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装X也可以治病,买贵的东西也可以不心疼

曾有研究中对12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实验,把他们分成两组,分别用两种药,一种一针1500美元,一种一针100美元。但其实,这两种药都是生理盐水,没什么疗效。实验结果出来让大家大吃一惊,使用较贵的药的患者病情转好的情况居然比便宜用药的患者高10%左右。哇哦,原来“贵”的心理居然可以“治病”。

市面上有一类人“不买最好,只买最贵”,这种现象在电影“大碗”中曾有生动的描述:两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还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最近苹果的IPHONEX上市了,一部手机将近万元的售价,但第一批就预购出去了4百多万部。首销远远超出华为、小米等国产新机的量,不禁让大呼国人不差钱。可笑的是当时我也参与了抢购,付款的时候居然完全没心疼钱的意思,当时想着抢到第一批,转手卖肯定能赚一笔,即便卖的不了,自己用也是不错的,带着它回头率肯定高,能很好满足我的装X心理。这也难怪当年iphone6s出来,有人必须买玫瑰金了,因为买其他颜色别人还以为你再用6呢。当然这些都是基于对苹果手机的质量及品牌美誉度的信任基础上的。更典型的就是那些奢侈品了,LV的包、阿玛尼的衣服、劳力士的表把logo摘了,它们还能卖的贵吗?

其实所有买“贵”的人,都是在买一种炫耀性的心理需求,一种展示自己优越感的强烈需求。这点不会因为你是穷人而有所减少,有时穷人反而更需要炫耀。这种现象学名叫“凡勃仑效应”

这点运用到广告文案里再好不过了,如果一件产品定位高端,要卖的贵,那这个“贵”一定要体现了身份地位,让他恰到好处的炫耀,不动声色的装X。

如某些名表广告会描述这么个成功人士场景,在庆功宴会上主人公英俊潇洒落落大方的时举起手腕与大家干杯时,人们记住的不仅使是这个美好的庆功场景,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那块戴在主人公手腕上的表,此时在恰当的位置再配以朗朗上口的文案,这块表所展现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了。当消费者遇到了同样的场景时,就会不惜代价的去满足这种心理需求,而不是先考虑多“贵”的问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装X也可以治病,买贵的东西也可以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