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深入到当地人中间,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聆听他们的经历和故事。

初到利物浦时,我在一个中餐馆发放海报的地方,看到英语角的宣传单,便拿了一份,循着上面的时间地点开启了我混迹英语角的历程。从一个英语角认识了一些人,他们又把我引荐到其他的英语角及当地的社交活动,两个月来颇有些好玩的观察和思考,而且还认识了一些很好的朋友。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张图片


英语那个角

英语语言能力是留学生们必须要过的一关,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对于西浦(XJTLU)旨在培养的国际玩家、世界公民,“学贯中西”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多语言技能是必备技能;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我们而言,英语的学习是一生的修炼,多一项了解世界的语言工具,就多一扇窗户。


甲. All Saints Church

我最早去的一个英语角,是每周三晚上6点到8点,在All Saints Church举行的英语角。这个英语角已经举办2年了,是由一位在另一个教区的华人牧师Daniel找到这个教堂的负责人Mike,俩人商议创建的。Mike是一位非常和蔼、幽默的老头,学过历史和英国文学,英语口音非常纯正(不带利物浦口音)。根据他的自述,他义务帮助过很多中国学生修改润色论文。

参加这个英语角的人数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每次大概有2到5个,有一次来了一位在曼彻斯特举办过20年英语角的大叔,真是元老级人物了。当地的BBC(British Born Chinese),以及像马来西亚、孟加拉等移民也会时不时参加。主要参与者都是利物浦大学的中国学生,还包括一些访问学者、交流学生。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2张图片
英语角传单


这个英语角的宗旨就是帮助中国学生营造用英语和当地人交流的机会,交流过程中会适当纠正中国学生口语表达的一些错误。总体上氛围很好,周三下午6点人陆续来了之后,Mike就开始给大家张罗茶水,大家先围坐一圈,如果有新人第一次参加,就先请新人做自我介绍,再说说对利物浦的印象。接下来,Mike会围绕每次的主题作简要介绍,再提出一到两个概括性的问题,请大家回答,如果有人想对讨论的问题做分享,就可以自告奋勇给大家讲他的想法。集体讨论差不多了,就分组讨论。根据参加人员总数分组,每组3到5人,每组至少一个当地人。各小组围绕每次的主题词,进行自由讨论。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3张图片


乙. Chili Chili (新四川餐厅)

通过朋友介绍,我参加了每周六下午2点到5点,在Chinatown的Chili Chili餐厅举行的“1+1 cultural exchange”英语角。主要是自己配对,或两人,或三人,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群聊。也可以在这里写毛笔字,下象棋,或者跟着老板,也就是Nick学习舞蹈或者咏春拳。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4张图片


这个英语角是由这家餐馆的老板Nick Liu组织的。Nick是一位多才多艺,非常热心的香港移民,年纪大概50多岁,据说他在利物浦有不少产业。每周六下午,餐厅歇业,专门提供场地进行这样的交流活动。根据他的说法,主要是为利物浦的BBC和英国人搭建与中国学生交流的平台,大家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5张图片


参加人员中BBC,以及第一代移民占到将近一半,其中有些是还在上初中的中学生,或者更小的华裔。他们大都会说广东话,英语当然已经是他们第一语言。其次就是中国学生,以及中国的访问学者、交流学生。每次也都会有几位当地的英国人,其中一位常客是Liverpool John Moores大学一位大三的学生,他喜欢中国功夫,每次来参加完英语角之后就跟着Nick或者访问学者中会中国武术的练武。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6张图片
新四川餐馆的菜单(部分)


与这些BBC交流确实很有意思,了解他们对英国的看法,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看法,不一样的背景,分享的内容总有不一样的视角。中国日益强盛,对于这些流淌着中华血脉的族裔,也是吸引他们更加关注中国,更愿意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7张图片


丙. Liverpool Chinese Gospel Church

这个位于Chinatown教堂(利物浦华人福音教会)的英语角,是我过马路时接到一个老太太发的传单,就顺着路来了。每周五下午5点到6点20分,6点半可以在教堂吃一顿晚饭,如果是第一次,免费,不是第一次的,自己把2磅的餐费扔到一个纸盒子里,晚餐是中餐,味道还可以接受。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8张图片
英语角传单


