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工厂的老板表示:月薪五千也招不到什么人,还有很多老员工也都辞职不干了。难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用工作赚钱吗?
招聘现场
现如今,很多工厂不仅过年前陷入用工荒,就连过年后也一直招不到人。很多工厂订单囤了一大批,却苦于没有工人干活。面对着如果完成不了订单就要赔付客户巨额赔偿金的情况,很多老板甚至急的掉头发。
认识的一个朋友老张,在广州开了一家服装厂。由于年前积压了一些订单,加之年后一些新订单量上来,但是工厂到现在还没有招到足量的工人。老张集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整晚睡不着觉。
老王说很奇怪,明明发出的招工启事上,工资已经提高了一大截,待遇已经给出了最好的,但是前来咨询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提高了工资?但是还是没人愿意到工厂干活呢?
老王说很奇怪,明明发出的招工启事上,工资已经提高了一大截,待遇已经给出了最好的,但是前来咨询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提高了工资?但是还是没人愿意到工厂干活呢?
一、很多工厂的老板管理方式失当。
很多老板认为,只要给了员工工资,员工就得无限的服从,而且要无休止的服务公司。经常的加班加点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老板喜欢给员工许诺,但是最后又没有实现。这就像画饼充饥,你给员工许诺一个大蛋糕,但是最后连面包屑都没有,这让员工如何能静下心来为公司服务?
二、员工在工厂里没有归属感,没有主人翁的待遇。
员工对工厂没有归属感,自然也不会用心干活,大家出来打拼,只是为了能够多挣点钱,反正又不是给自己干活,没必要那么的上心。工厂里走马灯似的招聘员工,员工又走马灯似的辞职,这也就间接导致工厂的生产效益越来越低。
让马云来告诉我们原因何在
马云曾说过,员工辞职无外乎两种原因,第一是钱没给够,第二是干的委屈心里憋屈。很多工厂辞职的工人最大的原因就是干的活多,挣的钱少,说白了就是钱没给够。很多工厂不仅给工人的工资没有达到工人的心理水准,而且动不动就要罚款。
很多时候,工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最后这罚一点款,那罚一点款,加班费都被工厂罚了回去。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在工厂里上班呢?简直就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马云说过的这句话已经早早的响彻头条圈:
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仔细想想,真是人性本善。作为管理者,定要乐于反省。
董明珠曾说:
“劳动力成本增长是必然的,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激励模式。我们面临成本增长的同时,更多是让一线工人从普通工人转化成为技术工人,把人均效益提上来,让员工用价值和结果来说话。如果未来三年,我们的一线员工能拿10万年薪,我觉得(他们)在格力就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好比树苗长成大树一样,树苗想要长成多大多高的树,靠的就是土壤与树本身的潜质。放回来企业里观看,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发展好不好,久不久,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产品、内在文化、发展方向。
绩效激励做到位,员工动力自然足
不以正激励、奖励为导向的绩效模式,最终必定会走向失败的结局。很多老板做绩效,往往都是想着如何去考核员工、压制员工,每年都会订很高的目标让员工去做,一旦完成不了的话,工资就会减少。导致员工一年比一年累,但工资却不见增长了多少。
企业主动为员工加薪的意愿低,员工固定薪资水平越高,创造力就会降得越低。
有些企业还在使用固定薪酬机制,表面看起来好象很完善、很丰富、很接地气的样子,但实际上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固定工资不破,员工的动力从哪来?
业绩下降,企业从哪里拿更多的钱来激励员工?
薪酬的激励性与公平性如何平衡?
员工要安全感又想加工资如何同时实现?
传统薪酬模式最大的特点和缺点是:
1、弹性小。固定工资部分比重大,实际浮动率小。
2、无法衡量。不能量化员工的工作结果与价值贡献,员工收入与其价值不匹配。
3、激励价值低。由于弹性小,可量化少,激励性必然不足,无法挖掘员工的创造力与潜能,人效浪费。
4、工资的本质为企业的固定成本。企业一旦承诺,薪酬就变成“债务”,无论企业经营成果如何,员工贡献大小,每月必须兑现。
1、正激励少,负激励多。
点评:奖少罚多的情况下,员工很难投入努力,真心付出。(不需举例,公司现在存在的通病,也导致了员工大量流失)
2、要求不清晰、不明确,在实际运用中很难操作。
举例:“每月递交合格的促销方案1份,得200元;按公司要求执行促销活动,得200元;
点评:什么叫合格?什么叫按公司要求执行?这需要明确的标准及内部内识,否则在操作中会因为标准不明确引起扯皮。
3、忽视 平衡点的重要价值。平衡点是用来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老板认可,员工亦能接受,这就是共赢的支点。
举例:指标为”核心员工流失率“,如果平衡点为:流失率为0,奖罚标准为:每月流失一名半年工龄的少发100元,每月流失一名一年以上工龄的少发150元,没有奖励空间。
点评:如果每月的流失率为0,那么年度的流失率为0,而部门有20人,去年全年流失了5人。这种情况下参照去年的数据,平衡点最多定为5人(因为现在人员流动的压力没有下降),否则,公司提出了理想化的目标,员工无法完成目标,即使被迫接受也对考核心存不满。
推荐:KSF为何可以完美取代KPI?因为KSF代表的是利他共赢!
KSF薪酬全绩效系统分五步骤:
以生产经理为例:
如果他是底薪+绩效工资的形式,那他的工资变化不大,因此他只用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在意成本率、毛利润等等因素。而这些都是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
但采用KSF模式之后,他有6-8种方法可以为自己加薪,干的多少与好坏都直接与他的薪资有关。以生产经理为例:
如果他是底薪+绩效工资的形式,那他的工资变化不大,因此他只用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在意成本率、毛利润等等因素。而这些都是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
但采用KSF模式之后,他有6-8种方法可以为自己加薪,干的多少与好坏都直接与他的薪资有关。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赚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基于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KSF设计的六个步骤:
1、岗位价值分析
分析这个岗位核心工作,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价值点
2、提取指标(中层管理人员指标6-8个)
比如销售额、毛利率、毛利润、员工流失率、主推产品销量、员工培训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标
3、指标与薪酬融合(设置好权重与激励方式)
每一个指标,都配置对应的绩效工资。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标平均分配工资,要挑重点。
4、分析历史数据
过去一年里,营业额、利润额、毛利率、成本费用率等
5、选定平衡点
企业和员工最能接受的平衡点,要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
6、测算、套算
依据历史数据,选取好平衡点,讲选取好的指标,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资额。
举个案例,某生产经理薪酬模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宽带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选在过去一年的数据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员工达成的共识点),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员工就可以拿到这部分薪酬。
生产经理KSF薪酬模式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在原有平衡点上:
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KSF全绩效模式,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您企业是否正在用或曾用过KPI,效果如何?相对于KSF薪酬绩效考核,你更倾向于哪个?欢迎讨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