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

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早上,没有人打扰,洗漱完,也不需要用吹风机,吹到阳台上的风足够将头发风干。阳台上的藤椅有些破旧了,经常也是猫猫睡觉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个特别舒适的地方,窝在藤椅里,脚架在阳台栏杆上,抱一本书,可以上看一上午。今天我就是这么打算的。今天选取的书也特别应景,村上春树的《等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因为我刚晨跑完,因为一个坚持100天每天至少三公里的约定。

这是我第二次写关于晨跑的文章,第一次开始写时毫无头绪,在历经艰难完成那篇文章之时,便买了这本书,因为心里的恐惧,说不上是对日本文学的恐惧还是其他的原因,这本书一直放在书架上积累灰尘。终于今天它重见阳光。

村上春树在这本书里面谈了跑马拉松已经参加铁人三项之前的练习过程已经在参赛过程、练习过程当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将跑步与写小说进行了联系。

在从雅典跑到马拉松(在马拉松的发源地跑马拉松时)时,开始还能欣赏路边的风景,村庄老人晨起悠闲地喝着咖啡,遇见死狗的尸体、看见了被轮胎压扁了的猫,当跑步中出现疲劳时也会突然很想喝冰啤。但是在37公里到40公里之间,体内的能量消耗尽了,由此深深地感到一切令人厌烦,不想再跑了,入眼之物都令人光火:路边正在惬意吃草的羊,车里不停地按快门的摄影师。(看到这两句突然想起了萧红因为饿,而写出的桌子能吃吗,椅子能吃吗这样的句子)就这样厌烦着加上因晒伤而起的水疱中跑过了40公里后,离胜利只差2公里,对摄影师的鼓励“还剩下两公里,加油”也有埋怨:动动嘴皮子当然简单喽。坚持着,跑到了终点,没有太大的兴奋,也没有成就感,一直想的是“终于不用跑下去”的想法,这也是当时最为喜悦的一件事情。

对于村上春树跑步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特别的认同,特别的幸运是现在而非去年读了这本书。在跑步时,欣赏路旁的风景以减轻跑步本身所带来的痛楚感。欣赏湖边的美景,尽管是一圈一圈这样轮回的,去猜想路边的人是什么职业,跑了多久,因为什么原因而跑步呢?在心里跟着耳机里的音乐节奏去迈步,欣赏体会歌词,然后一次次地被歌曲感动,这样注意力一转移,跑步也显得不是那么难受了。但是当跑到一定的距离,疲劳袭来,也想停下,每迈一步如果爬陡峰,所有一切的注意力又重回到自身回到跑步这件“痛苦”的事情上面,好在我也不是跑马拉松,偶尔5公里,偶尔三公里,所以这样的疲劳期不会太长就会因为任务的完成而结束,跑完庆幸终于结束,以后不想跑这么久,然后第二次又这样循环往复。

最开始,不愿意承认跑到最后的这种庆幸的心理,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完成任务式的去跑步,并不是我真正地想去跑,然而现在理解了,这也许是一个过程,一个跑步的心路历程。

村上春树也有一点小可爱,曾经采访一个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会不会有今天不想跑、觉得烦,想待在家睡觉的类似情形呢?得到的答案让他松了一口气: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原来大家果然都一样。 但是想法是想法,村上春树将自己跑一两小时步与其他人挤电车的情形相对比,更愿意选择前者,于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着。

也许我们有人只看到了前半部分,会为自己不想跑步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忘却时间的玩着手机。然后安慰自己:奥运选手,马拉松选手都有过如此想法呢。而忘记了有后半部分。就像我们看名人的奇闻轶事,也学到了一些陋习,被要求改变时却信誓旦旦地说:某某名人也是这样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严格来讲,“偷鸡不成蚀把米”。

跑步是个长期的运动,也是一项需要坚持的运动,写文也是。尽管我的跑步与写文一样上不了台面,但还是希望能坚持了,自己满足就好。独处的这段时间,在跑步写文与阅读中,获得了快乐与满足,足以。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