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

=坐标=
时间:2018年5月5日
地点:佛山市三水区冈头村
人员:【领队】关生、【监督员】民叔、【监督员】梁星
行程:冈头村部分(勋爵府-九亩墩-海天门-思德亭-见美门-旧冈头小学-永坚祖祠-道基祖祠-纯斋书室-南岗祖祠-更府亭-海天通衢-堤围碑亭。)

=概述=
上回提到,我受历史建筑监督员民叔邀请,跟随文保爱好者关生来到三水区白坭冈头村寻龙。先是参观了梁士诒的勋爵府,接下来计划到梁家墓园拓碑,探访冈头小学。若有余下的时间还会到村里参观。

=交通=
在村内的交通就只能靠双脚。
有可能某个角落有共享自行车,但在田间和错落起伏的村里可能更不方便。

=地图=
由于关生曾经来过一次,我们节省了问路的时间。村里的地理位置在勋爵府里有一幅地图,我们把它拍下来做参考。

很多人来冈头村纯为瞻仰梁士诒相关的建筑,我作为监督员关注点更多放在当地的地理特点、人文背景上。
勋爵府的墙上挂着一幅KT板,阅读后觉得上面的三个特点提炼得非常好,拍下来供诸君参考。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张图片
三水冈头村三个特点

故老相传:“未有三水,先有琼冈”,说明冈头村确实非常古老,一千年历史所言非虚。

冈头村一村三姓,梁、林、冼,梁姓人口最多。
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佛山第一大姓是“梁”。但在其它几区里面梁姓人数都排第二,能排第一全靠三水区的数据。在冈头村里梁氏人口众多,说明这个族群发迹比较早,在当地拥有的资产也多。

文中统计了冈头村猎得功名的人数,这数量和质量着实可观,可以说这条村有着优秀的人才传承。留意到最早的功名记录是晚明,这就是历史赋予的机会。
须知明朝前期北人多,通过科举做官的人自然也是北人更多。到明代中期皇帝为打破大臣的结党现象,大量起用南方的官员,因此南方士子通过科举入朝多于北人。当年柳先开和伦文叙同列科考榜首,主考官梁储便一锤定音将同是广东人的伦文叙点为状元。至明晚期皇帝玩弄权术让北人重占高位,但已经无法扼止南人在科场的优势。
一个村子的兴旺,在古代必定是和主要族群的兴旺相关的。而一个族群的兴旺需要几个条件,比如有人才、能团结、有资源、有优秀的传统,看起来冈头村几样都齐备。过去梁氏族人专注耕读,因此抓住了时代的时遇发迹,而族群兴盛以后又以文化反哺乡里。这些经验是值得现代人好好借鉴的。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2张图片
古墓派高手

从勋爵府出来后,两位古墓派高手便组队去寻梁士诒的墓地。虽然两位前辈都说自己对古墓兴趣不大,然而我一路上听的尽是他们过去的寻龙经历,他们对佛山本地的名人墓都能如数家珍。和他们一对比,我才是普通人,我连自己家中的名人的墓在那都不知道。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3张图片
田间公路

梁士诒的勋爵府就在村子的边缘,顺着宅子旁边的公路走几步就到了田间。这条窄小泥路只能一车通行,但是有很多大货车在上面跑。如果晚上走应该是挺危险的,幸好今天我们来得早,天气也足够好。今天刚好是立夏节气,不知他们是不是专门选的日子。

小路的两旁是农田,一眼望去尽是绿波莹莹。原谅我无法继续矫情或去拍照,因为太阳晒着天然肥的味道很熏人。大家只要知道三水土地肥沃就好,我为三水农产品点赞。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4张图片
梁士诒墓的文保级别

省级文保单位,说明非常受重视。
普及小知识,文物保护单位是受法律保护的,必须按原貌保护,任何一个变更和修复都要经历严格的审议程序。

据我们了解,虽然单位名称以梁士诒墓为主体,但这整个九亩墩实为家族墓群。九亩墩是一个隆起的土丘,长着一圈的大树,在四周的农田和鱼塘之间十分显眼。

我们走了大概十五分钟便来到墓园前,从泥路的整洁来看,前不久有人专门做过整理。这个地方就名叫九亩墩,意思是说是一个这里方圆九亩的土丘。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5张图片
墓园神道中轴线

