后从南北朝多变、劲健的碑版世界汲取营养,研读“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等魏晋名士的字帖。

李明的书法作品乍看有魏晋风韵,但仔细揣摩却不止于此。他的书法作品除了深得“二王”之奥妙外,还深得唐人(如褚遂良、怀素)作品、宋人(米芾)作品、北朝人作品(如魏碑)之精髓,可谓兼众家之所长。这就是李明比当下许多“新帖学”、“新二王派”成员高明之处。同样在刻苦地攻读、研习“二王”书法,有的人死抱着一家一法不放,把别的东西全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将它视为可以走向更广阔世界的一扇门。李明属于后者。

纯粹是一种高级的美,李明深谙此理。所以,他写书法,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力求用笔简练,墨线纯粹。李明的作品粗看流丽雅致,细品简静、萧散、空灵、纯净……这是其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李明的书法作品是沉静的,一如他的个性,但在沉静的背后是跳荡、激越的灵魂。正因为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他的书法作品看似简静平实,细品蕴藏着张力、动感和变化。李明的书法作品达到了动与静、刚与柔、张与弛、虚与实、单纯与丰富的平衡。

艺术是灵魂最好的展现方式。所以,优秀的艺术家一定展现灵魂的高手;优秀的艺术作品必致精微,也必致广大。李明的书法作品就是精微而广大的世界。

——马啸《李明的精微和广大》

沈门七子———李明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凡成功之书家,未有以一帖终其生者;就书体而言,亦未有从一而终者。李明行草了得,楷书更是方家里手,深得识者垂爱。其楷书碑法较浓,墓志之趣尽在其中,而早期以元明为基调者已荡然无存。魏晋楷法乃书家必经之路,李明直入殿堂,苦心研习,临习不辍,已得上乘之法,加之行草二脉已通,将其融于楷体,故其书法作品灵动而严谨,古拙而飘逸,抒情达意,羡煞同侪。

——王金泉《寻常斋书法漫笔》

沈门七子———李明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李明长于“二王”风格的行草,他对“二王”行草的理解和技法所达到的高度在当代中青年书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从字法上讲,他深得“二王”结字的要领,能将“二王”字形的微妙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笔法上讲,算得上是当今书法家中为数不多的得“二王”笔法者。他对魏晋书法的风格气韵把握到位,让众多“二王”的追随者羡慕不已。

——王厚祥《李明理应有名》

沈门七子———李明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沈门七子———李明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沈门七子———李明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李明书法诸体皆擅,其小楷强调骨法用笔,气韵高古,章法自然天成,笔下隐然有魏晋风度,毫无世人写小字骨力怯弱的弊病。李明能写一手极好的赵吴兴风格小楷,我曾见过他多年前发表的小楷作品,通篇严整工致,深得松雪三味。后来,他在北朝墓志中浸淫多年,对《司马景和妻墓志》《吐谷浑墓志》等最用功。他上溯魏晋人楷法,专心研习王右军(王羲之)的楷书,欲直达本源,不断发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观其楷书,以右军(王右军)之体势,兼得赵松雪之韵致,严整而不乏灵动,古拙而每见匠心,与时下作干禄字书者有霄壤之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沈门七子———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