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自然语言序列的模型有 rnn, cnn(textcnn),但是现在介绍一种新的模型,transformer。与RNN不同的是,Transformer直接把一句话当做一个矩阵进行处理,要知道,RNN是把每一个字的Embedding Vector输入进行,隐层节点的信息传递来完成编码的工作。简而言之,Transformer 直接粗暴(后面Attention也就是矩阵的内积运算等)。
Transformer模型中采用了 encoer-decoder 架构论文中encoder层由6个encoder堆叠在一起,decoder层也一样。
Attention 的编码,把一个输入序列 ( x 1 , . . . , x n ) (x_1,...,x_n) (x1,...,xn)表示为连续序列 z = ( z 1 , . . . , z n ) \mathbf {z} = (z_1,...,z_n) z=(z1,...,zn).给定 z \mathbf {z} z, 解码生成一个输出序列 ( y 1 , . . . , y m ) (y_1,..., y_m) (y1,...,ym). 模型每一步都是自回归的(?),即假设之前生成的结果都是作为生成下一个符号的额外输入。
TransFormer 模型使用堆叠的自注意力
(self-attention)、逐点(point-wise)、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s).
堆叠的编码和解码
编码:编码器由 N=6 个相同的层堆叠成,每层有两个减层(sub-layers)和标准化层。
解码: 有6个相同层堆叠而成,此外,在解码堆叠中,增加自注意力减层,防止 位置出现偏差。
NLP领域中,Attention网络基本成为了标配,是Seq2Seq的创新。Attention网络是为了解决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存在的长输入序列问题。
Attention功能可以被描述为将查询和一组键值对映射到输出,其中查询,键,值和输出都是向量。输出可以通过对查血的值加权来计算。
输入:查询(query)、键(维度 d k d_k dk)、值(维度 d v d_v dv).
查询矩阵Q、键矩阵K、值矩阵V
输出:
A t t e n t i o n ( Q , K , V ) = s o f t m a x ( Q K T ( d k ) ) V Attention(Q,K,V)= softmax(\frac{QK^T}{\sqrt{(d_k)}})V Attention(Q,K,V)=softmax((dk)QKT)V
Attention与RNN/CNN不同,在于Attention,直接将 x t x_t xt与原来的每个词进行比较,最后算出 y t y_t yt;即
y t = f ( x t , K , V ) y_t = f(x_t, K, V) yt=f(xt,K,V)
其中,K,V为另外一个序列或矩阵;如果A=B=X,那么称为 Self Attention, 即上上式子中Q,K, V 都一样,意思就是句子对句子自己进行Attention 来查找句子中词之间的关系。
举例:
embedding在进入到Attention之前,有3个分叉,那表示说从1个向量,变成了3个向量Q,K,V,它是通过定义一个 W Q W^Q WQ矩阵(这个矩阵随机初始化,通过前向反馈网络训练得到),将embedding和 W Q W^Q WQ矩阵做乘法,得到查询向量 q q q,假设输入embedding是512维,在上图中我们用4个小方格表示,输出的查询向量是64维,上图中用3个小方格以示不同。然后类似地,定义 W K W^K WK和 W V W^V WV矩阵,将embedding和 W K W^K WK做矩阵乘法,得到键向量k;将embeding和 W V W^V WV做矩阵乘法,得到值向量 v v v。对每一个embedding做同样的操作,那么每个输入就得到了3个向量,查询向量,键向量和值向量。需要注意的是,查询向量和键向量要有相同的维度,值向量的维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一般也是相同的。
至于将获得的Q,K,V矩阵具体操作,总的来说,就是以下这幅图。
获得的Z和目标值进行比较,获得的损失反向传播,优化的参数是, W Q , W K , W V W^Q, W^K, W^V WQ,WK,WV.
M u l t i H e a d ( Q , K , V ) = C o n c a t ( h e a d 1 , . . . , h e a d h ) W O MultiHead(Q, K, V) = Concat(head_1,...,head_h)W^O MultiHead(Q,K,V)=Concat(head1,...,headh)WO
多头注意力机制,只是多做几次同样的事,然后把结果拼接。tranformer是使用了8组Attention,所以最后得到的结果是8个矩阵。
Attention本质
本质上Attention机制是对Source中元素的Value值进行加权求和,而Query
和Key
用来计算对应Value的权重系数。
masked mutil-head attetion
mask 表示掩码,它对某些值进行掩盖,使其在参数更新时不产生效果。
两种masked:
padding mask
因为每个批次输入序列长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输入序列进行对齐。具体来说,就是给在较短的序列后面填充 0。
然后,把这些填充的位置的值加上一个非常大的负数(负无穷),这样的话,经过 softmax,这些位置的概率就会接近0!
