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事

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自从公众号在一个月内升级到原创后,关注人数突然猛增,由之前的十几个人一下子窜到了一百多人,其中20%是亲朋好友,有80%的关注者都是陌生的,特别是开通赞赏功能后,两篇文章共收到赞赏800多元,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同时,也感觉鸭梨山大,何德何能受到如此厚爱,只有更加努力精进,不辜负您宝贵的关注。

这几天,原本冷清的微信朋友圈也热闹起来,通过我的公众号,很多儿时的同学好友找到了我,询问我的近况,期待早日相聚,就连小时候带过我的保姆姐姐也发来了信息,大家的鼓励、支持、期盼、赞赏,让我很受感动,倍受鼓舞!

大家纷纷诧异道:“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作家了?”

哈哈,感谢您的抬爱,我不是什么作家,但是作为一个写作工作者倒是不假。

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和写作打交道,计划方案、总结报告、讲话材料、汇报材料、教育材料、经验材料、研究材料……,整日伏案疾书,应接不暇,读研期间还参与编撰图书3册,在学术期刊(含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性文章7篇,完成硕士论文五万余字,这么多年算下来,少说也写了不下百万字了。

但是,内心却没有太多的成就感,没有一件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脑袋里憋了一通的胡思乱想,却无处安放!

一直以来,我都是在一个角落里默默成长,社会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社会;离开家乡数十载,亲人朋友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大家,这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么!

今年的某一天,我暗自扪问自己,已被体制紧紧的包裹了这么多年,在决心冲破体制、走向社会、回归家庭之时,我做好了准备吗?

远离前沿,思想陈旧,缺乏历练,个性内敛。

不懂经济,技能单一,没有人脉,疏于人情。

这样的现状,我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立足吗?我能像在体制内一样,依然取得较好的发展吗?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人生的大部分目标,即使不用太多努力,下半辈子也可以安枕无忧,舒适生活。

但骨子里秉承着母亲不甘平庸的血脉基因,我是一个永远也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才不想安安静静的过完此生,我一定要从一个新的起点再次出发,去努力攀登另一座新的高峰。

我们狂野而宝贵的一生,是一定要做点什么的!

思索,准备,破局,冲锋。

对,就从写作开始破局。

事实上,写作就是我的专长,只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把它藏在了日记本里,以至于把自己也藏了起来。

我要通过写作,勇敢的表达自己,让大家了解我,让社会接纳我。

我要通过写作,以输出倒逼输入,逼迫自己不断学习充电,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我要通过写作,打造个人品牌,让《文熙周课》成为众人皆知的精品课程。

我要通过写作,与社会产生链接,结识更多的社会精英,向更多优秀的人学习。

这就是我写作的目的,这就是我对自己人生下半程的战略规划,而且,只是第一步。

至于写什么?

首先,我不会写鸡汤文,所谓鸡汤文就是只讲大道理,而不教实际方法,只渲染情绪,而没有理性分析。我会力图通过深入的理论辨析和具体的案例剖析,使文章更具备思想性、逻辑性和实用性。

其次,我也不会写成功学,所谓成功学就是告诉你,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想通过文章告诉大家,我们尽管努力,但依然无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就如前几篇文章对概念的辨析一样,对于很多底层概念的误解和没有践行,往往导致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必须避免陷入这样的误区,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其实,我更崇尚于“成长学”。

成功只是一种状态,而成长却应该是不间断的过程。

比如,你考上了大学,你当时的状态只是高考取得了成功,但是你的成长道路却还很漫长。我们大概二十岁左右,身体就停止了生长,但思想的成长却一刻都不能停止,当我们的智识与年龄不相匹配,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不相适应,很容易就会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如果不关注自己的成长,我们的整个人生很可能是由这样一组画面构成:无知燥动的少年,迷茫纠结的青年,贫苦焦虑的中年,失落无望的老年。

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事。

连87岁的巴菲特和93岁的查理·芒格都还在成长,更何况你我呢。

所以,我的《文熙周课》,关注自我成长,倡导终身学习,把终身成长作为最重要的课题来研究。我将会以我的知识储备以及较强的学习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把当前最新成长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知识,通过自己的消化理解,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用最浅显的道理转述给大家。

坚持原创,务求精致,绝不滥造。

既然取得了您的关注,我就要对您负责到底,用持续的精品文章回馈您宝贵的注意力。

《文熙周课》,关注成长,与您一起终身学习!


如果您也致力于终身学习,持续成长,请加我微信clshwx520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每周一课,让我们共同成长。

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