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5: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以人为本讲了很多年了,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我以为,并不是说关注员工的需求,对员工嘘寒问暖就是人性化管理了,这其实还是属于由上而下的结构性管理方式,一切以管理者的个人意愿来决定关心的内容,只不过现在关注点从纯粹的财务报表、机器设备上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叫做员工满意度。这其实还是一个指标,一个不把人当人的冷血的指标。关心“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是被关心的这群人,而是关心背后所带来的价值,其实质不过是给机械化的管理加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可以叫做机器人管理方法。

不仅在社会管理中如此,在家庭的教育中,人们也很难摆脱这样的思维方式。“孩子”,是一个统称,就和“员工”一样,指的是一类人群,由某种相似的特质,但我相信在“孩子”这个人群中,性格决定不会是那个“相似的特质”。但,为什么偏偏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就往往喜欢用共性化、同质化严重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不好好吃饭、叛逆、爱看电视电脑、不爱学习,这些似乎是共性问题的背后,其来源很有可能是被社会同质化的家长,在每个共性孩子问题产生的同时,我们应该看看,是不是家长们具有共同的缺点和问题,才会所谓孩子问题的出现。

yes,考虑问题的思维应该从“孩子出现了问题,问题在孩子身上”转移到“我的孩子出现了问题,我到底有哪里存在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延伸,尤其在孩子没有彻底接触社会,个性在发育阶段,大脑思维缺乏自主性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靠模仿家长来完成自己对世界的探索,为什么说“身教比言传要好”,“言传”基本没什么用,只有“身教”才能获得孩子的心。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请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孩子问题。

另外,孩子既然是一个统称,那么“我的孩子”就必然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体,有其独立于其他任何孩子的特性,这点,许多家长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意识到的太晚了。你的孩子,不是一个“孩子”,有着自己的名字,你就应该像对待其他任何有名字的人一样,去对待这个有着名字的“孩子”,而不能仅仅把“孩子”当成一个群体的一员,用对待群体的方式对对待你的孩子。任何有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和一个人群中的人表现出来的特质完全不同,甚至不能说是同一个人。那么,用对待群体的方式对待个人,就像用U盘来拼接微电路,貌似合理实则谬误。

既然说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这个人有什么特质,是温柔还是急躁,是沉默还是嬉闹,是喜欢独立完成,还是喜欢结伴玩耍……有太多太多的细节等待我们去发掘,而只有发掘了这些细节,你才会真的明白,你的孩子为什么是那个“名字”,而不是那个“孩子”。

其实,这和家长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的人都喜欢用表象化的形象来记住一个人,也就是说你想起一个人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想起来的是他的外貌,除非这个人和你产生了非常多的接触,已经可以用自己个人的特质来替代他的样子了。我们在初步接触一个人的时候,也习惯与用眼睛观察,而不是用心去感受这个人的特质,一个美女从你身边过,你有大概率记住她的样子,但是只有很小的概率记住她的表情,除非她在表达一种非常强烈的表情。和孩子的相处也是一样,大部分的时候,孩子都是非常平和的,也就是非常难以被我们记住的,只有当情绪非常高涨,也就是我们认为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有更多认识孩子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被我们用常识教育浪费掉了,一般而言,我们只顾着解决问题,或者说让事情发展成我们认为的那个样子,而忽略了孩子本身在这件事情中的想法。

要知道,组成人类的每个细胞,在其他人身上都能找到相似的,但是一旦组合起来,变成了人,就立刻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差异,而多样性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特质,只有尊重孩子的特质,找到和这种特质的人相处的方法,才会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而这点往往不需要改变太多,只需要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针对每一个特质的每一个态度。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一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有找到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卡5:孩子不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