站立在墓园正中,眼前是一个牌坊,然后是一条神道,直通梁士诒先生的墓。牌坊上对联并无特别,就不特别写什么了。据说“梁氏佳城”四字是名书法家叶恭绰所书,意思不言而喻。而阴面则是段祺瑞所题“将相联辉”,内涵是指梁士诒兄弟一为丞相一为将军的风光。

牌坊和神道应是1933年梁士诒逝世后修建,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由于尊敬先人,拍照仅到牌坊为止,进园后仅作参拜和参观,后面引用的照片是网上借来的。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6张图片
修梁士诒墓记

古代人的墓一般都有墓志铭,记述主人的生平事迹、家庭背景、以及后人的追思。而梁士诒算是现代人,没发现有墓志铭。立在牌坊前的台阶右边有个石碑,上面的小字记录了2003年梁士诒的后人怎么组织亲人和借政府名义和村民合力修理墓园。而碑上半的刻字则反映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三水仍是一个县,已经将梁士诒墓定为县的重点文保单位。这说明了保护工作是一代传一代地在进行着。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百度说的。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7张图片
石狮

看守神道的一对石狮和勋爵府中那对明显不是一个物种。
梁士诒和他的儿子是办过银行的,对石狮应该懂行的嘛。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8张图片
牌坊阴面

网上找来的照片。
从这个角度看,这片墓地的风水极佳,至少在活人看来如此。
墓地坐南向北,显示主人一心向着国家的首都,这是心中有国至死不忘的精神外化体现。

梁士诒经正式科举入朝做官,不完全是凭父亲的庇荫。慈禧因为讨厌姓梁的人,也不喜欢他,派他去修铁路,没想到梁士诒就把这件事做成了。
及后袁世凯为大业到处搜罗人材,梁士诒去投靠他却碰了钉子。得知袁世凯需要经济和外交人才,梁士诒便在这方面下苦功,后来便获得了重用。不得不说梁士诒确实是天纵之才,竟然能凭自学成才。
梁士诒曾出使印度,调查英国人的鸦片业,在清末民初的禁烟事业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在经济领域上他的贡献更加巨大,难得的是他洁身自好并没有出现过经济上的污点。

官方记载,梁士诒1907年任京汉、沪宁等五铁路督办,经营有方,使得铁路盈利剧增,赢得“五路财神”的美誉。后任交通银行帮理,主持创办交通银行,并兼铁路总局局长。1911年,梁士诒在逼迫清皇帝退位的诏书上签名,被袁世凯授予共和元勋之称,并委以邮传大臣之职位。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兼交通银行总理,并被授予“勋二位”之爵衔。
袁世凯死后,他以洪宪祸首之名遭通缉。但少了这位财神,北洋政府的财政状况始终不佳,让他重新出山的呼声颇高。1921年底,大总统徐世昌任命他为国务总理,此举亦得到奉系的首肯。其在北洋政府任官期间,因遭陷害,曾经三起三落,三次被迫逃亡海外,可离开了他,北洋政府的经济就是搞不起来,所以梁士诒得每一次逃亡后,北洋政府为振其经济,不得不一次次的请他回来主持大局。

梁公神道碑

在墓园的左侧有两块黑色的石碑,一块在梁知鉴墓侧,另一块在八角亭内。梁知鉴是梁士诒的父亲,是清末的光禄大夫,当地有名的进步文人,曾参与公车上书。石碑上刻写的是梁家后人写的墓志铭,讲述了梁知鉴的生平。碑文上有被破坏的痕迹,但我也没认真看,内容都忘记了。
在八角亭内的是梁士诒墓的神道碑,内容类似于墓志铭。文章一开头记载了梁士诒的出身,写了他被慈禧怀疑与梁启超是亲戚的逸事。还记载了他修铁路、出使外国、禁烟、参与编制新军等等,及后还参与了很多大事件,比如一次世界大战谈判等当时的世界大事。碑文的最后说到梁士诒的遗愿,不搞风光大葬,不选风水地,不择日子归葬家园。

