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学”散论(12——18)

“鲁学”散论(12——18)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2

  我对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思想的肯定和认同,并不意味着我认为鲁迅是完人。我更不认为他的思想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鲁迅对一些问题有误判,对一些事情有偏见。比如他全盘否定中医,主张不读中国书,等等,显然失之偏颇。他发表过错误的意见,也是事实。例如他说“饥区的灾民不会去种兰花,贾府上的焦大不会爱林妹妹的”以证明阶级性,就明显是牵强附会的、苍白无力的。鲁迅在充当“左联”盟主时期,他也为左倾路线摇旗呐喊过。顺便一提,这期间他有几篇很激进的文章,是胡风和冯雪峰代笔或者起草的;这个当然鲁迅自己要负文责,可是过分看重这类文章的分量,把它们引申为鲁迅思想的主体,则完全歪曲了鲁迅。

  此外,鲁迅是怒斥过许多人,他语言尖刻。而被斥骂的人中间,后来证明,有些人在大是大非的民族气节上白璧无瑕。但能以此完全否定鲁迅吗?不能。因为鲁迅骂他们,是有“公仇”而无“私怨”,他对当时的人、事的抨击,是就事论事,并非给这些人盖棺论定。

  还有,鲁迅的人格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他性格有偏狭之处,有睚眦必报的毛病,有多疑的习气。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史料进行钩沉发掘,无须为他辩解。还有贬低鲁迅的人津津乐道鲁迅偷看弟媳妇洗澡的丑闻,更有人以朱安的悲剧质疑鲁迅的道德。但所有这一切只能证明,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证明鲁迅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罢了。鲁迅有毛病、缺点、错误,只能说明他的凡夫俗子的一面,若以此给他定罪,不亦谬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求全责备,以偏概全,那不是理性判断。如果用鲁迅身上所有负面的东西来否定鲁迅的思想价值和理论贡献,岂不是只盯住了蚊子,却没有看见牯牛?只捡了芝麻,却丢弃了西瓜?

  也许在个人私德的某些方面鲁迅稍逊于胡适,但是,鲁迅站在历史的思想制高点上,我以为胡适还须仰望鲁迅。

“鲁学”散论(12——18)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有论及鲁迅性格上的病态、思想上的偏激以及道德上的瑕疵和缺点等等负面东西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性化的鲁迅,让我们看到鲁迅形象的丰满,他是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他是我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一个脸谱,更不是一个超凡入圣的神。鲁迅是凡人,但是由于他坚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向往光明憎恶黑暗,追寻真理坚守良知,所以他的见识不同凡响,他的眼光洞察秋毫,他的头脑清醒冷静,他在芸芸众生里,如同鹤立鸡群。所以我们不能“告别鲁迅”,而是要“拒绝遗忘”鲁迅。

  至于有人言之凿凿地声称鲁迅是亲日汉奸,恐怕太离谱了!那是几个对鲁迅怀有极深偏见者的恶毒呓语。现在我告诉诸位,没有被揭露出来的汉奸大有人在,但不是鲁迅;……

“鲁学”散论(12——18)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3

  有许多人批评鲁迅只热衷于暴露社会黑暗,批判民族缺点,只说吾国的坏话,于是断定鲁迅内心阴暗,他不配称“民族魂”。

  鲁迅确实以批判社会黑暗为己任,以给自己的民族刮骨疗毒为使命。如果由此证明鲁迅内心阴暗,则是闭眼不看鲁迅的初心。而且如是说话的人,恰恰是国人国民性的表露:报喜不报忧,钟情喜鹊,憎恶乌鸦,拒绝批评的声音。这和世界文明民族以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来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传统是大相径庭的。光,要照亮黑暗;黑暗,却拒绝光明。鲁迅不是阴暗,而是要照亮黑暗的光明。鲁迅发誓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且他的揭露和批判黑暗,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绝非为了欣赏黑暗,从中获得快感而乐此不疲。  

  再说,鲁迅也并没有因为毫不留情面地批判国民性而否定自己的民族。吾们最熟知的那段名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就是出自鲁迅之口!

  问题不在揭露黑暗是否应该,而是被揭露的黑暗是否是存在着的事实?例如今天假若有人发表高论:我们的官员个个廉洁奉公、知识分子个个堪称道德楷模、民众文明素质在全世界最最优秀,那肯定会引得人们捧腹大笑;因为这与事实相差甚远。事实是现在官员普遍腐败,知识分子普遍堕落,民众普遍愚昧。

“鲁学”散论(12——18)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迅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青年鲁迅就发誓“我以我血荐轩辕”,后来他说过这样的话:“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他是看到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被封建极权主义幽灵和文化专制主义魔魇百般蹂躏,生机被扼杀,精神被窒息,肌体被阉割,心灵被荼毒,遭受特别深重的苦难而痛不欲生,发出绝望的呻吟;他喷射着对专制统治无比愤怒的火焰,而对祖国和民族的刻骨铭心的挚爱,竟至于变得如毒蛇般地纠缠,怨妇般地执着;鲁迅本意是表白自己的纠缠和执着的爱国情愫,但厌恨鲁迅的人却把鲁迅看做毒蛇和怨妇。

“鲁学”散论(12——18)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4

  又有人否定鲁迅,说他只知道暴露批判中国的落后,却提不出任何改造中国的建设性意见。是的,鲁迅用一生的精力揭露解剖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他似乎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于黑暗,似乎心无旁骛。然而这不是全部的事实。因为与揭露批判黑暗同步,鲁迅也在不断地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并亲身参与。像“猛人倘能脱离包围,中国就有五成得救”这样的问题他是经常思考的;他慨叹“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反映了他的焦虑和无奈。