这个英语角已有至少7年历史,一位每次义务前来助阵的BBC告诉我,他已经来这里帮助举办英语角7年了。这个英语应该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人多的时候可以分到7、8组,每个小组3-4人,每组至少一位native speaker。一些当地人,如利物浦大学的英国老师、隶属这个教堂的信徒,时常会出现在英语角。当然最多的还是中国学生。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9张图片


这个英语角组织得相对更有章法,每次的主题以及问题都会写在墙上的白板上,也会有学生针对某个问题的演讲,或者当地人讲解一些历史背景知识,比如介绍11月5日的Bonfire的来历等。小组讨论的路数和其他英语角没什么区别,几个人分成一组围坐一起,就每次的主题进行自由讨论。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0张图片


英语角6点20结束,吃完晚餐,7点之后还有几个活动,一直持续到10点,感兴趣的人可以选择参加。一楼有教会的学生团契(student fellowship),相当于信教学生和当地教众的“团建”,非教徒也可以参加,每次都有不同主题,从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空心”经历,到唱歌等等,当然中间会有祷告之类,也有穿插各种团队建设的小游戏,采取这种形式是为了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了解,也更能吸引年轻学生的兴趣。我参与的几次活动,策划和主持都是马来西亚的华裔,参与者中也有好几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1张图片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2张图片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3张图片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4张图片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5张图片


在二楼同时进行的是圣经学习(English fellowship),是由这个教堂的牧师——一个汉语讲得很不错的英国老头——带领大家学习圣经中的某个章节,一开始也有团建游戏的环节,还有合唱基督教歌曲、观看基督教影片片段的环节。参与者应该大都是基督信徒了,大概十几人,主要是当地人,BBC,两三位中国学生,因为这里是全英文的学习。据说在三楼同时进行的还有粤语学习班,我没有去过,对那里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6张图片


这几个英语角都有各自的微信群,群员人数都在五六十人左右,平时的一些事项通知或讨论主题会在微群里发布出来。


宗教与信仰

我在英语角以及教会团契分享中,几次谈到中国现在最大的潜在危机之一,就是信仰危机。中国人现在仍普遍缺乏精神信仰层面的慰藉、纾解与引导,宗教信仰当然是信仰的一种,也具有这样的功能。有信仰总归比没有信仰好,除非是极端的信仰,但那也不叫信仰该叫邪教了。

美国国父之一,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说“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信仰,而不能受外界影响的胁迫而选择信仰”,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精神自由是最根本的自由,也是最不能胁迫的意志,但是“一切意义皆为枷锁,却也更是解脱”,人活着是需要一点精神和意义的,否则和猫狗咸鱼有何分别。“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阳明诗指出了两点,一是人天生就有锚定自己精气神的东西在,藉由这个“定盘针”人的一生才变得丰富而有意义,二是这个定盘针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而不在外界,更不在细枝末节中。我对心学的阐发,首先要求己,其次要求缘。向内求己,因为自己是自己所遭遇一切的总根源,求己就是要确立自己的定位,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于世间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而确立自己的使命,作为一个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个体,所肩负的责任、义务和担任,大到报国为民的理想,小到照顾好家人亲友,一个人一定要坚定地积极主动地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否则和猫狗咸鱼有何分别呢?而要认清自己,确立自己的理想,践行自己的使命,就不得不向外求缘,也就是要全面深刻了解自己所处的外部世界,并与之进行良性的互动,在向外求缘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的主观与外部客观世界,客观规律调和起来,同时还要坚守自己笃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塑造这个外部世界向着心中理想的美好世界演进。世间的行者,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拥抱世界,完善世界的勇者。

剖析自己的内心,追寻外在的缘分,总的指导原则就是自己信奉与敬仰的东西。马云把这个解释为“信是感恩,仰是敬畏”,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当然要感恩客户、员工、友商对他和阿里巴巴的信任,同时他也必须敬畏在商业竞争中各种可能随时置他于死地的力量。西方基督教的信仰,据我目前的理解程度,其实就是笃信自己的原罪,仰仗上帝的救赎。

