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讲述POW共识

意大利一个著名包具品牌Z,在中国国内有3家代工厂,其中一家制作包的五金,一家提供皮具,一家负责制作包。

3家代工厂在争取到Z的代理商的同时需要缴纳不费的担保金(不利原理),以便更长期的合作。

Z公司会下单订单,每一家代工厂都开始工作,代工厂就相当于是一个区块,而Z公司会下派质检人员检查每个工厂的操作流程以防止错误发生。

质检员按批次(也可以说是节点)抽查订单产品,并跟Z公司确实认是否无误,如确认无误可继续生产直至完成的订单交易都是一个节点可记入在区块内。这也是承认此区块正确的过程。

当Z公司的设计方案与代工厂得到的方案有出入时,产品还在生产中。那么为这时工厂要与Z公司沟通,并确定最后方案。

一个流水生产中经过多次质检员及总公司确认后,最后制作好的包交付给Z公司,订单完成不能再更改。

PoW共识协议的优点是完全去中心化,节点自由进出。但是依赖机器进行数学运算来获取记账权,资源的消耗相比其他共识机制高,可监管性弱,同时每次达成共识需要全网共同参与运算,性能效率比较低,容错性方面允许全网50%节点出错。

就像上述的代工厂那样,只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订单,工厂加工批次可自行安排。但为了保证产品无误需要也就达到共识,都需要工厂有质检员外,Z公司也需要下派人员抽查耗时耗人力,效率很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故事讲述POW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