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择业的困惑

刚走出校门的准新人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对未来的工作,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憧憬和激情。但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后,内心往往会产生不小的落差。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在校期间学生,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多做些社会实践或者说提前参加工作实习是有很多好处的。提前接触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产生思想落差。
考研VS工作可能是很多学生毕业前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除了自己的理想之外,还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每个人选择的理由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没有必要的,考研有考研的好处,提前参加工作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我的建议是,不要被眼前利益局限,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你都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奔着这个目标努力就可以了。至于过程,不必太过于在意。你走的路对与不对,只有走过才知道,没有人能一直走直线,更多的人走的是曲线。
在中国的企业里,虽然都说不注重学历(注意是不注重,而不是不在意),其实并不然。在一些大型企业里,现在对学历还是非常严格的。很多公司甚至面试的时候就要求只要211,985的学生,或者是名校的研究生。
另外,在审查新入职人员的时候,学历依然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手段。我们说不要迷信学历,是因为学历并不代表能力,学历只能代表你出校门时的知识储备水平,而工作水平是在实践中的锤炼出来的。
如果你想做学问,或者说在知识领域里有所成就,考研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建议你看准你要想要研究的方向,哪个院校是这个领域的翘楚,最重要的是你要考的是哪个导师的研究生。跟着大师学习,你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个领域的最前沿,最深邃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只是想换个研究生文凭包装一下自己就另当别论了。我的直接建议是别浪费那个时间和金钱。有的研究生工作水平尚不如人家本科专科毕业的同时的大有人在,关键是能学到本领。
现在研究生扩招也很厉害,很多导师招了研究生根本就不讲课,这些所谓的导师在学校里也就挂个名,通过自己所谓的教授,专家的头衔在外边开公司,搞副业。也有的为了自己的职称,出名忙着出书,出成果。教学成了他们的副业。这些所谓的教授的研究生,基本不上课,每天就是帮着教授做项目,编文档,最后署上教授的名字就成了教授的成果。学生们除了跟着教授出去吃了几顿饭,唱了几次K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如果你选择走上工作岗位,那就涉及到你要做什么行业,应聘什么岗位。以前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男女都一样,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以男女都怕入错行。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
一个比较典型的观点是.先自立,再择业。这是很多人的选择。在现在这个就业难的社会里,能有个安身之处也成了很多毕业学生的梦寐以求。其实这一点,我并不是太认同。每每看到这种报道,我都觉得是媒体夸大了。并且,我担心的是,你一旦入了行,再选择行业就难了。怎么择业,无非就是在上班养活自己的同时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跳槽,说实话,到那时候就太难了。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理想中喜欢的行业,而在现实面前很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最后选择一些和自己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比如学习计算机的去做了保险代理员,学数学的去做了售楼小姐,如果学计算机的能去科技市场做个销售员都可以说是对口就业了。我并不是说这些行业不好,绝没有贬低某个行业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选择工作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至少要想到未来五年,十年的路自己怎么走。
有的时候你急于自立,你几年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能力自立。有时候你想挣钱,你最后却一直也没有挣到钱。所以,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在认清社会现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但的锤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是王道。不要在乎自己的一时得失和薪水高低。不要受周围的人思想的左右。
认清了自己的目标,只要方向对了,从哪里起步,走哪个路线都是对的。
只要你坚持,目标始终就在前头。绝大多数人不能达成目标,都是因为没能坚持,选择了放弃。
所以,成功属于那些心中目标明确,始终咬牙坚持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公司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