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

      • 一、行业现状
      • 二、项目流程—技术应用:
          • 2.1 项目流程
          • 2.2 技术应用
      • 三、CT图像
          • 3.1 CT图像的格式 (DICOM)
      • 四、图片分割模型
          • 4.1 关键技术 – 基于CNN的分割网络
          • 4.2 关键技术:U-net
      • 五、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一、行业现状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国每年医学影像增速达到了30%,而放射科医生的年增长率仅为4.1%, 远远低于影像数据的增长,需求缺口不断加大,医生数量的不足导致工作量繁重,超负荷工作也会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

                                              传统方式                                               人工智能                                              
阅片方式 医生逐张査看,凭借经验进行判断。 机器完成初步筛选、判断.交由医生完成最后判断。
阅片时间 医生査看一套PET/CT影像需要10分钟以上,且需要反复观看确认。 人工智能能够快速完成初筛,交由医生进行判断,能够大幅缩短医生阅片时间。
准确率 个体差异较大。医生阅片能力的高低严重依赖个人经验。一旦医生长时间阅片会产生疲劳,导致准确率下降。 全面性。一张图片医生会根据经验挑重点可疑区域来现察.而机器可以完整地观察整张切片而无遗漏; 稳定性。机器不需要休息,不会受到疲劳状态影响。其诊断结果能保持完全的客观、稳定和复现。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1张图片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2张图片

二、项目流程—技术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3张图片

2.1 项目流程
  • 数据预处理:
    将医学影像(DICOM格式)进行转换,变为通用图像格式(PNG),以便用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
  • 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使用图像变换算法扩增数据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 训练图像分割模型(U-net):
    使用图像分割(segmentation)算法检测图像中所有可能是肺结节的区域,生成候选集。
  • 训练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模型:
    使用一种3D-CNN算法对上一步骤生成的结果进行分类,剔除假阳性的候选,保留真正的结节。
  • 模型串联:
    将两种模型进行串联,完整打通整个肺结节检测的流程,实现对输入的胸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检测。
2.2 技术应用

Python图像处理库的使用: opencv , scikit-image
Python医学影像处理库的使用: pydicom , SimpleITK
Python深度学习框架的使用: Keras, Tensorflow

三、CT图像

3.1 CT图像的格式 (DICOM)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即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是医学图像和相关信息的国际标准(ISO 12052)。它定义了质量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可用于数据交换的医学图像格式。

其它非标准格式:.mhd,.nii.gz

常见CT图像的规格是512*512像素,宽度和高度分别是512个像素点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4张图片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5张图片

四、图片分割模型

4.1 关键技术 – 基于CNN的分割网络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6张图片

4.2 关键技术:U-net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7张图片

五、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8张图片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图像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行业及技术分析)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