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两考四提升”打造学习文化变电所

“三学两考四提升”打造学习文化变电所_第1张图片

一、创建背景

王昌寺110kV变电所于2013年12月投运,是油田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较高,硬件设施完善的枢纽变电所之一,主要担负着采油十二厂的生产生活供电任务。变电所8名配电工中有4人为产品制造岗位转岗员工,1 人为新到岗大学生。针对大部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操作技能水平不高的现状,变电所以提高团队专业技能为目的,以激发员工内在学习动力为核心,创新运用适合转岗员工特点的“三种学习方法”,建立“双考核”学习保障机制,有效提升团队“四种能力”,帮促转岗员工树立自信心,共同打造学习文化班站,携手开创站所工作新局面。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认知践行

面对一座集成了先进技术的数字化变电所,8名配电工深刻认识到: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和阅览配电运行岗位的专业书籍,面对日常工作才能游刃有余;只有娴熟地掌握变电运行岗位的操作技能,针对设备故障才能迅速正确处置。然而,怎样才能快速有效的掌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使员工满足岗位需求,实现共同进步,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通过广泛论证调研,确立了以班组学习文化创建为载体,推行适合变电所岗位特点的“三种学习方法”。

(二)建立“三种学习方法”

(1)系统学习法。根据转岗人员特点和应知应会需求,组织编写《变电所主要设备“四懂三会”手册》,内容涵盖站所主要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用途,并系统讲解了设备操作、巡检和故障排除的要领。该手册编写完成后,由所长杨颖逐题辅导,每天坚持两小时集体学习,个人温故知新、不定时自学,通过半年的密集宣贯和强化训练,转岗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基础业务知识。为检验转岗员工的学习成效,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转岗时间最长、已在配电工岗位工作2年的李秀红被主管单位选派参加了水电厂举办的技术比武,在众多精英参加的大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李秀红喜获第四名,在全厂引起不小轰动,她们编写的《变电所主要设备“四懂三会”手册》得到了水电厂领导的认可,被主管单位向各站所进行了印发。

(2)问题引导学习法。变电所要求每位转岗员工对当天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回顾,杜绝似懂非懂,倡导不耻下问,每周五组织集中讨论,针对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大家讨论的方式,答疑释惑,互通有无、加深记忆。新转岗的孙鹏英,刚开始在学习讨论中不敢发言,害怕说错问题被大家笑话,标准化汇报时常常紧张得言词全无。针对这种情况,大家鼓励、引导她多发言,主管单位驻站领导每天让她进行三次站所标准化汇报,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强化训练,她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不但全面掌握站所标准化汇报内容,而且在各级领导的检查指导中汇报娴熟、仪态大方,赢得赞许。孙鹏英也深有感触的说:“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团队共同学习讨论的氛围,学习再也不枯燥,决心把这种学习氛围保持下去,取得更大的进步。”

(3)一人一专题学习法。学而不精则殆。站所人员对主要设备的基础知识掌握后,她们的学习兴趣开始减弱,学习也变得平淡无奇。转岗时间不长的白颖维突发奇想:我们不光要当通才,应该当专才,大家每人精通一台设备,不就都是专家了。在她的启发下,她们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系统及原理分别进行重点学习,确定每个运行人员“一人一专题”项目,8个人各自编写了专题课件,并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各讲所长、互帮互学,实现了人人有强项、个个上讲台,搭建了树立自信、展示风采的平台,使员工之间经验共享,在知识和技能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015年10月所长杨颖被聘为变电站值班员高级技师,白颖维参加2016年水电厂技术比武取得佳绩。王昌寺变电所转岗人员业务培训方法得到了水电厂的全面认可,她们编写的“一人一专”课件也被主管单位印发到各站所,在水电厂“一带二、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推行“双考核”机制

学无止境,长时间的自觉学习是需要定力的,内因可贵,外力的推动必不可少,能让团队人员长时间保持学习的热情。她们在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探索推行了“双考核”机制,即月度岗位技能考试和工作考核。

(1)技能考试。由主管单位组织,结合月度检查,每月采用闭卷考试或现场考评的方式,对站所人员进行一次业务技能考试,每季度综合分第一名,被评为岗位明星,个人形象和学习方法在学习园地展示,并由主管单位进行200元的经济奖励,此方法推行一年来,4名员工得到了相应的经济奖励。

(2)工作考核。每月依据工作检查考核标准,对当月值班班组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打分,每季度根据月度工作考核情况和月度技能考试结果评定优秀值班班组,对优秀班组由主管单位进行经济奖励,对落后班组进行经济处罚。一年来,先后有16人(次)得到奖励,8人(次)受到处罚,“双考核”机制在保障学习的基础上,促进了站所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努力提升四种能力

通过强化训练、观摩示范、总结对比等方式,有效实现将所学知识向养成标准化作业习惯、提高设备故障判断处理及站所应急处置能力、提升HSE风险管控能力等各方面技能转化的目标。

(1)提升标准化作业能力。将标准化汇报、标准化巡视、标准化操作录制成视频资料,组织值班人员反复观看和点评,进一步规范和理顺了准化汇报、标准化巡视、标准化操作的方式方法,使标准化程序成为值班人员的日常习惯。她们录制的标准化汇报和标准巡检的视频,被主管单位发放到其他站所作为学习课件,使各站所的标准化建设有了直观的标准和样本,带动了其他站所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2)提升判处设备故障能力。安排技术人员选择典型案例,定期进站讲解设备故障判断处置方法,引导值班人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同类故障资料,对比故障判断处置的最佳方法,有效提升了值班人员设备故障的处置能力。一年来,她们凭借精湛的技能,发现并处理了35KVI段PT一次保险熔断故障、查找了35KVI段电容控制回路和合闸回路直流接地等4处故障,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行。

(3)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结合变电所设备运行特点和行业事故案例,对可能发生的10余个突发事项制定了清晰可行的应急处置程序,并组织反复演练,有效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了相应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按程序进行处理。

(4)提升HSE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持续开展“四讲一落实”活动,使值班人员全面掌控了HSE风险管控核心,并熟练运用到安全风险识别六要素法(人、气候、作业现场、工具、材料、作业方案),使每项作业风险全面受控,变电所实现了连续安全运行。

三、实施效果

通过开展“三学两考四提升”学习文化创建,王昌寺变电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保障机制,员工精神状态有了明显转变,站所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运行管理工作得到上级部门高度评价,已成为水电厂的模范站所。

(一)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三种学习方法的应用,使班组的业务技能学习成为常态。变电所8名员工制作专题课件12个,坚持日学周讨论的学习方法,形成了经验共享的学习文化,推动了班组成员整体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5名转岗和新到岗员工的业务能力进步明显,3人在轮岗互换活动中,被调整到其他站所担任所长,帮带其他站所管理工作,变电所所长杨颖被推荐为2015年水电厂劳模,2016年作为水电厂党员代表,参加了油田公司第一次党代会。

(二)提升了班组建设水平。通过学习型班组建设,员工了解标准规程,熟悉业务程序,掌握操作要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资料管理等八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使班组标准化管理水平进步明显。通过王昌寺变电所的示范带动,主管单位工程公司运行分公司各站所生产运行安全平稳,各项工作走到了水电厂前列,被推荐参评2015年度水电厂先进集体。王昌寺变电所在2016年油田公司三基工作推进会上被表彰为“优秀五型班组”。

(三)构建了站所学习的长效机制。将“三学两考四提升”复制和推广到了主管单位的其它站所,特别是“两考核”机制的应用,在制度层面上保证了班组学习的常态化,成为推动站所员工学习成才的有效机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学两考四提升”打造学习文化变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