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简单的介绍一下:《增长黑盒》是Alan&Yolo折腾了大半年的一个公众号,我们俩
2018年年初才下定决心全职做这个媒体,专注研究“增长黑客”。鉴于《增长黑
盒》是一个专注研究“增长”的媒体,除了写别人的案例,我们自己做到增长才
有说服力。所以,我们在一季度给自己定下了不花任何预算,跑通增长黑客转化
漏斗的“增长真人秀”任务。
一季度已经结束,是时候交作业了,先来关注一下一季度的粉丝数和营收(虽然
我们之前一直视其为虚荣指标):
粉丝数从4000增加到17500,增长300%以上。
不接广告,两人仅靠几篇文章,一季度被动收入在30万元左右。
二、发现问题
根据艾媒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微信公众号数量的增量已经逐渐放缓,野
蛮生长的年代似乎已经过了。
这意味公众号越来越难做,你没有优质的内容,基本就可以放弃了。
毕竟作为媒体,内容才是核心产品,而微信公众号只不过是一个内容分发渠道。
在我们决定做公众号之前,就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渠道的诸多问题。
我们来根据增长黑客惯用的AARRR转化漏斗来诊断一下每个环节的核心难点:
众号是订阅式的,没有粉丝就没有阅读。即使有好的内容,如何冷启动一个公众
号也是个难点。而信息流就不用考虑粉丝数,只要内容够好就可以根据算法推荐
出去,这也是很多信息流APP挤压到微信公众号的一个原因。
激活已订阅的读者去阅读文章也很难。据行业人士透露: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平均
阅读率也就5%,打开率约为2%。
不夸张的说,这个文章打开率甚至不如垃圾邮件的打开率,而且订阅号每天只能
群发一波,这也减少了很多可能性。
国外的订阅阅读很多还是基于邮件或者RSS的,而中国似乎已经跨越这个阶段。但
这中间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有邮件的情况下,你可以主动向读者出击,而在微
信生态里你是无法主动和读者对话的。
也就是说订阅号没有CRM系统,也做不到用户和线索的培育(lead nurturing),
自然留存也就难做。尽管服务号有一定的推送培育用户的功能,但从直观上说,
不少服务号的推送还是推式营销(outbound marketing)的一种,类似陌拜电
话、垃圾短信,打开率也不会太高。
微信官方提供的变现思路就是广告,不过新号小号也是很难参与的,而公众号植
入硬广软广对于读者来说也是比较糟糕的体验。
微信自身首先是非常克制的,诱导分享是不合规的。目前大家惯用的微信裂变虽
然涨粉比较有效,但是大部分的微信裂变事实上是绑架用户的一种行为,对于用
户来说体验不会太好,如何做出真正的口碑营销是个难点。
Pre-Launch
先说一下我们为什么选择做增长黑客媒体这个创业方向,没有好的选题,自媒体
自然做不起来,解决再多问题也没有用。
李开复在《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一书中,给出选择创业机会的4个基本条件:
1. 风口
2. 细分领域
3. 社会大变
4. 人口基数大的国家
为什么选择做增长黑客媒体?以下是具体的判断:
在2017年的3月底,可口可乐突然宣布将取消CMO(首席营销官)一职,取而代之
的是CGO(首席增长官),这也预示着公司架构变革的趋势。
并且,从增长黑客的职位设置上来看:
也就是说传统的产品经理、营销人、技术人都是被降维打击的对象,或者说以上
这些职业都需要全面地补充自己的技能以应对新的竞争环境。
同时,虽然增长黑客在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标配了,但国内只有少数互联
网公司掌握了其中的奥秘,那就是增长其实是一门实验科学。
以今日头条系为例:其增长团队有200多人,统一为旗下产品矩阵制定增长策略。
而结果也很显著,今日头条、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抖音APP等产品都完成了指
数级的增长。
国内只有一些增长相关的Saas公司在坚持输出相关内容,但是他们文章都是销售
导向型的,很难做到客观中立,远不如国外的数字营销同行。例如:Hubspot、
Salesforce等等都会生产超高水平的文章为用户提供数字营销指导,从而吸引用
户使其产生信任,并最终购买自己的产品。
截止2017年,欧美市场有超过5000家Saas公司,用户数字营销的意识也比较强,
而中国的Saas市场还相对滞后,但潜力也巨大。
图中密密麻麻的就是欧美市场中和Marketing有关的Saas工具,简称Mar-tech。
2017年有5000多个产品,还只是统计了欧美市场的
综上,总结一下就是:
企业对增长和能贯彻增长思维的人才有巨大的需求。
在增长领域,国内外有巨大的信息差,我们的创作成本并不高。
国内Saas市场的潜力巨大,无论是教育用户还是推广Saas。
所以,我们选择了做增长黑客方向的媒体,不是为了追求短期收益而是为了接触