过墟墓而生哀,抚园陵而兴感。
联想到梁士诒的行为和思想,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现代人。他在经济上重实业兴国,修路开银行办工厂,发行国债筹资搞基建。在教育上他主张学以致用,推动新式教育。种种迹象证明他的见识和智慧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局限。
越是了解得多,越是敬畏前人披沥前行的坚忍,崇敬之心越重。
记得书友老谭讲《史记》便说,能留名在历史上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有过人之处的。能够成为历史故事中主角的人,更加是万人之英。假设袁世凯成功了,开国元勋梁士诒就是后世的传奇典范。又假设梁士诒能够长寿活到建国,谁说他不可以做一个政协委员?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不会停留在倒行逆施的罪人。还好现在已隔了一个朝代,世人才能更客观地看那段历史和人物。

目前墓园里有梁知鉴墓、梁士诒两兄弟的墓,梁士诒两个儿子辈共五个墓,全部都是夫妻合葬墓。话说这几代人都娶了至少三位夫人,果然是和地位相对应啊。

墓园的风水很好,特别是梁士诒墓后那棵大树亭亭如华盖,这是绝佳的子孙庇荫格局。我没打算加入古墓派,就不对这几个墓的规制多作研究了,对这些东西我也是莫名其妙。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9张图片
冈山古村活化规划图

冈头古村是三水区要打造的两个复古文化小镇之一,另一个则是范湖的大旗头古村所在的“岭南古镇”。
从规划图看,红色是现存,灰色是已失去的古迹。这么看来,保留下来的古迹数量还是不少的,而且冈头村的古迹彼此很靠凑,集聚效应很强。我在村中走了半圈,见到围绕池塘有一圈的古建,这是非常具有整体开发价值的景观。
我过去巡访的张槎村头、大富村也有一些古建筑群,但是地理位置和交通都不及冈头村这么好。而且冈头村的文化根基深厚,书塾和家塾星罗棋布,以旧冈头小学为中心做一个传统教育主题的项目可行性是很高的。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0张图片
见美门

第三站我们要去寻找百岁冈头小学,通过问路来到一个门楼前。门上石碑上书“冈头见美门”,对联上书“见尽山光呈活画,美收烟景入新诗”,对仗尚算工整。

值得注意的是门楼的用材,非常有佛山特色,全是本土生产的。这一看就是90年代的产物,那拼贴瓷画九成是当年美陶厂的产品。楼顶是双龙戏珠陶塑,明显也是佛陶的产品。几幅由瓷片拼成的画面看不出有何内涵,不算是很罕见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有时代特色的建筑,虽然美观度一般,仍有保护的价值。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1张图片
冈头小学的一角

这是一个很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最早不会超过70年代,应该不是我们要找的冈头一学。但是我们绕到另一边就看到墙上的彩绘画,还有“一切为了孩子”的字样,这还真是小学的校舍。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2张图片
冈头小学正门

冈头小学建于1910年,至今已俞百岁。在围墙上挂着一幅幅讲述历史的KT板,上面的故事、人物、思想都充分体现出一个百年学府应有的沉淀。
冈头小学的校歌就挂在墙上,词句中充满对一方水土的热爱,以及对投身建设社会的壮志豪情。试着跟着简谱吟唱,仿佛能看见先辈将希望交给后人的情景。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3张图片
人民会堂

面向学校的是一个用祠堂改成的大会堂,我们进去一看,还真是超级大,足可容纳上千人。然而学校的运动场却在学校外面。

从门前挂的文物牌得知面前这座建筑是用几座大祠堂改造而成。从格局看原来应是三间两路的祠堂,只是建筑经历的修改十分多,原貌只能从经验来还原。
建筑的右边耳房现用作保安人员的宿舍,据说这里还做过大戏台,所以可以看到有两个售票小窗口。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4张图片
冈头人民会堂

正面看,这个建筑已经看不出有祠堂的样子,风格上是有点民国时期的西洋风,又有着向苏维埃风格靠的影子。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5张图片
大会堂

非常巨大的大会堂,装饰着红五星,当年开会时恐怕全村人都能装下。在会堂两边还有很多个用旧房改造的房间,上面标注是投票间、会议间、活动室等等。
在一角还停放着多条龙船,丝毫不觉得占位置,有空间就是可以任性。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6张图片
冈头运动场

