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础知识小测试

地震研究相关基础知识测试

地震基础知识小测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多选题

1.地震前兆共有两大类,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以下哪些现象属于宏观前兆:

(1)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2)地磁异常;(3)地声;(4)地光;(5)动物习性异常;(6)地震活动异常

2.以下哪些地震前兆出现,一般3天内发生地震:

(1)地电变化;(2)地下水大幅升降;(3)地声、地光;(4)地壳变形;

3. 我国的地震监测工作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多方法、多手段构成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地震监测工作方法和指导思想:

(1)专业与群测;(2)微观与宏观;(3)固定与流动;(4)边监测、边研究、边预报

4. 就预报的依据来讲,以下哪些是地震预报方法:

(1) 地质法;(2) 统计法;(3) 前兆法;(4)模糊法

5.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我国的地震综合预报工作基本上形成了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以下哪些属于地震综合预报工作内容:

(1)长期预报;(2)地震形势预测;(3)临震预报;(4)中期预报;(5)短期预报;(6)震后趋势预报

二、 判断题

1.地震预报,指人们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判断和理论研究,对未来地震(主要指强烈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做出估计。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

2.地震预报是政府行为,是建立在科学家对地震的预测建议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社会约束性。()

3.我国古书《隆德县志》上就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称为"地震六端",对地震前的天气异常,海啸、地光、地震云等前兆都作了精辟的概括。()

4.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强烈地震发生前一天傍晚,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彩云,并用相机拍摄下来。经研究,这种长条云比较常见,不是唐山地震前兆地震云。()

5. 利用地震仪测定地震三要素,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来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方法,通常称“以震报震”。()

6.国务院第255号令发布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地震预报一般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情况紧张时,可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48小时内的临震警报,并同时向上级报告。首都地区的地震预报则由中国地震局负责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后,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发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7.地震波:分为体波和表面波两种。体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表面波(L波)只在地表传递,速度最慢,不会能造成严重伤害。()

大家不要百度,回答一下,检验你们的知识是否扎实 ?每道题10分,共120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震基础知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