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师兄》谈一谈教育

        今天中午去电影院看了《大师兄》这部电影,说实话,这部电影真是让我喜欢。在这里感谢导演阚家伟和一直想参演一部教育题材电影的甄子丹,谢谢二位前辈!感谢你们拍了一部有动作、有关怀而且有思想、有深度的好电影。

        “人人可教,皆可成材”是这部电影所主张的教育理念。我非常赞同这个教育理念,因为这个教育理念与我的教育主张不谋而合。这个教育理念与“因材施教”结合在一起,便是最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教育理念。

        有一个所谓“厌学”的词,实际上这是一个主观臆造的词,换句话说,这是在应试的教育体制下,强加给某些学生的一种蔑称。让我们来认真想一想,天底下有真正厌学的学生吗?

        没有。如果你让任何一个学生去学习TA感兴趣的学科,TA还会厌学吗?不会。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厌学”,实际上是由于没有考虑和找到学生自身的兴趣点。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合理且合适的办法,那就是尊重学生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发展学生各自的兴趣。对于某些通识课也好办。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尊重,也就是TA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TA就不会介意花一点时间来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毕竟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当然了,如果TA的通识老师具有人格魅力,效果会翻倍。

        既然谈到了学生各自的兴趣,那也就必然涉及了所谓的“偏科”这个问题。“偏科”也就是“偏爱某门或某些门学科而对另外一些学科缺乏兴趣”。你想一想,实际上,是不是“偏科”才是正常现象?如果你真的认真想了,那你便会发现确实是这样。也就是说,偏科的学生才是大多数,而不偏科的学生只是那么一小部分学生。

        既然这样,偏科就不是错,更不是罪。可是,我们的大学招生制度也就是高考制度在压制“偏科”现象。对于严重“偏科”的学生,TA进入那些国内顶尖的大学是难上加难。但是实际上,越是偏科严重的同学,TA在这个领域的天分也就可能越大。拉马努金就是一个例子。

        拉马努金是全世界整个数学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学生时代,尤其热爱数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数学身上。他不喜欢学习文法和生物等学科。正因如此,在小学时他几乎每次都得奖学金。可是到了中学,学校的奖励制度不待见偏科,所以他从此失去了奖学金。虽然这是那个时候的印度,但也值得现在的中国借鉴。那就是学校应该广泛设立学科奖学金,并且各个学科都应该有。

        此外,一个学校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意愿,那么它就必须允许学生在学校看课外书。我的家乡有一个学校,这所学校每年的新生入学都是人山人海,几乎每个班级都是拥挤不堪。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和活动,那得多憋屈。

        每天一大早起来上自习,经过满满的、紧张的上下午的课程之后,晚自习还要上到9点多。即便条件这么艰苦,十分折磨人,但是学校还嫌不够——所有学生不允许在学校看课外书,课外书一经发现,必然灰飞烟灭。真是TM反人类啊!

        学校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太有限了,学生想根据自身各异的兴趣和资质等条件来读读课外书,这是理所当然啊!理所应当!理应如此!这样的学校绝对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糟践人,只为提高GP学校的升学率,满足GP校长的面子!也满足家长的虚荣心!

        …………

        教育改革,路漫漫,其修远,但是我们每位教育者都应该秉持这样一个教育理念,那就是:“因材施教”“人人可教,皆可成材”。在此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逐步去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让学生获得真正适合TA的发展和成长,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让我们一起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大师兄》谈一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