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的凉山第一章

研读凉山的思考

- 为何研读:因为想了解人类学家制作民族志的思路脉络,所需要的功夫,如何整理资料及筛选过程的思考。

- 为何凉山:因为机构有项目就在凉山布托,年中会去走访项目点,很想好好准备。

第一章:

- 看过第一章一次又一次,觉得读好这一章是很关键,消化好作者的分析框架就更容易明白作者筛选材料的思考,铺排脉络的用心。

- 为了以后容易给不同民族志做一些基本的对比,下面抽取了一些基础问题尝试梳理框架。

基本资料:

1. 社会问题:利姆乡1990爆发双重流行病(艾滋病,海洛英)

2. 分析作用:从国家的角色变化及诺苏社会的新兴个人主义,以理解诺苏人的未来

3. 诠释角度:

    - 从在地人的观点理解社会变迁的过程

    - 探究因果关系

4. 分析视角:

    - 先从全球现代化发展为背景,至中国各种现代化计划的推行

    - 再呈现在半世纪内由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及资本主义的对少数民族社会的影响

    - 国家代理人在公共议题上的混乱

    - 新兴的个人主义(成为男人,自主自由)

    - 个人能动性

5. 研究对象:彝族>诺苏人>青年人「土匪」

6. 提出批判性问题(章节的铺排)

    - 利姆乡的诺苏人为何在艾滋病及海洛英面前特别脆弱

    - 当地人如何回应

    - 政府的介入引发什么

欣赏点

作者所引用的两个故事以解释其分析视角都很精彩:

1. 鬼故事的重要性:

    - 成功进入田野的第一步

    - 反映官方理念及当地文化的冲突:破旧立新,科学理性

    - 呈现官方代理人处理当地文化的手法/说法:

        - 村民捏做

        - 发出禁止/禁口令

        - 出动警察查问

        - 「封建」「迷信」

2. 土匪故事:

    - 触发反思青年人以成为「土匪」、闯世界为驱动力




    - 带出青年人的个人主义冒起的社会变化的背景

问题:

- 副题的铺排的思路脉络?会否有多余部分?这个问题重要吗。。。

- 有待再细味的是作者如何陈述,分析及引用


田野研究的功夫:

- 多重地域的意象(multi-sited imaginary, Marcus 1998)

    - 透过报道人回忆都市中的生活

- 经验亲近法

- 本土观点

- 滚雪球的抽样方式(适合研究难以接触的人群:毒贩,吸毒人)

- 生命史研究法(Langness, Frank, 1981)

- 小型家户调查取得量化资料

- 官方报告/官员咨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莉莉的凉山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