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猛张飞

   

《三国演义》之猛张飞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血肉丰满,有勇有谋的形象,所谓的猛张飞也并非只是莽夫。张飞的出场被写的非同凡响。刘焉招军时,刘备看,慨然长叹。听见一人厉声言:“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可见其霸蛮威武的外貌。讨伐黄巾救下董卓时,董卓见他们是白身而甚轻之,不为礼。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 后又怒鞭督邮这些可见张飞是一个嫉恶如仇,性烈如火的性情中人。

《三国演义》之猛张飞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张飞历来是勇将,在关羽在斩颜良时,曹操夸关羽曰:“将军真神人也!”关羽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足见张飞之勇。他与吕布、马超、张郃等世之猛将对决。当刘备败退时,他仅率二十余骑与曹操对恃时:“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显示其粗中有细。后曹操追来“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吓得曹操“骤马望西而走,冠簪尽落”真是:“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后有拆掉浮桥这正显示出谋略非其所长,勇武才是他的拿手好戏。入川时,西川豪杰严颜虽有谋略却:“能料其粗,不能料其细;能料其莽,不能料其精”,以致被张飞用计所擒;第七十回时张郃凭借山险,坚守宕渠,蒙头、荡石三寨不出,令张飞难以进攻,两军僵持近两月之久。张飞施了”激将法”“相拒五十余日,飞就在山前扎住大寨,每日饮酒;饮至大醉,坐于山前辱骂。……分付魏延、雷铜各引一枝人马,为左右翼;只看军中红旗起,便各进兵;教将酒摆列帐下,令军士大开旗鼓而饮。令二小卒于面前相扑为戏”使张郃中计三寨俱失,只得退守瓦口隘。后用计逼得张郃只得坚守不出。最后从逃亡百姓口中知道瓦口关背后的梓潼山小路,出其不意攻下瓦口关。足显其谋,从上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张飞的骁勇善战和粗有谋略。

 

《三国演义》之猛张飞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俗话说语言是人物个性心理的声音外化,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地位素养等因素的不同,其语言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张飞的语言极为个性化,特点是“快人快语”张飞扮作马贼夺取吕布的马匹,吕布前来讨要,刘备试图搪塞过去。而张飞的表现是:挺枪出马曰:“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待怎么?”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诸如此类语言不胜枚举“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曹操道你是无义之人,教我哥哥杀你!”入川时:“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足见张飞是快人快语真性情,粗犷直率之人。

  同时张飞是嗜酒如命,脾气暴躁。因喝酒而失去徐州,与关羽的“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不同,张飞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他虽尊敬贤臣但是“遇下寡恩”,“动辄鞭打士卒”“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对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不加爱护,肆意责罚而致深失军心。在准备伐吴时,酒醉后被部将张达、范疆杀害。令人叹息。

      《三国演义》对张飞的描写,极富典型性,他性情直爽,粗豪莽撞,嫉恶如仇。有粗中有细,英武非凡,重情重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之猛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