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什么武功越高的人越自谦》有感

     最近我在杂志上读到《为什么武功越高的人越自谦》这篇文章,颇有感悟。

      这篇文章讲的是社会常有的一种情形:自谦和低调。鹿鼎记中,李西华一出场天地会四大高手一起向他攻击。他不仅从容化解。且将四人出招看得清清楚楚,反倒是自谦“小鬼”了。

       十八世纪的东欧有个教派尊崇谦逊高于一切以表达人类在神权面前的卑微。

      又如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扫地僧的出场: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正躬身扫地,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是似身有武功的模样。慕容复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老僧慢慢抬起头来:“有多久了?我……我记不清楚啦。”

        生活中如此自谦场景似曾相识。比如,某某学霸考得好成绩,面对众人赞美。他/她一笑而过:“一般般的啦!”,有时候我考得不错,我也是会自谦,只不过我原本纯粹认为是“谦虚使人进步”,读过此文后,我对“自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一,时刻保持谦逊,不露锋芒的人似乎将自己处于社会竞争的不利地位,这种态度也表明资质极高已无需以外在表现博取认可。因他/她与其争先不如相让,反正对方也赢不了自己。

      第二,谦逊在某种时刻也是一种炫耀,不难看出,武侠小说某些“套路”正是如此:在江湖上,自谦还可能向对手传递出反向信息,越是说自己一把老骨头不中用,越可能让对手怀疑自己武功深不可测,于是对手越发不敢轻举妄动,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冲突。

       所以对于有声望或实力很强的人而言,张扬并无益处。不如选择表现谦逊,而且通过谦逊来展示实力而有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为什么武功越高的人越自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