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王舒凯 实验地点:学校 实验时间:2020.06.03
实验项目
8.31.指针基础及指针运算
8.3.2.数据交换
8.3.3.字符串反转及字符串连接
8.3.4.数组元素奇偶排列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加强对学生对指针数据类型的理解,熟悉指针的定义、通过指针间接访问变量的方法。
2、加强对指针类型作为函数参数传递的理解。
3、加强对字符指针及将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类型的理解,并通过指针对字符串进行操作。
4、加强对使用指针对数组进行操作的理解,通常数组的名称即整个数组的起始存储地址。
二、实验内容
8.3.1.指针基础及指针运算
1.问题的简单描述:
(1)定义一个整型指针变量p,使它指向一个整型变量a,定义一个浮点型指针q,使它指向间接访问变量。
(2)使用指针变量,调用scanf函数分别输入a和b的值。
(3)通过指针间接访问并输出a、b的值。
(4)按十六进制方式输出p、q的值以及a、b的地址。
(5)将p指向c,通过p间接访问c的值并输出。
(6)输出p的值及c的地址,并与上面的结果进行比较。
2.实验代码:
#includeint main() { int *p,a,c=3; float *q,b; p=&a; q=&b; printf("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a,b:"); scanf("%d,%f",p,q); printf("Result:\n"); printf("%d,%f\n",a,b); printf("%d,%f\n",*p,*q); printf("The Address of a,b:%p,%p\n",&a,&b); printf("The Address of a,b:%p,%p\n",p,q); p=&c; printf("c=%d\n",*p); printf("The Adress of c:%x,%x\n",p,&c); }
3.实验结果:
4.问题分析:第一空使用指针出入值时总打成*q,因为 不是要输入值嘛所以就打成*q,但答案是q,就一直很不理解,看了问题解答后才了然,scanf表示输入一个整数到a的存储地址,
所以是q,其他的话就没什么问题了。
8.3.2.数据交换
1.问题的简单描述:
(1)定义两个函数,分别为void swap1(int a,int b)和void swap2(int *a, int *b),用于交换a,b的值。
(2)从主函数中分别输入两个整形变量a、b。
(3) 从主函数中分别调用上述两个交换函数,并打印输出变换后a,b的结果。
2.实验代码:
#includevoid swap1(int x,int y); void swap2(int *x,int *y); int main() { int a,b; printf("Please Input a=:"); scanf("%d",&a); printf("\nb=:"); scanf("%d",&b); swap1(a,b); printf("\nAfter Call swap1:a=%d b=%d\n",a,b); swap2(&a,&b); /*实参传递*/ printf("\nAfter Call swap2:a=%d b=%d\n",a,b); return 0; } void swap1(int x,int y) { int temp; temp=x; x=y; y=temp; } void swap2(int *x,int *y) { int temp; temp=*x; *x=*y; *y=temp; /*交换x,y地址上的值*/ }
3.实验结果:
4.问题分析:这题比较简单,书上讲的很清楚还有思路清晰的模板,注意实参传递是被调用。当使用指针作为形参时,实参必须是地址,也应是数组名。
8.3.3.字符串反转及字符串连接
1.问题的简单描述:
(1) 定义两个字符指针。
(2)定义一个函数char *reverse(char *str),通过指针移动方式将字符串反转。
(3)定义一个函数char *link(char*str1,char *str2),通过指针移动方式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
(4)从主函数中分别调用上述函数,输入字符串并打印输出结果。
2.实验代码:
#includechar *reverse(char *str); char *link(char *str1, char *str2); main() { char str[30], str1[30], *str2; printf("input reversing character string:"); gets(str); str2=reverse(str); printf("\noutput reversed character string:"); puts(str); printf("input string1:"); gets(str); printf("input string2:"); gets(str1); str2=link(str,str1); puts(str2); return 0; } char *reverse(char *str) { char *p,*q,temp; p=str, q=str; while(*p !='\0') //判断是否是最后一个数值 p++; p--; while(q<p) { temp=*q; *q=*p; *p=temp; p--; //指针做相向移动处理 q++; } return str; } char *link(char *str1, char *str2) { char *p=str1, *q=str2; while(*p !='\0') p++; while(*q !='\0') { *p=*q; p++; q++; } *q='\0'; //令结束字符为空字符 return str1; }
3.实验结果:
4.问题分析:这题听的时候就很懵,不理解题目的意思,但课后花了很多功夫去理解,一步一步的去思考每一个代码是什么意思,现在也是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
然后自己敲的时候,感觉p=‘\0’没必要,比较p++到后面就没值了,而且去掉之后运行正常,但想想之后,p是字符串,结束字符是\0所以要令*p='\0'。
8.3.4.数组元素奇偶排列
1.问题的简单描述:
(1) 定义一个整型一维数组,任意输入数组的元素,其中包括奇数和偶数。
(2)定义一个函数,实现将数组元素奇数在左,偶数在右的排列。
(3)在上述定义的函数中,不允许在增加新的数组。
(4)从主函数中分别调用上述函数,打印输出结果。
2.实验代码:
#include#define N 10 void arrsort(int a[],int n); int main() { int a[N],i; for(i=0;i ) scanf("%d",&a[i]); arrsort(a,N); for(i=0;i ) printf("%d ",a[i]); } void arrsort(int a[],int n) { int *p,*q,temp; p=a; q=a+n-1; while(p<q) { while(*p%2!=0) p++; while(*q%2==0) q--; if(p>q) break; temp=*p; *p=*q; *q=temp; p++,q--; } }
3.实验结果:
4.问题分析:这题还简单,把上题理解后这题就更好理解了,就是个持续移动遇到偶数或奇数的过程然后交换。感觉最后p--,q++和p++,q--没什么区别,有点钻牛角尖。
三、实验小结
指针这个单元真的有点晕了,没有书上的模板我很难写出这些代码,而且就算有模版也很难写出,感觉还有很多没有理解,指针与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还有字符都有很多不懂的,
而且一些基础知识也不牢固,要花时间去看看前面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