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三国(6)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音/袁畅奕          文/刘娜

少年说三国(6)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一回中,上半部分,董卓与十八路诸侯交战失利,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李傕、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迁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掘陵墓坟冢。


      原文中说到: 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每每于书中读到关于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的内容时,总是忍不住想到元朝词人张养浩的词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又想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百姓们连奴隶都做不得了,所以要么揭竿而起,要么坐以待毙,被蹂躏致死。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百姓们便要歌颂盛世了。而我们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做人的历史。我们之所以懦弱,之所以委曲求全,之所以讨吃,甚至贱骨头,皆因我们的身体里同时流着奴隶的血。我们不想当奴隶,不想甚至连努力都做不成,我们想成为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尊严。而这些都不是轻轻松松获得的,是通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往小了说,一个家庭里,我们现在过得日子有没有尊严,取决于我们的上几代人,而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辈儿孙能不能有尊严地堂堂正正地活着,取决于我们的努力。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打拼,在物质、金钱、权利上的积累,而是我们的自我成长,我们的修为,我们能不能够挺直脊梁堂堂正正活着。这是无形的精神力量的传承。这个过程是艰苦卓绝的,但是这个过程是必须的。若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只能让别人感叹:兴百姓苦,忘百姓苦。陷入悲惨的漩涡循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生命力旺盛,但野草的生命却无人珍视,任人践踏。强大的生命无人敢冒犯,这个强大,主要是精神上的强大。与个人如此,于国家民族更是如此。


        袁绍劫持献帝迁都长安,曹操主张乘胜追击。不料各路诸侯各怀心思,不肯继续攻打董卓。


        原文中提到: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这里又想到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对英雄的论述。刘备说:“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可见真正的英雄,能成大事者,并非兵多将广者,家世显赫者。群雄逐鹿,所谓英雄者,纷纷登场。英雄是怎样炼成的,又是怎样陨落的。这一起一落间,便是一段兴亡盛衰的历史画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在阅读着《三国》,品味着英雄,也在寻找着自己,成长着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说三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