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terday Once More

       我是在我外公那里第一次接触到收音机的。很方,是银灰色的。那个时候的收音机不能自动搜台, 右侧面有个小圆钮,向内连着一根金属杆,扭动圆钮,金属杆就在透明的塑料屏后上下滚动起来。想调到一个清晰的电台很不容易,得一边转动圆钮,一边凝神注意劣质喇叭里传出的优质播音腔。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所以调台是个技术活:我经常把耳朵贴在收音机的表面,手指缓缓地拨动。后来我终于可以做到随手一转就来到我想听的那个电台。再后来,我看了一些港片,觉得自己没去开保险箱真的是浪费人才。

       长大一点,我不叫收音机叫收音机,我叫它半导体。我不知道半导体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不知道的肯定都特牛逼。同样的一件事情,你说旧称或者别称,难免会显得与众不同。张卫平采访姚明的时候一口一个“二中锋”,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只不过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收音机和半导体的区别,我也就放弃了这个复古的叫法,其实不装逼往往是另一种装逼,就像拒绝一切虚名其实是另一种虚荣。

       初中的时候偶尔还听过几次电台,外公的收音机早就鸟枪换炮,用起了那种老年人晨练的小扬声器,附带收音功能和USB接口,真的很方便。那个时候101.7的音乐万花筒节目还在晚上十点,而我每次都能在十点之前睡得深沉。所以尽管我自诩101.7的老听众了,却连一次音乐万花筒的开头都没有听到过。

       近些年,大家似乎已经很少看电视了,但我大致知道无非是一些抗战片和老年养生节目,没想到电台也是一样。抗战片当然是听不到,但各类养生节目花样繁复、层出不穷,其爆红速度不得不让我惊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如此之快。前几年听电台还听得到“鸿茅药酒”的洗脑循环,现在已经听不到这样的节目了。年轻人收听收音机的频率越来越低,在受众主要是中老年的情况下,大多数电台都沦陷了,纷纷做起养生讲堂。当我晚上打开94.0五星体育听到的是中医大讲堂的时候,我的心情和打开电视发现CCTV1在放吐槽大会一样震惊。

       我还记得曾在89.9听过迈阿密热火的总决赛直播,见证了老詹的第一个冠军;现在每天晚上却只能守着“相伴到黎明”听主持人读着早已烂熟于心的心灵鸡汤。《后会无期》里三次出现电台,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有关那个孤独的养狗人,那时候我觉得在熙熙攘攘车来车往的城市里,电台就是孤独者深夜里唯一的慰藉。

       这几天在“相伴到黎明”听到了很多很多深夜来电,有位女职员在职场中受尽排挤,濒临绝望;有位妻子身患重病,与分居两地,一岁半的孩子由姑妈带着;有位丈夫面对妻子多年来的刻薄忍让,陷入迷茫。不管主持人解惑释疑的水平多高或者多低,至少我没有听见像《后会无期》中那样的冷漠和拒绝。打进电话的很多观众话都说不利索,带着乡音,急于表达,急于倾诉,但在电波的这一头,在这一刻,真真实实地有个人在听她说话,并作出回应。电波成了情绪唯一的出口。而更多的人,在困惑甚至绝望里,连打进电话的一点勇气也被磨灭没了。我更愿意相信,没有打进电话的他们选择了静静旁听,在他人的悲伤中抚慰自己的悲伤。

       很多东西都在消逝,或者说,变得越来越少,最后淡出我们的生活。收音机、电台、报纸、电视、摩托车、博客,曾经盛极一时的它们现在只存活在少部分人的记忆里。但有时候它们又是真正有力量的东西——在纸媒时代,你会发现一份好的报纸真的可以激浊扬清,最后改变很多东西,而现在上午的新闻热点如果没人关注,下午就成了冷门了。

       希望好的东西恒能久远,那些复古的叫法应该被人记住,挂在嘴边。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可记住的越来越少。当夜晚来临,月明星稀,你会觉得外面世界这么冷,只有那个一直在你身边的人事物,才是帮你暖被窝的。

20180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Yesterday Onc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