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连通性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并查集算法去实现的,比如城镇的修路问题:
首先在地图上给你若干个城镇,这些城镇都可以看作点,然后告诉你哪些对城镇之间是有道路直接相连的。最后要解决的是整幅图的连通性问题。比如随意给你两个点,让你判断它们是否连通,或者问你整幅图一共有几个连通分支,也就是被分成了几个互相独立的块。像畅通工程这题,问还需要修几条路,实质就是求有几个连通分支。如果是1个连通分支,说明整幅图上的点都连起来了,不用再修路了;如果是2个连通分支,则只要再修1条路,从两个分支中各选一个点,把它们连起来,那么所有的点都是连起来的了;如果是3个连通分支,则只要再修两条路…
读完《算法》第4版关于并查集的介绍后,觉得对这个算法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这里简单记录一下。
这幅图是比较经典的动态连通性图,这个图会不断的接受整数对的输入,比如(p,q),它代表p和q是相连的,这种相连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他的动态体现在这个图随着输入的不断增加,连通性会发生变化。算法的目标就是,当输入(p,q)时,就使p和q连接起来。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1.p和q本来就是连通的,那么放弃这个整数对
2.p和q不连通,则在p和q之间加一条路径
要实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定义一个API,其中,连通分量表示该图的连通子图
UnionFind(int n) 构造函数,初始化N个触点
void union(int p, int q) 在p和q之间增加一条连接,若已连通,则不做更改
int find(int p) 返回p触点所在的连通分量的标识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 判断p和q是否存在于同一个连通分量中
int count() 连通分量的数量
代码的基本结构如下:
public class UnionFind {
private int[] id; //连通分量,用分量中的某个触点作为索引
private int count; //分量的数量
private int[] size; //每个分量的节点数量
public UnionFind(int n){
id = new int[n];
count = n;
for(int i = 0; i < n; i++) id[i] = i;
}
public int count(){
return count;
}
public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
return quFind(p) == quFind(q);
}
public int find(int p);//下面实现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下面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left = {9, 3, 5, 7, 2, 5, 0, 4, 3};
int[] right = {0, 4, 8, 2, 1, 7, 3, 2, 5};
UnionFind unionFind = new UnionFind(100, true);
for(int i = 0; i < left.length; i++){
if(unionFind.connected(left[i], right[i])) continue;
unionFind.jqUnion(left[i], right[i]);
System.out.println("ID:");
for(int j = 0; j < 10; j++) {
System.out.print(unionFind.id[j] + " ");
}
System.out.println("size:");
for(int j = 0; j < 10; j++) {
System.out.print(unionFind.size[j] + " ");
}
System.out.println();
}
}
其中,find方法和union方法是这个方法的核心,所以并查集又叫做union-find算法。这两个方法的实现有三种方法,其中各有优劣。
顾名思义,这个方法是以最快find为目的的,这个算法可以在o(1)的复杂度判断两个触点是否相连,但是却只能以o(n)复杂度进行添加。这个算法的思想是保证在一个分量中所有的触点都有同样的标识,为了实现这一点,刚开始的时候,各个触点各自形成自己的分量,当有输入的时候,就将触点合并,union方法通过将p的标识符变为q(或者将q的标识符变成p)来实现合并,但是光改p一个点是不够的,还得把p所在分量的所有点都改成q的标识符,这就意味着需要遍历整个数组,来找到p所在分量的所有点,因此复杂度为o(n),合并过程如下图,5和9合并,将5所在的分量1全部改为了9所在的分量8。
但是union的高昂代价给find方法带来了便利,因为find只需要访问数组p索引下的值,就可以知道它属于哪个分量了,判断两个点是否在同一个分量将会十分容易,复杂度仅o(1)。假设有m个点,他的union复杂度就为o(mn),平方级的复杂度让他很难胜任大规模数据的union。代码如下:
/*
quick-find
*/
public int qfFind(int p){
return id[p];
}
public void qfUnion(int p, int q){
int pId = qfFind(p);
int qId = qfFind(q);
if(qId == pId) return;
for(int i = 0; i < id.length; i++){
if(id[i] == pId)
id[i] = qId;
}
count--;
}
quick-union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就是树。树结构有一个特点,就是移动一棵树不需要把整棵树的结点都移过去,只需要移动根节点就行了。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quick-find算法的union复杂度之所以高,就是因为每次移动一个分量,需要把所有该分量的标识符都改变。改成树结构之后,我把一个分量的所有点用一颗树串联起来,当两个分量合并的时候,只需要把一棵树的根节点嫁接到另一颗树的根节点上即可。此时的id数组结构如下图
每个数组元素不再记录自己分量的标识,而是记录自己的父结点,根节点的父结点就是自己。所以,find函数的实现就是向上不断寻找找到任意结点的根节点,也就是id[index]=index的那个点,若两个点是连通的,他们必定有同一个根节点。union函数就是把p所在树的根节点连到q所在树的根节点上(反之也可以),实现树的合并。代码如下
public int quFind(int p){
while(id[p] != p) p = id[p];
return p;
}
public void quUnion(int p, int q){
int pId = quFind(p);
int qId = quFind(q);
if(qId == pId) return;
id[pId] = qId;
count--;
}
quick-union方法看似让合并变的更加快速,其实不然,因为在合并之前,有两次find操作,而find操作的复杂度,是树的高度h,极端情况下,h=n,如下图。意味着union操作也会达到o(n)复杂度,随着树高度的增加,这个算法的复杂度会越来越高,面对大规模数据的时候仍显得吃力。
这是几乎最优的解法了,前面分析了,quick-union算法不适合大规模数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树高的限制,那么只需要控制好树的高度,quick-union算法的复杂度就有很好的表现。控制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总是让较小的树嫁接在较大树的根节点下。实现的方式也很简单,额外设一个size数组,记录每个分量的大小,也就是结点数。合并的时候,总是将size较小的树合并到size较大的树上去。可以证明,树的高度不会超过logN(2为底,高度从0开始),最坏的复杂度也不过是o(mlogn),应付大规模的数据,已经足够了。
public int jqFind(int p){
while(id[p] != p) p = id[p];
return p;
}
public void jqUnion(int p, int q){
int pId = jqFind(p);
int qId = jqFind(q);
if(connected(p, q)) return;
if(size[pId] < size[qId]){
id[pId] = qId;
size[qId] += size[pId];
}else {
id[qId] = pId;
size[pId] += size[qId];
}
count--;
}
和普通的quick-union比起来,树的高度是明显的
但是这个算法其实还有优化空间,理想情况下,树是可以做到高度为1的,也就是只有两层,这个时候,find和union的复杂度都将是o(1),但这是不可能的。采用压缩路径的加权quick-union可以逼近这个复杂度,他的思想就是在find的时候,把经过的结点直接接到根节点上,这只需要增加一个while循环即可,就不再列举代码了。几种算法的对比如下
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使用平方阶的算法是不合适的,比如简单直观的Quick-Find算法,通过发现问题的更多特点,找到合适的数据结构,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得到了Quick-Union算法及其多种改进算法,最终使得算法的复杂度降低到了近乎线性复杂度。
如果需要的功能不仅仅是检测两个节点是否连通,还需要在连通时得到具体的路径,那么就需要用到别的算法了,比如DFS或者BFS
参考文献:《算法》第四版.第一章.1.5节
http://blog.csdn.net/dm_vincent/article/details/7655764
http://blog.csdn.net/dellaserss/article/details/77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