一手数据,尖端人才和最新的技术。
任何增长都基于好的产品,而我们作为媒体的产品就是文章。我在今年1月8号写
了一篇文章
《人若无名,专心增长》,大致介绍了我们去年打磨文章内容的过程。
《增长黑盒》的两个作者Alan&Yolo原本是搞生物研究的同学,本职工作是做实验
写论文。而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研究增长的过程,并让它看起来不那么枯燥。另
一方面,文章的内容大多是国外公司的增长案例,我们还要做本地化的解读和映
射。
通过大半年的摸索,最终我们打磨出了一种有干货感的“增长体”,其中包含一
些元素:
要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欲扬先抑;
要有案例相关的时间线,数据和细节;
每200-300字需要有一幅图解释说明;
把增长拆解成转化漏斗,挖掘深层次的动作,力求可复制;
广泛寻找Reference,引用大佬的言论,突出一些硅谷元素;
写作方式参考学术论文;
最后要有自己的思考,总结过去,推演未来。
我们将从增长黑客的漏斗模型AARRR,从获客(Acquisition)、激活
(Activation)、留存(Retention)、变现(Revenue)、推荐(Referal)五个
环节完整复盘我们克服困难的增长过程。
四、获客(Acquisition)
如何低成本获客是增长黑客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增长黑客,那么答案就是去增长黑客经常浏览的地方发优质文
章引流。当然,由于国内并没有多少人了解增长黑客,所以我们还必须要找到潜
在的对增长黑客感兴趣的人。
增长黑客领域在国内的KOL不多,熟悉的只有范冰和Xdite。更大的方向是找到潜
在的增长黑客,如果你还记得刚才的公式:增长黑客=产品+运营+技术+营销,方
向会清晰很多。
除此之外,创业者也是一大受众,因为创业公司一旦不增长就会死掉,所以创业
者比打工者更渴望增长。还有个方向就是国内的互联网流量圈以及出海的跨境电
商圈子,大概率也是增长黑客出没的地方。
按照这个思路拆解下来,我们很快就在国内搜到了与之相匹配的渠道。
很多人肯定要问,你们不是做微信公众号吗?为什么要找这么多其他渠道和意见
领袖(KOL)?
因为微信自己没有内容分发机制,你要做的就是把你写的微信文章尽可能地分发
到这些渠道里,露出你的公众号ID和个人微信ID(注意每个渠道的引流规则!例
如:是否可以外链?是否可以二维码?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互惠互利是一个
原则)。
斩首行动不是让你去和KOL干架,而是指绕过吃瓜群众,直接向KOL展示你自己。
而做这些事情的终极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帮你转发或者是推
荐。
想要顺利和KOL合作,你必须向他们证明两个事情:
1. 证明你做的事有价值;
2. 证明帮助你是有回报的。
这其实和创业者找天使投资很像,只不过你需要的是KOL用自己的信用投资你。
那么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
坚持输出你的价值,并让他们看到;
提供KOL需要的东西,证明你可以帮到他们。
五、激活(Activation)
如果你搜索关键词“微信公众号打开率”,可以看到很多唱衰的文章,例如:这
篇《2%打开率,小马宋、和菜头等大V纷纷唱衰,公众号真的要衰落了吗?》。
“涨粉困难,阅读疲软,近一年来业界人士开始纷纷哀叹阅读量的下滑局面,甚
至出现的“5+2”行业趋势预估,即行业平均阅读率(阅读率=阅读量/粉丝数)滑
至5%左右,打开率(打开率=公众号会话的人数/粉丝数)则为2%左右。也就说在
你的100个粉丝中,有戳开文章意图的人可能只有两个人。”
原因有很多,例如:订阅号太多、入口太深。不过这些属于系统性的问题,任何
订阅号都无法避免。强行优化打开率的办法可能只有要求用户置顶你的订阅号,
这显然成本比较高,也难以追踪效果。
而订阅号入口不能指望的话,那么主动分发内容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答案就是通
过个人号和微信群来分发内容。
最近,计算广告专家“北冥乘海生”的一篇文章十分火爆:
《线上流量真的枯竭了么?》
。
他再次论证了:线上流量正在从中心化媒体转向熟人网络社交 - 在社交时代,把
广告投给普通用户,才是四两拨千斤的营销王道。现在各种裂变、拼团、分销、
答题PK等营销方式的兴起,恰恰是对趋势最好的证明。
文章中的一幅图,形象的表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路径的变化(由A到B)。
回到公众号上,内容消费属于非标商品,而用户对这种消费的决策,往往来自于
微信群、朋友圈的推荐。
现在来划重点:通过个人号和社交群来传播内容可不仅仅是中国特色,这是实打
实的全球趋势!在学术上,通过个人号和微信群传播内容就称之为暗社交(Dark
Social)传播。
