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规律,是社会同共涵养

今年,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文章,随后,他迅速“蹿红”,其发现甚至被称为“诺奖级”。但数名国外科学家认为他的实验无法重复。韩春雨被称为“三无”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他的实验室也简陋得令人惊讶。他告诉记者,不会回复这些质疑,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新京报8月1日)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全球领域的前沿科学,这项科学,已经成为全世界相关领域门类的科学家,乃至哲学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因而韩春雨在发表了这篇论文后迅速“蹿红”,其发现甚至被称为“诺奖级”。对于这样的前沿科学,全世界都在探索之中,凡是未完全探明的科学,总会存在着各种角度的质疑。而科学本身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质疑中不断完善的;科学发展本身的驱动力,也正是来自于各种质疑,二者如影随形。

韩春雨的论文,重在其中的发现,而这种发现,被一些国外科学家认为他的实验无法重复。其实,不管是中国科学家还是外国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质疑都很正常,因为科学就应当有着某种规律性,这需要在实验中获得,也需要在重复实验中得到检验。科学发现,需要验明新的发现,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规律,而宏观上的科学探索之路,也必须行进在这样的轨道上,科学探索之路,既是一条科学规律之路,也是一条科学态度之路,二者合一,才能最终发现真谛。

因此,韩春雨应当回复这些质疑,因为,这不是韩春雨个人荣辱得失的问题,而是这个团队整体科学信念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科学家整体态度的表达。而另一方面,科学探索并不存在着终极性目标,它总会在人类新成果中看到未知,任何新发现都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终点,而只能是再次展开发现之旅的起点。宏观上说,科学探索之路,只能由起点构成,它不会存在终点,犹如一条射线,永远止境,而这也是科学探索对人类的最大魅力所在。

韩春雨被称为“三无”副教授,他的实验室也简陋得令人惊讶。但客观地说,真正的科学家并不是靠别人或什么组织给予的封号,而是自身科学成果积累的使然。虽然韩春雨团队的各种条件都很“寒酸”,但他们毕竟在这样的条件下获得了“诺奖级”重大发现。对此的争议与质疑一定会存在,这是一种好事,说明韩春雨和他的团队已经踏入了人类最需要的价值地带上,而人类历史上很多科学重大突破,都经历过被质疑甚至被否定的阶段,当事的科学家们也都经历过这样的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一切重大科学发现的价值,都会在质疑中屹立不倒。

但是,既然是科学探索,那就必然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是成功,一种是不成功;但绝对不能存在“失败”一说,因为每一次不成功,其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失败”的含义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哲学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将这种观点放在自然科学探索方面,其实就会对科学家构成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桎梏。而韩春雨及他的团队发表的论文,只存在成功或不成功的可能,但这样的评判也同样要符合科学检验的规律。

国外科学家对韩春雨的论文提出了质疑,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正常的学术争鸣,中国科学家也不必将这种质疑泛指化,或贴上什么标签。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中国需要韩春雨这样的学者,他在那样“寒酸”的条件下挤入了挤进了世界前沿课题研究的领域,并在全球“蹿红”,这本身就是一种趋势上的成功,他的条件虽然很“寒酸”,但他的重大发现却一点都不“寒碜”,因为这是一种民族进取精神的体现。

但在现实中,这种精神不但需要肯定,而且还需要保护。而保护,在一个崇尚科学的社会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宽容。在一个高度崇尚科学的社会中,人们企盼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成功,和科学课题的破解;但在任何情况下,同时也都要体现出对他们的理解与宽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尊重了科学探索的规律。当然,这也是这个社会应有的同共涵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尊重科学规律,是社会同共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