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写作】怎样写景

        写景就是描写景物,基本上属记叙的一种。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

【写作指导】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写景衬托人物心情、渲染周围气氛; (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怎样写好景物呢?           

                            注意写景顺序

        把握好写景的顺序,描绘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通常写景的顺序有三种:

        1.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由远到近,由里到外,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等,都是空间顺序。 比如描写一棵树,可以写树干、树枝、树叶,也可以写近观、远视。

        2.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写早中晚各个时辰的景物等,只要是景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都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

        3.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如由浅到深,由个别到一般,由主到次等。

        当然,这三种顺序也可结合使用。

                            学会写景方法

     一、多感官再现法

  写景时,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结合起来,对景物进行细致描绘,可多角度地展现景物特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本段描写就是从视觉、听觉、味觉几个方面描绘了儿童心中美丽欢愉、富有情趣、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生活,从中表现出儿童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心灵世界。

  二、动静结合法

  写景时,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可以以静衬动或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态美,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能更好地展示事物特点。写作时要打破一时一地静态介绍,可以通过合理想象,超越时间、空间有选择地写景物的美丽景象。在写景物静态的样子时,也要写出动态的形象来,把景物的美,具体、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三、虚实结合法

  写景时,把实写与想象相结合可以充实文章内容,增添文章情趣,引发读者想象,寄寓作者的感情。例如,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作者把实写与虚写相结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百花盛开,群芳争艳的美丽景象,使文章极富情趣。

  四、情景交融法

  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感情色彩,但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即就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例如,朱自清的《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喜悦、赞美之情。作者在前面描绘五幅图画的基础上,在结尾处放声高歌,“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赞美之情喷涌而出,新颖的比喻,明快的节奏,使春天蓬勃的生机、美好的前景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使读者沉醉于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契诃夫论文学》)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姿态,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写出它内在的韵味。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绘了春天里的种种景物:山、水、草、花、雨等等。对于春草,作者抓住了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萌动的幼芽,挤破泥土的阻碍露出地面的一个“钻”字,二是初生的小草娇柔的神志、“嫩嫩的”,三是春草的色泽“绿绿的”,四是人的触觉所感“软绵绵的”。对于 春雨,则写出了雨丝的细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 雨意的朦胧,“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又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作用,“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2.选好写景的时机和角度。“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契诃夫)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 ,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恰当取舍材料。写作前要明确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及顺序。比如,同是写登山,如果是为了表达“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美好的顶峰”这一文题,文章就应突出山路之险,困难之大,意志之坚及登峰后“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如果是为了抒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则应重点描绘景色之美,抒写感情之真。对文章中情与景的关系的处理,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作者的感受,即所谓借景抒情,借景言理;二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这叫做寓情于景。

        5.可前后对比写景。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海面景色,旅行出发时美景如画,美梦破灭时阴影顿现,既体现了人物心情又深刻揭示了小说主旨。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 

        除了这里提到的方法之外,还应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使所绘之景具体、真实、生动、形象。

【片段训练】

        这节生物课上得真欢畅啊!我禁不住笑出声来。走出教室,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微风徐徐拂过。嫩绿的枝丫向我点头微笑,桃花你推我桑挤满枝头,身姿妖娆。一瓣桃花不偏不倚飘落在我的掌心。

        桃花影里,有个身影是那么眼熟。呀!是数学老师!“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呀?该来的还是来了。命苦,没办法。”一眨眼,数学老师拿着一沓试卷穿过桃林,向教室走来,“噔噔噔”的高跟鞋声一下一下敲打在我的心上。“来,发卷子!”我把头垂得低低的,抬都不敢抬。卷子毫无怜悯地落到了桌子上。一个个红红的叉触目惊心。霎那间,艳阳刺目,桃花失色,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令人烦躁不堪。风也吼起来了,丝毫没有刚才的温柔。(韩冰冰)

        推开后院的大门,一缕清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那棵高大的桂花树,偶有一只蝴蝶绕着它飞舞着,花下成群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走近些,香气愈来愈浓。浓郁的香铺天盖地而来,笼罩着我包裹着我。绿叶下的桂花小巧玲珑,四片花瓣微微向外伸展,花蕊浅淡而娇嫩,如米粒般大小。一阵秋风掠过,桂花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纷纷飘落,沁人心脾。再往里走,几棵柑橘树呈梯形摆放,枝上缀满了橘灯。最里面,伫立着一棵枣树,椭圆的枣儿颗颗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摘下几颗,咬上一口,真甜啊!              (韩冰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天是万物凋敝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所有的花朵都经受不住严寒的考验,纷纷藏起了娇容。唯独梅花,冒着严寒怒放。

        看,大雪中的梅花多么动人。深褐色的枝干遒劲有力,嫩黄的花朵似从枝干里突然冒出一样,充满生的顽强。小巧玲珑的花瓣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白雪皑皑的冬天,当梅的清香袭裹而来,踏雪寻梅便成了美丽的传奇。(李子怡)

        老家的小院是我的最爱。院墙周围长满了花花草草,花草里还夹杂着些小拇指肚大小的野草莓,摘来尝尝,还蛮甜的。前面是一片菜地,里面种着绿油油的香菜、油麦菜和菠菜。小院后面有三棵树,一棵是枣树,熟透的枣儿挂满枝头,颗粒饱满又大有红,看得人口水直流。另一棵是柑橘树,绿色的果实害羞地躲在树叶后面,只等秋风来,吹红她们的小脸蛋儿。柑橘树旁边是桂花树,簇拥的花朵挤挤挨挨。一阵微风吹来,桂花的香气立刻溢满小院,蜜蜂闻香而来,在花下嬉闹,真是“桂花盛开,香飘十里”呀!        (李子怡)

        降霜了,后院里的草儿、花儿、树儿披上了一层白纱,在晨光的映射下,泛着银光。蚱蜢在泛黄的草叶中跳来跳去,仿佛在寻找最后一丁点儿能吃的东西,蚂蚁也不甘落后,成群结队为过冬做最后的准备。一股淡淡的香气飘来,循着香味望去,桂树上只剩下零星的几簇小花,诠释着生命的顽强。火红色的柑橘,淡妆浓抹,为自己裹上了一身大红袍,在风中扭动着美丽的身姿。秋意渐浓秋风寒,北雁南飞向远方。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难道是和家园最后的告别么?(张瑞希)

        闷热的夏日傍晚,一丝风都没有。柿子树油黑的叶子,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奶奶种的小花,昔日娇美的脸庞变得蔫头蔫脑;成群的知了,在后院的树上聒噪着:“ 热死了,热死了……”沉闷的天空,低低地压在人们头顶。爷爷种的小青菜叶子都卷了起来,好像怎么也浇不透,三四瓢水下去,都没有一点起死回生的样子。“要是下场大雨就好了”,我嘟囔着。

        突然背上凉凉的,下雨了吗?一回头,原来是隔壁的豆豆正拿着水管浇菜。他坏坏地笑着,紧紧捏着水管口,像高压水枪一样向我射来。我急忙冲过去,抢过水管,朝他冲去。哈哈,你看你看,他一下子就成了只落汤鸡。  (张瑞希)

                                            指导老师:侯会芳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点写作】怎样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