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脑

仔细想想,人的大脑其实和计算机很相像;短期记忆是内存,相应时间短,但是容量有限,遇到常见问题反应很快;长期记忆是硬盘,容量很大,但是响应时间较长,所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做全盘检索,之后进行后台处理,处理完成之后交给前台进程;但是,这有个前提,这个前提是硬盘里要有足够多的信息才行,这就相当于为什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不断的做知识积累才行,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再向磁盘里面写数据一样。

言一

灵感和发散思维

有句名言说:“天才是99%的努力+1%的灵感成就的”然后有很多就去努力了;
又有句名言说:“选择大于努力”然后就有很多人天天看着做选择,就是不干活。

其实呢,“天才是99%的努力+1%的灵感成就的”后面还有一句话的,1%的灵感,源自于99%努力的积累。之前听一位做设计的朋友说:好的设计都是憋出来的。因为一位好的设计师每天都会看很么好的设计,当他碰到一个问题的,往往会在大脑中构思,联想,而这个问题就会和他大脑中已存在的那些设计进行碰撞,擦出火花,这就是灵感。

而灵感大多是在无意识间发生的,可能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就捕获了灵感,因为它是在后台无意识的运行的,这和发散思维的特点一致。所以我得出,灵感大多源自发散思维;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瓶颈期,就是那段时间,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有种提升不上去的感觉。

言二

什么都不想

这就回到了大脑的认识了,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一直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你一直就留在内存上,如果让你一直盯着硬盘进行全盘检索,就会非常非常累,但是你想象下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是怎么做的呢,一般我检索一个东西,当硬盘开始检索之后,我就切换到其他页面去做其他事情了,大约估个时间,然后回来看结果就好了。

我们大脑也是一样,当你全神贯注的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这个问题本身,但是,如果你交给后台去处理,经常会有超出标准的灵感,因为那个问题的小球是全脑游走的,不知道走到哪里就和那里原有的信息碰出了火花,产生一个新的灵感,而当你抓住了这个灵感,再去思考的时候,得出的就都是和这个灵感相关的思考了。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说的,如果你进入了瓶颈期,不如停下来休息休息,什么都不想,也许反而会好的突破瓶颈。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