  鲁迅一生先后对很多社会改革力量寄予过希望,但是都令他失望了。直到逝世前不久,他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这是鲁迅经过长期深思熟虑提出来的改造中国的主张。他发表了《拿来主义》,紧接着又写了《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补充自己的意见:中国不仅应该拿来世界的技术、制度,而且更应该拿来世界的观念。

“鲁学”散论(12——18)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后来中国果然是拿来了外国的思想,对中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但这是不是鲁迅当年的愿景,人们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我对鲁迅的理解,因为鲁迅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我认为鲁迅希望拿来的是世界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财富,例如自由精神、平等思想、民主理念、独立人格、科学态度、社会正义、现代思维、公共观念、合作意识等等普世价值。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只是一家之言。

“鲁学”散论(12——18)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5

  鲁迅生前身后,有数不胜数的各界人士评价他,从神化到诋毁,应有尽有。应该说客观的正面的感言占绝大多数。这里我只引用鲁迅逝世后郁达夫说的一段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是理解鲁迅和鲁迅思想的人,今天我读他的这一段话,只能是仰天长叹,感慨系之!

  鲁迅的成名作《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距今整整100周年了。一百年来,关于鲁迅的纷争从未间断过。足见他的影响力是何其之大!毫无疑问,鲁迅是一位天才。“天才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人们时刻需要他们;并且每一次都能从他们那儿发现一种新的境界”(戈尔巴乔夫语)。现在我们从头阅读鲁迅著作,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是过时了吗?鲁迅曾经说过,他希望他的书“速朽”,因为那意味着他抨击的国民性在现实中绝迹了。可是现在呢?鲁迅确乎被淡忘、被“告别”了,他的书也已经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这并非因为他批判的国民性已经绝迹,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憎恶的国民性比他那时更上一层楼了……。吾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吊诡!

“鲁学”散论(12——18)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6

  这篇谈论鲁迅的拙作,起因于狗年春节前和C君、新疆朋友Z君“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论及某公,话题延伸到鲁迅。所以捎带也想谈谈“M学”。

  我以为,那绝对是一门大学门。海外“M学”热火朝天,研究硕果累累;国内在网上,它也是如火如荼,不过层次比较低,学术含金量也低。我预计,在未来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它将会发展成一门博大精深的社会科学。谁想了解历史、读懂中国,它必定是他的基础课和必修课。

  有三点相信大家会形成共识:一,某公是一个智商绝对超群出众的人;二,他执掌绝对权力数十年,对吾国社会产生了最深刻的影响;三,对某公的评价呈现极端对立的意见,反映吾国社会最严重的思想撕裂。

  任何国家都有社会撕裂现象,不过是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上。而当一个社会对自己民族的某个超重量级人物的功罪是非形成针锋相对的态度,双方正常交流沟通已经形同鸡和鸭对话,水火不相容了,那问题就严重了,那是思想危机。

  从数量上看,无条件地拥戴某公的人居多数,其基本力量是下岗工人代表的弱势群体,他们怀念那个贫穷却享受精神特权的时代。至于否定某公的社会力量,基本上是体制内外一批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他们人数虽少,释放的社会能量却很大。

  知识分子当然要有知识,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有知识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精神,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积极的社会群体。吾国今日之知识分子总体是堕落的,但是坚持道德底线、社会良知和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还是后浪推前浪,不绝于途。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

        罗曼 · 罗兰说:“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如果承认此话言之有理,那么放进吾国现实,就意味着肯定和否定某公的对决,并不是呈现压倒性的优劣形势,而是势均力敌的态势。

  双方都希望领导者支持自己一方,对此领导者很谨慎,不过对势不两立的双方还是有亲疏之分的,基本是“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 客”的态度。

  可以说,对超重量级人物的评价截然相反,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此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改革开放亮起了红灯。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事实出发,不能按立场说话;应该坚守道义,而不能考量利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才能展开有理性的讨论。

“鲁学”散论(12——18)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8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开始投入“反封建主义文化革命”(王富仁语),整整100年了。“鲁学”也经历了发展、变异、神化、跌落、还原争论、沉寂的命运;其变化的光怪陆离堪比股市的跌宕起伏。但是可以肯定的说:“鲁学”没有消亡。只要中国的社会改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门径,“鲁学”仍将是解读中国社会和民族的百科全书,它仍将会高潮迭起。另一方面,“M学”方兴未艾,它是解读中国的又一部百科全书。设想如果它可以自由讨论,而且同“鲁学”相互参照,相信会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鲁学”与“M学”产生的时代,正是吾国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它们的时代精神,可以借用《第三帝国的兴亡》里的一段话表述:“每一个民族在其精神里都潜藏着劣质,一旦历史的偶然(各种因素构成的密码全部对准),劣质就会爆炸。因此,问题并不仅仅属于个人。”史无前例的那十年正是吾国民族劣质的一次爆炸,确实不能仅仅把它归结于某个人。

        还是鲁迅说的对:“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十年动乱就是吾国被很大的鞭子抽打了一次,于是中国终于动弹了:实行改革开放。但是看目前的样子,更大的鞭子可能又会抽打过来,我恐怕那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鲁学”散论(12——18)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迅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

  鲁迅说 : “我最喜欢的是正直的人和月夜,最讨厌假话和煤烟。”  

  鲁迅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18,4,15,兰州一乐斋

  

 

  

  

“鲁学”散论(12——18)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学”散论(12——18)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学”散论(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