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RLC/MAC层作用学习

 RLC层工作模式

  1. RLC提供分段/串接服务(UM/AM):当MAC层指示的RLC PDU小于RLC SDU时,RLC实体对RLC SDU进行分段操作,当大于RLC SDU时进行串联操作。
  2. RLC提供重传服务(AM):MAC层的HARQ只能到做到一定级别的BLER(误块率),对应的误包率PER为10^-4,但是TCP的误包率要求的误包率为10^-6,否则会引起TCP的拥塞避免机制,从而导致数据发送速率下降。此时依靠MAC层的HARQ机制可能不满足需求,需要通过RLC层的ARQ进行来保证QoS。
  3. RLC层提供按序提交的服务(UM/AM):MAC层的HARQ可能会出现乱序,E-UTRA的重排序完全交给RLC层。

以上为RLC层的UM/AM模式的操作。RLC层TM实体不对上行/下行数据进行任何操作,直接进行上传、下传。

工作模式 逻辑信道 业务
TM

BCCH

PCCH

DL/UL CCCH

广播系统消息,寻呼消息,

在CCCH上发送的RRC消息

UM

DL/UL DTCH

MCCH

MTCH

VOIP、视频通话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
AM

DL/UL DCCH

DL/UL DTCH

FTP、 WEB浏览等错误敏感的业务

 UM模式

状态变量和定时器

  1. VT(US):记录下一个要发送的UMD PDU的SN号,初始值为0,当SN=VT(US)的UMD PDU被发送后该变量才会被更新。
  2. VR(UR):记录等待重排序的最早的UMD PDU的SN号,初始值为0。在重排序窗口内,SN号低于该变量的UMD PDU,其接收状态已经确认。若重排序一直未触发,则VR(UR)=VR(UH)。
  3. VR(UX):记录触发t-reording的UMD PDU的下一个SN号。当VR(UR)~VR(UX)变量内的UMD PDU都正确接收后,终止当前t-reording。
  4. VR(UH):记录紧接着接收到的最高SN号UMD PDU的下一个SN号,初始值为0,作为接收窗口的上边界。
  5. t-reording:用于UM接收实体检查从下层收到的RLC PDU是否丢失,配置范围为0~200,单位ms
  6. UMD PDU序列号长度为5/12bit时,重排序窗口大小为16/512。

LTE RLC/MAC层作用学习_第1张图片LTE RLC/MAC层作用学习_第2张图片

UM接收窗口滑动

                               (正常情况)                                      (t-reording超时)

LTE RLC/MAC层作用学习_第3张图片LTE RLC/MAC层作用学习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LTE RLC/MAC层作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