当今最知名的基督教布道者葛培理(Billy Graham)有言“人有罪,罪使我们与神疏离。耶稣是人类得拯救的惟一途径。”他也说了得救的四个步骤:“第一,你必须愿意承认他是神,他是永生的神;第二,尽管你有罪,你失败,你不幸,你必须接受他仍然爱你这个事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他的儿子为你死,并且钉在十字架上;第三,你必须愿意认罪悔改,悔改的意思就是说,承认你德行上的缺陷,愿意完全脱离罪;第四,你必须接受耶稣作你个人的救主。”

应该说,从根本上讲,儒释道、基督,描述的、传达的都是同一个终极的思想,只是角度各不相同,价值倾向个不一致,进而选择的路径更为不同。基督的路径,按照阴阳的思想,偏向于阴,从确定的、唯一的、罪恶的地方开始自我的升华与完善,而佛和道则并不如此纠结于人天性中恶的一面,佛家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强调行善,同时自省自律从而进退无碍,心离烦恼,获得大自在。道家更出离,修破阴身,追求纯阳,以求“逆流而上的人生”而得到永生。儒家稍显执中,既有仁义的教化,也有纲常尊卑的秩序法则以求得入世的圆满。

基督教的确定性和一神性,及从原罪假设出发的戒律性逻辑,与西方自然科学范式的逻辑毫无二致。这样的思维与逻辑,给人类的进步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先在已知的,确定的框架内,划定一个最基本的假设,然后据此构建一整套底层代码,再由此衍生出各种繁复的制度、流程和种种事物,这是西方科学、政治、宗教、文化、资本主义等等一切社会建构的基座。因为出发点都是从至阴出发,导致两个问题,一是所衍生出的东西,必然有极大部分的阴的成分,也就是内里天然具有主导性的瑕疵、不完满,二是一旦否定了这个至阴的点,则建构于其上的东西就统统坍塌了,可以说再无任何意义。这样的逻辑结构,使得西方崇尚平等,追求个性,以及怀疑权威,好的一面是不断创新,花样翻新,不好的一面是所有创造出来的新事物都是将会把时间湮灭,几无可以永续的创造。

只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人类都需要创造出当时历史条件下所需要的事物,进而突破那个阶段的发展,获得进步,西方的创造-推翻-再创造轨迹,恰恰为人类从物质贫乏,技术落后的阶段发展到物质和技术手段发生质的跃迁的阶段,提供可以稳当立足的支撑。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就提供了科技上的启蒙,即便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特色的后信息时代,经典力学仍然在大气层以内、原子世界以上的现实生活中,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是再往高深的程度探索时,经典力学体系就彻底崩溃了,爱因斯坦的宏观宇宙世界,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经典力学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与此类似的,西方科学精神及西方宗教思维所形成的思想逻辑形式,在维系一定的底层基础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往上升华的过程中,其局限性就日益显现出来,直白地说,其致命弱点在于从一开始就排斥、甚至否定了阳(善)的基因,假定了人都有原罪,那么做了坏事,只要向上帝坦白忏悔,就可以心安理得,这确实是一种宗教的救赎和解脱,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只要认为,我的罪过已经向上帝付出赎金了,除了教堂之外,我当然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西方人普遍的冷静、专注,或许与此有着密切关联。西方宗教对于原罪的笃定,另一方面是对人性中善的某种意义的放弃,一如在西方制度中,为了防范人性恶,而可能扼杀了人性善的发扬。出于对人性脆弱的深深怀疑,把人性中肯定存在的善也一同扔进垃圾桶。诸如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即便有一片赤诚加雄才大略,也无法充分施展,组织管理制度上冷冰冰、赤裸裸的硬性规定,可谓毫无人性关怀可言。大家只需要在制度、规范之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要触碰红线即可,如此制度体系的安排,可以维持一定的基础水平,可以使整体水平达到一个较好的程度,但是绝难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因为人人都是出于维护一己之私(阴)出发,来完成社会建构,一个社区之阴(利),一个州府之阴(利),一个国家之阴(利),会变成一个个阻碍更大范围内更好价值与意义构建的障碍。战后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的进程也充分展示了这一点,只要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界内的世界是好的,世界共同命运如何,其他国家地区的状况如何,几乎没有得到西方主流国家的重视,而且更多的现实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与邻为壑,美元霸权就是通过金融手段盘剥全世界。这样的世界治理格局,如何能够使得世界朝着一个共同美好的方向发展?加以西方世界的一神性、尚阴性,非与之完全一致的,就是异端,就是反人权,就是要制裁的对象,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更强烈的对抗,而不是最终的和解,欧洲目前突出的少数族裔的宗教问题,以及难民问题,正是这一根源性冲突的体现。

