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尔泰

寻找高尔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湖山还是故乡好

      我引用了高尔泰先生在《寻找家园》中的文字,这句是高尔泰先生的父亲印章上的话,觉得这一句恰能反映他对故乡的复杂情感。高尔泰先生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见过了曾今沧海,除却巫山后,他在寻找一个家园,一个精神的世外桃源。

      有关故乡的点点滴滴一如南方的绵绵丝雨,飘入了游子的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故乡带给他的不仅有温馨、甜蜜、慈爱,也有逃离、嘲笑、不可理喻。心灵的角落,总为故乡留下了一隅。感受着故乡由山高林茂、河湖密布变成嘈杂喧闹、浑浊不堪。他心中的故乡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在那个梦境中,一切都只剩下了回忆。祖母的摇篮曲、儿时的偶像、可爱的阿来与阿狮,都带给了他温暖心扉的人间真情。清道士高谈雄辩,教给了他棍术。兰姐在艰苦的岁月中制作标本簿,记录着生命的美好,想在以后写一本《江南植物志》。可世事难料,在土改的大潮下,兰姐美丽的梦被打破,只剩下了一片虚无。在受了战争重创的醇溪镇的片片断瓦中,残存着侵略的标语,标语作为人文景观,也成了一种自然景观,在人们无心的漠视里被更深地埋葬。高尔泰先生他写道:但悲伤就是悲伤,并不孕育出思想。高先生是一位拥有思想的人。或许人们应该愤怒,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变成了这样?儿时与母亲在一起到河边唤鸭的记忆,是永恒的,母亲指给他看天上最初的星星,以后的日子,看到星星,就想起了母亲。母亲总是以慈爱的形象出现,而父亲总是严厉的。他的父亲告诉他:艺术是玩儿的东西,靠它吃饭就没意思了。当今社会许多所谓的艺术家就是靠着“艺术”吃饭,成为亲手葬送艺术灵魂的人。“艺术“为市场、消费者所动,抛弃了它的精髓。小时候的叛逆与独立思考,都显示着高先生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尽管在这个世界中,他似乎有点孤独。纵观普遍情况:有独立思想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这个世界有思想的人已经不多。他经历了民族的苦难,就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与片刻的安宁。可是他的生命中,安宁是太难得了。辛苦遭逢重重苦难,仍然坚守一片心灵之海。

                          寻找精神家园

      窒息迫使他用手指在墙上挖洞,以透一点儿新鲜空气。小时候的他就显得与别人与众不同,他的名字曾今一度成为“坏学生”的代名词,可是当老师拿他读书多来表扬他时,他有点受宠若惊,自己感叹:乖乖,还有数字(读书数量)!时来运转,“坏学生”变成了“好学生”,可是他仍然是他自己。他因为不喜欢学校社团的读书方式,不顾喜欢他的老师的阻挠,坚决地退出了。坚守自己的心灵,追求人生意义的这种坚守者,已经不多了。有些人可能会为了迎合某些人,在痛苦挣扎中,慢慢地丢失了自己的秉性,或许连痛苦都不知道是什么,在这个慢慢被腐蚀的过程中,渐渐习惯于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来,各种功名裹挟着内心。在苏州美专求学时,他不喜欢被雕琢的苏州园林,二姐说他是土包子没文化,可连亲密的二姐都不曾真正了解他的心。他坚持要求二姐给他转学,最终转学成功。他的父亲告诉他:世界不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不学会适应世界,迟早要碰壁。这句话对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来说,可能是真理,可是对于他来说是谬论,尽管在日后他遭受了人生的大磨难。

      空虚感迫使他盗窃公产,想偷回一的点儿被夺取的自我。初入社会,不通世故,懵懂极致。他想着时空宇宙、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之类的问题,思想的奔驰促使他手中的笔不能停歇,写出了不合时宜的论文《论美》。恰逢时机,公开发表,引起全国批判。右派的帽子是如此沉重。在到处是群狼环视时,创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带着不易轻易得到的心灵的呼声,对生存又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字迹就是赃物罪证,想要保存时难上加难。一些人出于对他的保护,让他心灵的文字化为片片灰烬。灰烬带去了一些希冀,但是也毫无其他办法。处境是如此令人绝望,人也更容易沮丧。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野鬼,灵魂已经早无踪迹。没有人会、也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人人自危的坏境使得知音难觅,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经得起岁月的摔打。除了肢体饥饿与疲乏,精神意志崩溃,使得好多人成了一堆被岁月遗忘的白骨。岁月不会记得,谁都不会记得,曾今有许多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意义的追寻,使他的心中一直都有生存的一线希望。酒泉夹边沟成了死亡的代名词。萍踪十几年,漂泊无定居。从江南水乡到茫茫大漠,一如霞光满天的云帏中,阳光的冲破是那般艰难。四十多年来,他没有窒息而死,之所以能在被历史之火烧的满目疮痍的焦树上留下若干细果,都无非因为,能够一直做着美丽的梦。那个梦源自心灵,与利益无关。做梦与否,他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的呼声。

      虽然他漂泊在天涯,可早无天涯游子之意。能够为心灵开辟一方净土,便找到了真正的家。在无穷的漂泊中他体验到无穷尽的无力感、疏离感,或者说异乡人感,让他涤除了许多历史的亢奋,学会了比较冷静的观看和书写。重重苦难此时此刻是一笔苦难的财富。我们再也不希望出现让人不断异化的异常氛围。许多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失去了人性的光辉,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被藏在了最深处,不易发现。

                        你坚守一片净土

      记得选修课老师说过,中国出不了真正的哲学大师。要说大师,高尔泰先生算一个。在艰苦的岁月中,他对梦的追求从来都不曾停止。集体使他恐惧,他宁可选择孤独。在他漂泊异国之后,他听到新生代的与他心灵契合的话语,他感觉又复活了一个已经失去的祖国。曾今那些人为刀俎我为肉的生态,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命运,使他有一种在帝国做俘虏的感觉。这种感觉支撑着高尔泰先生在非人的环境中如稍微活的像个人样,说是人样,也就是在夹缝中的艰难呼吸。

      《寻找家园》是一部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更是高尔泰先生的心灵史,是对至高的心灵家园的追寻。在工业文明的侵袭之下,我们的家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随之而去的还有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需要一片净土来安放我们的心灵。

            2013.05.21于LZU榆中校区昆仑堂

备注:高尔泰,美学家、画家、作家。1935年生于江苏高淳。早年就读于江苏师院美术系。1962至1990年,分别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绘画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从事美学理论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系从事教学,四川师范大学任美学研究室主任。1993年出国,在海外从事绘画、写作,并在多所大学访学。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高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