padding mask 实际上是一个张量,每个值都是一个Boolean,值为 false 的地方就是我们要进行处理的地方。
Sequence mask
sequence mask 是为了使得 decoder 不能看见未来的信息。也就是对于一个序列,在 time_step 为 t 的时刻,我们的解码输出应该只能依赖于 t 时刻之前的输出,而不能依赖 t 之后的输出。因此我们需要想一个办法,把 t 之后的信息给隐藏起来。
方法:产生一个下三角矩阵,把这个矩阵作用在每一个序列上。
Position Embedding,将每个位置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个向量,这样,Attention可以分辨出不同位置的词了。
Position Embedding:
{ P E 2 i ( p ) = s i n ( p / 1000 0 2 i / d p o s ) , P E 2 i + 1 ( p ) = c o s ( p / 1000 0 2 i / d p o s ) \left\{ \begin{array}{lr} PE_{2i}(p) = sin(p/10000^{2i/d_{pos}}), & \\ PE_{2i+1}(p) = cos(p/10000^{2i/d_{pos}}) & \end{array} \right. {PE2i(p)=sin(p/100002i/dpos),PE2i+1(p)=cos(p/100002i/dpos)
p
,代表位置; i
,代表维度;
使用这个公式,在于这个能更好表示相对位置。
由
s i n ( α + β ) = s i n α c o s β + s i n β c o s α sin({\alpha} + {\beta}) = sin{\alpha} cos{\beta} + sin{\beta} cos{\alpha} sin(α+β)=sinαcosβ+sinβcosα
c o s ( α + β ) = c o s α c o s β − s i n α s i n β cos(\alpha + \beta) = cos{\alpha}cos{\beta} - sin{\alpha}sin{\beta}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位置可以由两个位置之间的线性变换得到。
在偶数位置,使用正弦编码,在奇数位置,使用余弦编码。
Encoder中和Decoder中经过Attention之后输出的n个向量(这里n是词的个数)都分别的输入到一个全连接层中,完成一个逐个位置的前馈网络。
Transformer中每一个Self Attention层与FFN层后面都会连一个Add & Norm层。在Attention和前馈网络两个sublayer后面都接残差连接,然后进行Layer Normalization.
Add&Norm在sublayer后面都接残差连接,然后进行Layer Normalization。因此,Attention和前馈网络的输出经过Add&Norm变成了:
L a y e r N o r m ( x + Sublayer ( x ) ) \text LayerNorm (x+\text { Sublayer }(x)) LayerNorm(x+ Sublayer (x))
Add 是一个残差网络,残差结构能够很好的消除层数加深所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
Normalization有很多种,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输入转化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数据。我们在把数据送入激活函数之前进行normalization(归一化),因为我们不希望输入数据落在激活函数的饱和区。
LN 是在每一个样本上计算均值和方差:
在结尾再添加一个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假如我们的词典是1w个词,那最终softmax会输入1w个词的概率,概率值最大的对应的词就是我们最终的结果。
Encoder是把整个句子作为输入,编码好了。但Decoder是逐个单词来预测的。
import numpy as np
encoder = np.transpose([[3,12,45], [59,2,5], [1,43,5], [4,3,45.3]])
decoder = np.array([0.5, 0.1, 2])
#Score Matrix
def score(encoder, decoder):
return np.dot(np.transpose(encoder),decoder)
scoreMatrix = score(encoder, decoder)
#softmax score matrix
def softmax(x):
# x = np.array(x, dtype = np.float128)
print(np.exp(x))
print(np.sum(np.exp(x)))
return np.exp(x)/np.sum(np.exp(x), axis = 0)
scoreSoftmax = softmax(scoreMatrix)
#multiply with encoder matrix
def multiply(x, weight):
return np.multiply(x, weight)
weightEncoder = multiply(encoder, scoreSoftmax)
#get Attention Vector
def attentionVec(x):
return np.sum(x, axis = 1)
att_vec = attentionVec(weightEncoder)
Q: Transformer相比于RNN/LSTM,有什么优势?
A:RNN系列的模型,并行计算能力很差。RNN并行计算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 T 时刻的计算依赖 T-1 时刻的隐层计算结果,而 T-1 时刻的计算依赖 T-2 时刻的隐层计算结果,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所谓的序列依赖关系。
Q:为什么说Transformer可以代替seq2seq?
A:
seq2seq缺点: seq2seq最大的问题在于将Encoder端的所有信息压缩到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中,并将其作为Decoder端首个隐藏状态的输入,来预测Decoder端第一个单词(token)的隐藏状态。在输入序列比较长的时候,这样做显然会损失Encoder端的很多信息,而且Decoder端不能够关注到其想要关注的信息。
Transformer优点:transformer不但对seq2seq模型这两点缺点有了实质性的改进(多头交互式attention模块),而且还引入了self-attention模块,让源序列和目标序列首先“自关联”起来,这样的话,源序列和目标序列自身的embedding表示所蕴含的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后续的FFN层也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并且Transformer 并行计算的能力 是远远超过seq2seq系列的模型,因此我认为这是transformer优于seq2seq模型的地方。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