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进攻南齐,萧衍谋求受禅

北魏进攻南齐,萧衍谋求受禅_第1张图片

北魏宣武帝平定元禧之乱后,立于氏为皇后。于皇后是征虏将军于劲的女儿,于劲是于烈的弟弟。自从祖父于粟以来,于家几代显贵兴盛,家门出了一个皇后,四个人被封为公爵,三个人任领军,两个人任尚书令,还有三人是开国公。

北魏又任命骠骑将军穆亮为司空,任命北海王元详为太傅,兼任司徒。当初,元详想要夺取彭城王元勰的司徒之位,所以诬陷中伤元勰,使得宣武帝罢黜了他。元勰免职之后,宣武帝要任命元详,但他害怕别人议论自己,所以只担任大将军,到这时他才居于司徒之位。

元详大贵显赫,将作大匠王遇经常巴结元详,私下把官家的物品献给他。司徒长史于忠当着元详的面责备王遇,说道:“殿下的身份,相当于周公,担负着辅佐皇上、主持国政的重任,他所需要什么东西,你自然应该得到圣上的旨令之后再备办,何至于如此阿谀奉承、损公惠私呢!”

王遇听了露出不安的神色,元详也惭愧地承认错误。于忠经常因为耿直使元详忿恨不已,他曾经当面斥责于忠:“我担心先看见你的死,而不担心你看见我死!”

于忠回对道:“人生在世,一切自有定分,如果我应当死在王爷手中,逃避也不能幸免;如果天命不是如此,王爷也不能杀了我!”

于忠因为讨伐咸阳王元禧有功,被封为魏郡公,升任散骑常侍,兼任武卫将军。元详借于忠上表辞让之际,暗中劝宣武帝任命于忠为列卿,并且解除他捍卫天子左右的散骑常侍和武卫将军之职,以及听任他辞让出爵位。于是,宣武帝诏令撤销对于忠的封赏,封他为太常卿。

恰逢南齐萧衍攻打萧宝卷,北魏镇南将军元英上书宣武帝说:“齐国萧宝卷荒淫肆虐一日甚于一日,残害无辜。其雍州刺史萧衍东伐秣陵,倾巢之兵顺流而下,如今襄阳成了一座孤城,没有重兵守护。此乃是皇天授我之日,旷世难逢之秋,不趁此机会,还等待什么呢!我请求亲自统率步骑三万,直指沔南,占据襄阳城,切断黑水之路。齐国昏庸的君臣们自相残杀,而我们居于上流,威震遐迩,进军攻拔江陵,那么三楚之地可以尽得。再令扬州和徐州方面一起举兵征伐,那么建康就会穷迫窘促,如同锅中之鱼了。这样就可以平定九州,统一天下。敬请陛下独自裁定,不要听取他人的异议。”他的上书没有得到回答。

车骑大将军源怀也向宣武帝进言:“萧衍在国内大举进攻,萧宝卷孤危难保,这是天授予我们良机,并吞天下的时候已经到了。我们应该东西两面一起发兵,以成席卷之势。如果等萧衍成功,其上下同心,不但我们以后难以图取天下,就是我国扬州也会受到威逼。他们如果内外无患,君臣之分定了之后,顺着水路突然到来,我们是很难抵挡的。如今,萧宝卷的京都有土崩瓦解之忧,自然边城没有得到援救的希望,所以廓清长江以南地区,正在今日。”

宣武帝被说动了,任命任城王元澄为都督淮南诸军事,使他具体部署实施元英和源怀所提出的南征计划,但是这一计划最后没有进行。

东豫州刺史田益宗上表称:“萧氏扰乱常纲,君臣之间互相交战,东西对峙已经一年之久了。庶民百姓穷于输送转运粮草、物资,士兵们疲于征战,为争战投入了全部力量,无暇再顾及外面州镇的守护。如果我方不乘机出征,开拓他们的疆域为我所有,恐怕以后再要筹划征伐,不易达到如此的效果。如果萧衍一旦平定江南,势必会对淮河之外用兵,他必定会乘着夏天淮河涨水,溯流而上夺占寿阳。现在萧宝卷骨肉兄弟互相残杀,藩镇互相对峙,义阳孤绝无缘,又和我国紧连接壤。他们在内没有强大的兵备,在外没有援军,这是伸着脖子准备挨刀的敌人,怎么能不快下斧子。如果失去这个良机,不仅未来形势难以预料,恐怕会成为更深的祸患!”

于是,宣武帝派遣羊灵引做军司,田益宗入侵南齐。建宁太守黄天赐与田益宗在赤亭作战,黄天赐打了败仗。

这时,南齐的萧衍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攻克了建康。他迎接宣德太后入宫,让她临朝摄政。宣德太后任命萧衍的堂弟萧昺监南兖州诸军事,提升萧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特许他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大权在握的萧衍与范云、沈约、任昉几人情投意合,关系密切,萧衍推荐范云为大司马谘议参军,沈约为骠骑司马,任昉为记室参军,遇到事情都让他们参与策划计议。

萧衍心中有受禅登基的念头,沈约以言语向他暗示,但是萧衍没有吭声。有一天,沈约又向萧衍进言:“如今与古代不同了,不可以期望人人都保持着淳朴的风范。士大夫们无不攀龙附凤,希望能有小小的功劳。现在连小孩都知道齐的国运已经终结了,明公您应当取而代之,而且天象预兆也已经非常显著了。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失。假如天意如此,明公您即使想要谦让,也是不行的。”

萧衍这才吐露了一句,说:“我正在考虑此事。”

沈约又说道:“明公您刚当初在樊、沔兴兵举事,当时才真需要考虑,可是如今王业已成,还考虑什么呢?如果不早点完成大业,若有人提出异议,就会有损于您的威德。况且人非金石,事情难测,难道您以后就仅仅把建安郡公这么个封爵留给子孙后代吗?如果等天子回到京城,公卿们各得其位,君臣之间名分已定,他们就不会再产生什么异心了。天子在上,明察秋毫,群臣在下,尽忠国事,哪里还会有人跟明公一起做反贼呢!”萧衍对沈约所说的这些话深表同意。

沈约出去后,萧衍又叫范云进去,告诉了他自己的心思,征求他的看法,范云的回答与沈约所说的意思差不多。至此,萧衍才对范云讲道:“智者所见,不谋而合。你明天早晨带着沈约再来这里。”

范云出来后,把萧衍的话告诉了沈约,沈约再三叮嘱他说:“你一定要等我呀!”范云答应了。

但是,第二天早晨,沈约提前去了,萧衍命令他起草关于受命登基的诏书,于是沈约从怀中取出已经写好的诏书以及人事安排名单,萧衍看过之后,非常满意,一点也没有改动。

不一会儿,范云从外面来了,到了殿门口,由于要等沈约,不能一个人先进去。而他等来等去不见沈约前来,只好在寿光阁外徘徊,嘴中不停地发出“咄咄”的声音。

沈约出来了,范云这才明白沈约赶在自己之前已经进去了,就问他:“对我怎么安排了?”沈约举起手来向左一指,意思是安排范云为尚书左仆射。范云就笑了,说:“这才和我希望的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萧衍传范云进去,他当着范云的面赞叹了一番沈约如何才智纵横,并且说道:“我起兵至今已经三年了,各位功臣将领确实出了不少力气,但是成就帝业者,只是你们两人啊!”

于是,宣德太后诏令大司马萧衍为相国,扬州牧,总领百官,并封他十郡为梁公,加九锡之礼,不久,又进爵为梁王。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魏进攻南齐,萧衍谋求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