冈头村将靠近村中心的一大块地用作教育和体育用地。
在体育场旁边是一个荷花塘,种满了水荷,池边绿树成荫,树下是一排的石椅供村民休憩。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7张图片
道基祖祠

沿着村中池塘,三面都是古建筑。在塘的两条纵边分布着三姓的祠堂,我们走的这一边似乎都是梁氏的祖祠。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8张图片
南冈祖祠

由于同宗族的祖祠门口望向和门楼的望向必定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见到凡是同一个望向的祖祠必定是同姓。这一排四间祖祠虽然都是三间两进的形制,但是在用料和建筑高度上有着差异,体现这几个家族的实力差。
从挂红看,这个祠堂的族人刚娶了新抱,还在此大开宴席。不过这样贴横幅对灰塑不会有破坏吗?那幅灰塑画的应该是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算了,同姓三分亲,不多说。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19张图片
纯斋书室

纯斋书室,在古代没有专门的学校,一般都是请有文化的来做塾师教授子弟学问。一些族中有学问的士子的家族,则会在祠堂开学,免费让子弟上学,这称为“义学”。配套的还有“义田”,是由村中地主凑出来的田地,供家贫的族中子弟耕读糊口。

这个祠堂挂名书斋,应该是一个大家族的祠堂,当年在这里开义学。外墙所见选用的是水磨砖,用九顺一丁的砌法。墙上有较多的灰塑,虽然全被拆毁了,推测这个家族应该曾经是相当有实力的。这个祠堂的高度也较他人高一截,不消多说必定是出过大官,难怪被损毁也特别多。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20张图片
假日休闲

祠堂前面是一排的石椅,数百年来村民就在此纳凉畅谈时事。
水塘碧绿深不见底,在当年兼有消防的功能,而现今依然在村中起着重要作用。
走累了,坐下和村民闲聊,背后吹来阵阵凉风相当舒适。村民告诉我们,村子筹集到资金要重修文化古迹,可能会有发展商投资到这里。

冈头村的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土地肥沃,因此村民的平均寿命长,果真是风水宝地呀。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21张图片
村外堤围

回程我们驱车从大堤向国道行驶,途中是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在绿油油的农田中星罗棋布着一个个鱼塘,偶然能见到一些树林,那里边都可能存在着古墓,只是我们不打算打扰。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22张图片
堤上碑亭

偶然在一个村口见到一个碑亭,下车察看果然是关生心心念念要找的修堤碑记。从碑刻文字看,这是民国22年时的碑记。我没有仔细看,估计也是和梁士诒有关吧。

听说这前面的村子叫下梁村,不禁让人联想是不是还有一条上梁村。梁氏族人自珠玑南渡入粤至今三十多代,子子孙孙繁荣昌盛,凭的是耕读和能屈能伸。近代著名的梁氏名人,梁启超、梁士诒都是同一个源流,都继承了相同的文化基因。

据扩展调查所得,梁士诒后人现在在美国、香港繁衍,每年清明回乡祭祖。梁家的第二十代男丁取名有规律,都是“定”字辈,定粤、定齐、定闽、定蜀等等,充分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精神。包括梁士诒的两个女儿在内,多个子侄在海外留学,也曾回国效力,分别从事银行、铁道、电气、土木业。网上常说梁启超一门九杰,其实梁士诒家后人也不惶多让。

我参与本次寻龙,寻的是一个家族的兴旺原因。
从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实物后,我大致上有了自己的分析。梁家的兴旺与衰落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早期梁氏以战功发迹,在封建王朝鼎盛期以经学求功名,到近代凭的是文化和经商。顺应时代的趋势,随社会需求调整,才能稳立潮头。

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_第23张图片
拔茅连茹的废弃古屋

最后借民叔的一张摄影收尾。
这间古屋已经被植物侵蚀包裹,虽然说很凄凉,但可以视作从旧的事物上长出新的希望。图中右上角是村中最壕华的别墅,和旧宅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一片天空下,新旧事物并存,各有各的时代任务。旧的建筑能不能留存,要看它承载过什么,现在可以承载什么。不是一切老的都要保留,要看它在新的时代里可以怎样发挥作用。

=冈头寻龙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古笔记之四:三水冈头千年古村寻龙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