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不能拍脑袋

        近日,广东省梅县广播电视台报道了梅县区华侨中学所进行的“足球舞蹈”训练,而这两天关于“足球舞”的解读在被传播后进一步发酵,俨然成为了被众多球迷和圈内人热议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有些“荒诞”的话题。但不止在梅州,在国内其它不少学校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甚至还组织规模不小的各种“校园足球操比赛”。这些让中国球迷哭笑不得的足球推广,止增笑耳。(11月15日  中国青年报)

        如果没有媒体的广而告之,也许这所学校的“足球舞”还会得到更多荣誉,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推进足球运动的一面旗帜。在笔者看来,“足球舞”的荣耀与尴尬其实是新教改问题的剪影。在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新时代的教改必须理智清醒,对改革创新要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冷静,少一点冲动,少一点功利,不要拍拍脑袋弄出类似“足球舞”这样尴尬成果。

        “足球舞”的出现,教师明显带有情感冲动。据媒体报道,这位教师是有编排体操特长的。当看到校园足球从上至下都在高度重视时候,而家乡又是名声在外,便难免心血来潮,反正是自编体操,加上足球元素说不定就是改革创新,于是足球舞在这位擅长体操编排教师心中,自然而然就成了追求教学改革成果的动力。因为这种情感冲动,就会不加深思,不会考虑加上足球元素后的不伦不类,更不会考虑对学生可能产生对足球理解的误导。虽然教无定法,改革创新需要异想天开,但遵循基本认知原则却是必须的。“足球舞”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这对于靠一时冲动拍脑袋的改革创新应该是一个教训。如果这位老师不那么冲动,当有了“足球舞”创意之后,就不会急于求成,随意去编排,而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看体操之外加足球元素是否妥当,对体操的美感与力度有没有影响,对足球运动有没有推动作用。为了保险起见,还会拜懂足球的专业人士为师,认真听取他们意见。如果有这些后续行动,“足球舞”也就不会成为一大笑话。

        “足球舞”的推广,有关部门带有明显功利心。学校面对“足球舞”的构想,不是举行听证会,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尤其是业内人士意见,而是坐井观天,自认为这是改革创新的好点子,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谁弄出这样活儿。学校为了快速出名,应该是一点也没有犹豫就行动起来,一方面组织编排,一方面申报课题。而上级主管部门面对这还没有足球与体操舞蹈结合的先例的“足球舞”,自然会高看一眼,这样课题从学校教育科研角度,至少有几大亮点:敢为人先不存在抄袭剽窃,为校园足球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对校园体操改革注入了活力。基于这些亮点,该项目不仅获得立项,还获得经费资助,在评定成果时也就会一路绿灯。当地进行推广,一是要突出当地教改成果,二是要让人们借此对足球之乡产生强烈认同感。“足球舞”之所以获得美誉被当地作为典型推广,急功近利是最大推手。只是没想到在推广中被火眼金晴的人们尤其是业内人士看出致命弱点而出现剧情大反转。这种反转让当地颇为尴尬,以致一些部门不得不出来洗白撇清关系。假若有关部门不带功利性,多些理性求证,也就不会出现这样尴尬局面。

        由“足球舞”不禁想到这些年课改情景,这样的尴尬成果也不少。当年某地看到创造教育这个词语,一时兴起,要推广创造教育。当时恐怕连创造教育内涵也还没弄清楚,就在学校“推广”。没过多久,就举行成果展览,很多学校不得不买来工艺品滥竽充数,标上学生与指导教师名字作为作品参加展览,后来成为一大笑话。某所学校据说学生自主课堂有些名气,便被视为素质教育典范,参观学习后立即操刀,一时课堂热热闹闹,还推出不少与“足球舞”改革样本,但不久偃旗息鼓。有不少教育者与教育领导在谈及这些功利改革时,不惜用劳民伤财予以坚决否定。回顾过去的教改历史,既有众多成熟的成果,也有不少昙花一现败绩。反思那些败绩,都是一时头脑发热热衷功利所致,经不起社会与历史检验。

        教育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必须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否则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健康发展,但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充分论证,而不是简单加减某些元素,劳民伤财成笑柄。“足球舞”改革光环的掉落告诉我们教育者,教改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思维,必须规避一时冲动拍脑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改不能拍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