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什么时候不好使?

上上周说到传统行业产品的用户画像和场景设计,这周刚好一个老同事又推荐了篇文章过来《用户研究新构思——场景细分》,说的正是用户画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要,而场景设计才是本源。读完觉得比较到位,本周再嚼一嚼。

至少三种情况下,传统的用户画像分析不好使:

1、大众性产品

上篇文章已经分析了,比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大众消费品,面对的用户是几乎是覆盖全年龄段、不分男女、不分地区。这个时候做人口学的用户画像没有意义(当然产品本身还是会有自己定位的目标用户)。所以只有一些有特定用户人群的产品,用户画像分析可以帮助整个团队明确目标人群。

但是“越是用户定位精准(准确的说是感觉定位精准,或者能够一下子概括出一个用户画像)的产品,越是销量惨淡,或者本身就是小众定位的产品”。要“精准的用户画像”,还是“销量”,这个不必多言。

用户画像什么时候不好使?_第1张图片

2、用户行为无差异时

曾经我们做了个跑步用户的画像分析。然后把人群分成了“老中青”三类,当然各类人群会有自己的心理特征、跑步动机,以及收入情况、家庭工作情况等。通过以上维度区分出的用户画像,能够给团队带来一些对目标用户的共识。

但回到产品设计上,这几类用户在跑步中会有多大的差异?落实到产品功能和界面展示上又会有多大差异?每类用户中都有要锻炼身体的、减肥的,也有要冲刺马拉松的。所以功能是和使用动机、使用场景对应的,但没法和用户分类一一对应。传统的消费学用户画像分析就没有太大意义。基于用户行为场景的分类才是本源

用户画像什么时候不好使?_第2张图片

3、坐拥大数据时

《用户研究新构思——场景细分》作者指出,大数据导致用户细分可以不断细化,最终每个用户都是一个独立的分类。就算是同一个公司、年龄相仿的两个人,他们的生活圈子、性格特征,甚至价值观都可能非常接近,但他们很可能开两个完全不同的车。

分类颗粒度在面对海量数据时如何把握?人口学、消费行为等变量的用户分类显然太粗糙。随着数据的丰富,从显而易见的人的维度去分析用户画像,这种方法势必要被淘汰,或是突破更新。特兰普在大选时,他的智囊团就做出了杰作:利用大数据勾勒出2.2亿美国成年人的性格风貌,然后竞选团队在Facebook上投放了17.5万个不同版本的广告。虽然这些不同版本的差别都很细微,如标题、颜色、有无照片等,但这样的广告宣传却精确到了一个村庄或小区,乃至一个个人。

对于产品设计,人的分类是难以穷尽的,但场景却可以细细穷举。主要场景的切片,并深入其中,根据时间、地点、媒介做变量,分析每个场景。当然你会问,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中,行为会不一样啊?在特定场景中,人的行为是可以分类的。但抛开场景,人本身的分类是无穷多的。

用户画像什么时候不好使?_第3张图片

如何做产品的场景化设计、以及场景化营销?已经在上两周的文章里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想到更多再分享。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户画像什么时候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