按照国外数字营销机构RadiumOne的报告显示:全球70%的内容分享都是在“暗社
交”(dark social)渠道中完成的,80%的网站点击来自于“暗社交”。
而根据RadiumOne的定义,暗社交是指那些来源无法被分析软件追踪的网络流量,
它包含了三个渠道:
1. 即时聊天(例如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Snapchat、微
信、QQ和短信等);
2. 邮件(如果你的邮件包含utm可以被追踪,那就应该不属于暗社交范畴
了);
3. 无痕浏览(private browsing,你上XX网站的时候可能会使用的模
式)。
在移动时代,暗社交之所以成为了分享的主力,是因为很多的分享行为发生在了
私密、非公开的APP端。事实上,如果你在微信APP里点开了好友发来的链接,此
时微信APP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浏览器。
而网站分析工具无法追踪此流量的来源,统计工具只知道用户使用了WeChat内置
浏览器,这样的流量就会被分析工具定义为直接访问(Direct)。
下面两张图是增长黑盒网站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明确的看到直接访问
(Direct)的比例以及用户大都使用了WeChat浏览器。
这张图是增长黑盒网站growthbox.net的流量来源,可以看到:直接访问占7成,
剩下的大部分是通过搜索引擎访问。我们网站的主要流量来自微信群里发布的增
长日报,所以有这样的数据符合预期,后面会更详细介绍微信群结合“增长日
报”的实验。
这是四月第一周的用户访问数据,数据分析工具只能识别访问者的浏览器是
WeChat,也就是微信内置的浏览器。
除了增长黑盒自身,我们再看一下“石墨”文本写作工具的网站数据。他们的网
站也是移动端分享比较多的一个,约有8成的流量来自直接访问,这也更趋向于
RadiumOne所说的:80%的网站点击来自于“暗社交”。
这个网站数据来自新媒体人常用的“石墨”文档协作,可以看到石墨的直接访问
高达8成,说明主要流量来自暗社交。
刚才有提到,暗社交分享才是全球趋势。下图是全球暗社交的数据汇总,数据来
源是socialmediatoday。虽然没有统计中国的,但是毕竟世界前五即时通讯APP中
国占了两个,且中国还没有Facebook,这个暗社交的比例你大可以猜猜!
所以,尽早将粉丝沉淀到自己的个人号和微信群才是激活读者的关键点。未来,
无论是给自己的公众号、其他矩阵号还是网站导流都是有备无患的。QQ号和QQ群
也应该有很大的潜力,不过我们这还没来得及没去做实验。
国外的话,还可以利用Slack+Telegram配合机器人去操作打造一个主动出击的暗
社交渠道,这在很多区块链项目里已经是标配了。
我们从去年刚开始做号的时候,就开始往个人号导流,今年2月初才开始建立读者
群。
由于微信统计的数据有一定局限性,我们没有能够定量暗社交对我们的文章阅读
的影响,这里只统计了最近推送的文章打开率和阅读率(微信只统计文章群发后
一个月内的数据,也就是说实际上打开率和阅读率会更高)。
如果按照本段开头说的平均打开率2%以及阅读率5%来衡量的话,我们的公众号的
数据大概是平均水平的4.5倍。虽然还不能定量“暗社交”,但是至少可以定性,
那就是微信群和个人号在激活读者的环节起到了正面作用。
六、留存(Retention)
留存的核心就是我们必须要能建立起主动唤起用户的流量池,所以我们通过公众
号菜单优先将读者导向个人号,并在文章结尾提供了读者群二维码,将用户再留
存到读者群里。
作为90后,大都比较擅长展示自己,我应该算是水平比较差的了,就不献丑了。
我就说点底线吧,基本上少发点鸡汤,不要搞成微商或是传销号就行了。同步转
发公众号的文章,外加发些有意思的见闻即可。
(错误示范)
尽可能展示你的个人魅力就可以了,不要被业务绑架!下面重点说下我们轻运营
的佛系微信群玩法。
创业中的增长黑客往往是身兼数职,例如:写文章、做实验、谈业务blablabla。
但是,再忙也不可以忘掉增长黑客的三个核心驱动力!即创意营销驱动、技术驱
动、数据驱动。
在这个案例中,Alan需要一个人运营40多个微信读者群,管理近3000人。
为了高(省)效(事)地运营社群,我们做到了两点:
制定了极简的运营规则,每天只推送一次增长日报。群主不主动说话,
暗中观察,伺机活跃。
发扬黑客精神,使用自动化运营工具,用户进群由机器人来打招呼,信
息一键推送四十个群。
我们决定临时采用推送日报这种形式来维持一个群,通过自动化工具来缩减人
力,再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收集数据。最后,我们会根据实验数据看效果,进行下
一轮优化或者是新的实验方向。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实现微信群日报的整个过程。
这是我们的群人数增长折线图,我们把这样的群定位为带社交功能的每日订阅推
送,经过验证我们只要保证日报频率和质量,每月退群的人数可以控制在5%,且
群人数增长速率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