完美的世界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现实总有种种残缺和遗憾。这就是负阴抱阳的终极意义所在,东方西方均各有其长短,扬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习,才是正途大道。西方宗教有其特色的东西,深究起来也确实很有意思。我发现每个教堂,无论大小,钢琴是标配,在举行宗教活动时,歌唱是一项保留节目,这样的仪式,及其带来的仪式感,以及集体祷告、经历分享等操作,可能对于具有直白、唯一特征的西方思维是最佳的表达宗教情感的方式,但是对于含蓄的中国人,甚至东方人,可能并不那么适合,只有同样天性中比较奔放、直率的东方人接受起来才不那么感到别扭。但总而言之,仪式与仪式感,是个好东西,是为求阳而必须具有的最低程度的阴。信仰的内核、内容与方式,是一套一以贯之、内部自洽,又应该具有丰富形式的东西,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容纳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

西方宗教的传教精神,含有一神性宗旨的成分,但客观上为文化间的交流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历史上的事例不胜枚举,就从以上几个英语角的创办和运行来看,一帮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及中国人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的当地人,为什么那么热心地帮助中国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甚至还可能关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如非宗教的媒介作用,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在吸引中国学生接触了解宗教的过程,也充分考虑作为受众的中国学生的感受,绝没有强制、引诱的成分,而采取激发引导、循序渐进的方式。主动权的边界完全掌握在中国学生自己手上,不少参与教会活动的中国学生其实在来英国之前已经是信徒。

宗教与信仰的交融,将会是新全球化时代最核心的内容。在此次川普访华的第一天会谈中,习主席提出的中美建立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中,第二、三个分别是“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人文交流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事业,事关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经济是阴,是基础,人文是阳,是未来。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已然洞悉了中美关系以及世界未来发展的命门。


开放与融入

来到一个异国他乡,操着他国的语言,学习知识、技能和文化,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难度的挑战。

异国的寂寥、孤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人际交往的不畅和狭窄,都给身处其中的学子带来心灵上的压抑感、沉闷感,甚至抑郁、封闭。但这些都是表象,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开放,勇敢走出自己的内心,去探知一个陌生的世界,并将其与原本熟悉的世界进行对比,再客观看待相互之间差异,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充分认识到自己原本所属世界的不足,最后还要升起无限的信心,把自己所归属的世界建设得更美好的意念进化。

第一次参加第一个英语角时,每个新人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对利物浦有什么印象?我的回答是,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完全不同的环境,让我睁大眼睛去观察周遭的一切人事物。除了最直观感受到的蓝天白云,干爽的天气,友好的市民,我觉得利物浦建筑里的门实在有点多。听了我的描述,学过历史的Mike就开始给我解释他认为门多的原因,还讲到利物浦的地下通道特别多,曾经有个有钱人没事就喜欢雇人给他挖地道。而就在昨天的英语角,一个新来的小学妹在描述她的利物浦印象时,说到Liverpool is small and beautiful,非常具有概括性和哲理的一个印象。因为这个描述让我想起两句英语名言:(1)Small is beautiful(小即美); (2)The secret of life is to look good at a distance(生活的秘密在于远观其变).

怀着梦想、使命或者压力,来到了一个陌生环境,看似近处,其实还是在远观。只有秉持开放的心态,保持好奇心,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才能够在近处远观的过程中,收获一些生活的奥秘,在更多融入新世界的过程,参与创造更新的世界。

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_第1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伦漫记:英语社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