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悲剧结局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悲剧结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初读《人间词话》是在高中,当时并未读完,只廖廖几眼,读了前面几篇,印象最深的不过是王国维对人生三境界的描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这三重境界,不仅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从立定目标到不懈探索,再到水到渠成的转变,同样也是人生之道。

王国维,生于书香世家,落第秀才,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通晓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早年科试不第,后赴杭州考入崇文书院,在博览群书中产生了对史学、校勘、考据之学及新学的兴趣。同时甲午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科学向中国输入,使王国维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追求新学的强烈愿望,并且进入《时务报》馆,在这里遇到了罗振玉,这个对他一生影响都很大的人,甚至是最后投湖自尽,也传言是和罗振玉断交所致。他们两人同样是科举落第的才子,同样是成就斐然的文学家,因此罗振玉很欣赏王国维的才华,先后资助他留学日本,接受西洋文化,后又经他举荐,随他入京。罗振玉对王国维的知遇之恩,使他们后来成为知己,进而结为亲家。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迁都日本,研究文学,后回国任北大导师。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薄仪,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但最后这场悲剧并没能避免,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致使王国维心中最后的信仰坍塌,于是选择再次投湖自尽。

这些零零碎碎大概就是王国维的一生,他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对众多领域都涉猎甚广,后又研究甲骨文,石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但他却在自己成绩斐然之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不是实在迫于无奈,怎会轻易放弃自己大半辈子的努力。关于他的死,很多人说他受封建思想影响太大,一生忠于清朝,身为大清臣子,无法接受清朝一步步没落,便留下一句“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数言,尽表忠心。

而在我看来,他不是个守旧派,他放弃科举,进入《时务报》馆,深受辛亥革命的影响,习东文,兼英德各文,对西洋文化颇有研究,他忠于清朝,却不是保守派。前面我有提到过罗振玉,他举荐,资助王国维,对他影响很大,后来他的儿子与罗振玉之女结婚,两人结为亲家,然而到晚年,王国维之子因病逝世,两家在儿子遗产问题上发生争执,最终使罗、王“三十年金石之交”破裂。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痛失爱子,断交挚友,让年逾半百的他,逐渐走向死亡边缘。

1924年,北京政变,薄仪被驱逐,而王国维曾经做过溥仪的老师,也深受溥仪的爱戴,当年出任清华国学院校长时,还是溥仪一再邀请,王国维才出面任职,由此看出他们私交甚好!自己曾经喜爱的学生,被毫无尊严的逼迫下位,对这位老师,无疑又是一重打击。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这是最后的重击,他的精神信仰坍塌,自知拖着长辫的大臣已经不再属于这个时代,断发易主,改头换面,对于这个忠于清朝大半辈子的人来说,绝对是宁愿一死也不愿苟活。所以,他终于再次选择投湖自尽,离开这个让人失望的世界。

幼年的经历以及一直被动接受罗振玉的恩惠,让他成为一个矛盾体,并且崇尚叔本华的厌世说,由此成为一个对社会莫名悲愤却又无激烈反抗的人,他不满现实,不满社会,却不愿反抗,局限于他曲线救国的道路,始终对清朝抱有一丝幻想,虽受西文影响,但不曾想过易朝易主。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有,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再读王国维,似乎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绝望,悲愤,只能说,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革命的发动,最惨痛的无非是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满腹经纶却手无缚鸡之力,只期盼一纸书文能有回天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