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

前文说了安世高大师这个人,在当时的背景下,翻译了很多西域(包括西藏少数名族、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统称)经文,当时佛法在中亚地区广泛流传,传到中土,依靠汉明帝时期的《四十二章经》慢慢发展,但是普通世人对佛学有所误解,不了解佛法的真意,只知道祭祀、焚香拜佛,当时佛教分为经藏、律藏、论藏,经藏就是就是由梵语构成,经藏 :阿含部、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华严部、 宝积部、 涅磐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论藏: 释经论部、 昆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律藏: 律部、 在家律。今天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毗昙宗,也被称为数论,后被归入法相宗,这个属于论藏范畴,论藏好比易传,经藏好比易经,儒家的礼好比律藏

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_第1张图片

安世高大师认为人只有弄懂了十二因缘才能懂的佛法,那么什么是十二因缘呢,所谓十二姻缘简单从字面上来谈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想、爱、取、有、生、老死,鉴于此说很绕圈子,本人根据《十二因缘经》进行简单讲解,再参杂一些其他佛家论述,在讲解的过程中或许会让部分懂佛学知识的人见笑,希望有善知识的佛学者也能提出批评和建议。

所谓因缘,有因也有缘,我们也可作因果说,同时用周易的讲法就是阴阳,同生同灭,开篇第一讲就是从佛祖的毛孔入理,然后直接跳过一切因缘,最后得到佛祖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借佛之言说:若懂十二因缘法即是见着佛法。十二因缘就是一内一外,一因一缘,这个东西就像我们种种子,我们知道植物从芽生叶,从叶生节,从节生茎,从茎生干,从干生枝,从枝生萼,从萼生花,从花生子。假如没有种子,芽从哪里发?显然不会,所以这个当“因”字解,是为外因;那么种子的长大只有这么些因素肯定不行,必须还要增加几个属性,种子长大要水沁润(水性),要阳光给予光合作用(火性),离不开大自然的空气(风性),离不开土地的承载(土性),离不开季节的生长(空性),脱离了这些,种子不生芽,不开花,不结果,种子不会保持种子的常态叫“非常”,变成了芽,从土里长出来就叫“非断”,种子和芽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就叫“非传度”(把一个种子的成长叫这么多东西,您老累不,阿弥陀佛),假如你种的种子少,接的果实很多,是为内缘!

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_第2张图片

接下来的由于安世高大师的解说确实繁琐,而且逻辑比较混乱,现在我把另一位唐朝释常愍大师的译文的解说供大家参详即可理解

释常愍语译:

你要专心听看,我依过去诸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对你解说一次。

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前世的因)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后世的果或者缘)。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裹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

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颠倒,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是故轮转于生死苦海中。昔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即是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者,耶是见佛。见佛者,即是见佛性。何故这样说呢?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你现在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法,即得到佛性清净,堪为佛门法器。

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_第3张图片

这句话我在简单解释下就是,前面有个人(父亲母亲)因为无明(不识佛法),生出了一个你,你而后具备了六根,六根会受到外在的干扰,你就会产生六触,你就会有生老病死,忧伤悲愁,无明贯穿于始终,所以造就了因缘,有了轮回,你要想解脱,听我讲佛法,你就会产生好的意识,就会断绝今世的一切六根和六触,这也是行,也是无无明,你就无烦扰,无轮回,达到极乐净土。(小乘小乘度我一人,我若不生,众即不生,众不生,人无人,还有人乎,无人,你讲甚法?人都被你一法灭完了,岂不邪魔外道乎,我识你法,不行你道,道法为明而已,此为识也)

之所以称之为数论,十二因缘的十二就是数,我们在安世高的《阴持入经 》里面可以知道,我们说的五阴皆空(现在叫五蕴皆空)其一为色,分为十色:一眼二色三耳四声五鼻六香七舌八味九身十乐是为十现色入是名为色种(色种子,然后发芽生根);其二痛为六痛(今称受):一眼知痛二耳知痛三鼻知痛四舌知痛五身知痛六心知痛,其三想为六想:一色想二声想三香想四味想五更想六法想,其四更为六更,我们因为有了六想种(六通)就会有六行种(六更):一色所更,二声所更,三香所更,四味所更,五触所更,六法所更,其五识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

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_第4张图片

十八本持有哪些呢: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心十七法十八识。是名为十八本持(十色和十八本持一样,在里面增加一识,身即是行,乐就是见心明)上文说讲的六入就是眼、耳、鼻、口、身心此为内六入,加上他们的功能色、声、香、味、更、法此为外六入,统称十二入

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者八种道行,是为三十七品经法。

四意止:比丘们第一要身观,从内外因缘求索,而后停止做不该做的事情,破我执;第二要痛观(今受),还是内外求索,停止做不该做的事情,破我执;第三意观(想),内外求索,停止做不该做的,破我执;第四法观,内外求索,停止不该做的,破我执(这个四意,我们要这么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止:停止,行动,意的行为要破,所以四种意识被一个行所督导,所以称四意止)

四意断:一。未生恶意,学习佛法,断;二,生恶意,一定要学习佛法,断;三,有时有恶,有时无恶,多学佛法,断;四,不生恶意,对佛法一定要保持,断

四神足:一,从欲断生死(不要有生死想法),不要厌恶生,喜欢死亡,去吧!随着僧人远行;二,从精进断生死(不要有生死看淡的想法),厌恶生,喜欢死亡,你也去吧,随着僧人远行;三,从意断生死(不要主观的看生死),不要厌恶生,喜欢死亡,去吧!随着僧人远行;四,从戒定断生死(不要以为智慧了就看淡生死),不要厌恶生,喜欢死亡,去吧!随着僧人远行;四意止,四意断,不是让大家生死看淡,你们要多走动,看看世间一切美好所以才叫四神足啊!

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_第5张图片

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无有能得坏为力义。有所益为力义。有胆为力义。能得依为力义。是名为力义);七觉意:一念觉意,二法分别观觉意,三精进觉意,四爱可觉意,五猗觉意,六定觉意,七护觉意;八种道行:一直见(现),二直行,三直语,四直治,五直利,六直方便,七直意,八直定。

下卷我就不叙述了,下卷主要在于行止观,这个在后文论述,看完这个估计大多数人就会觉得繁琐,所以这就是小乘佛教的弊端,太细、太多、太冗长,但是是把一个人的五蕴拿出来,过程是从有欲、意、行到精进、一直保持信念不动摇,便能通慧的过程,这种辩证的论述,不得不称赞为论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甲说禅:且把十二因缘拿来,我教授你佛法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