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广泛用于图像检测,它的实现原理与传统神经网络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将普遍意义的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实现合成一篇。
尽管所有教程在介绍神经网络时都会把一大堆神经元画出来,并且以输入节点——神经元——输出结点连线,但是,在编程实现时,基于神经元去编程是低效的。典型如这篇经典文章里面的代码:
http://blog.csdn.net/zzwu/article/details/575125。
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将神经网络每个层仅仅视为一个矩阵算符,对输入作变换后传递给下一层。基于矩阵运算的编程,思路清晰、容易校验,最重要的是便于后续性能优化,足够快。
因此,在写神经网络算法时,建议把“神经元”这一概念扔掉,在推导出矩阵变换公式之后,这一概念对我们工程师而言已经没有意义,我们面对的,仅仅是一个个的矩阵算符,理解算符并实现就可以了。实现神经网络,就是实现各类矩阵算符,并按顺序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一个神经网络Net由若干个Layer和一个全局参数矩阵Parameters(参数矩阵高为1,实则为一个向量)构成,每个Layer拥有自己独立的算符Op和运算缓存Cache,并将全局参数矩阵中的一部分映射为自己的参数矩阵P。
每个层由算符、参数和缓存构成。
算符负责实现矩阵变换:
Cache为缓存,仅仅做预测时,这是不需要的,但在训练过程(BP算法)中,往往需要缓存该层的输入输出,以便后续计算梯度。
Layer中的参数矩阵由网络中的全局参数矩阵截取映射而来。
对每一层,设 X 为输入矩阵, Y 为输出矩阵, P 为该层参数矩阵,则有:
预测就是一次前向传播,每一个Layer算出Y值后,作为下一层的X值传入。
设有3个Layer,那么输出结果的表示就是:
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系列矩阵算符的叠加,训练神经网络就是求出最佳参数矩阵。
这个训练过程一般基于随机梯度下降,计算梯度时采用反向传播(backward)方式。
随机梯度下降(严格来说是随机批量梯度下降)的算法描述如下:
1、从样本集中随机抽取n个样本。
2、计算这批样本对参数P所产生的梯度 ΔP 。
3、更新参数: P=(1−λ)P−αΔP 。
4、回到第1步,循环执行iteration次。
在执行随机批量梯度下降算法时,需要设定如下超参数:
1、梯度下降的步长 α
2、每次训练抽取的样本数 n ,也就是batch size
3、正则惩罚项 λ ,
4、迭代次数iteration
有些文献中,这些超参数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迭代次数或误差总值做变化,此处暂不考虑。
设 Y⎯⎯⎯ 为目标输出矩阵,则损失函数被定义为:
在后向传播算法中,有了最后一层的输出残差,就能逐步往前更新各层的参数,计算残差只需要将预测矩阵和目标矩阵作减法就可以。因此这个问题等同于怎么得到目标矩阵 Y⎯⎯⎯ 。
对于回归问题, Y⎯⎯⎯ 中每行是一个1维向量,就是标注的一个实数值。对于自动编码器, Y⎯⎯⎯ 就是第一层的输入矩阵 X 。
对于分类问题,用Softmax为最后一层时, Y⎯⎯⎯ 是一个分布矩阵,每一行在标注的那一个位标1,其他元素为0。
如下图示例:
前面讲述了一个通用的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现在需要到具体到每个层的实现。
这个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也是最难理解的一层。
英文教程参考:
http://cs231n.github.io/convolutional-networks/
卷积层、池化层都是以三维数组的方式处理矩阵中的一行,总体来说,将输入矩阵看成四维数组处理,其得到的也将是四维数组。
这是因为,CNN一般处理的是图像,图像数据原本就是3维的(宽、高、通道数),在映射为矩阵时才变为矩阵中的一行,按图像真实性质将输入数据重构为3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如图所示:
输入矩阵 X 被表示为 batch size 个iw*ih*kd的立方体,batch size 为输入样本数。
参数矩阵 P 有 filter number (后面简写为kn)行,每一行是一个滤波器,它包含kh*kw*kd个系数及一个常数项C。
每一个滤波器均与输入向量作一次滤波,得到一个 oh*ow 的平面,由于有kn个滤波器,得到的就是 oh*ow*kn 的输出向量。
oh和ow的计算公式中,p为输入矩阵补0的大小,s为产生输出的间隔,目前简单起见就设p=0,s=1。
滤波运算产生平面的公式如下:
设In为输入的三维数组,Out为其中一个输出平面, Kp 为当前所取的滤波器,那么:
卷积层终究只是一个线性变换。计算其梯度的原则就是对该分量找到所有与它相关的参数,求和叠加。
仅考虑s=1和p=0的情况,
求输入残差 ΔX ,那么对 X(x,y) ,先将x转化为三维坐标:i,j,k,然后其值就是
对于 ΔP ,其公式为:
由于卷积层的运算非常大,且运算特殊,完全基于矩阵的四则运算虽能实现(如caffe的GEMM方法)但性能不是最优,建议独立为其设立矩阵算符。
这一层依然把输入矩阵中的一行当三维数组处理,将平面缩小,深度不变:
池化层没有参数,只需要求输入残差。
均值池化是一个线性变换,最大池化是一个分段线性变换。
均值法的输入残差计算如下式:
最大值法的输入残差计算:
这一层又称全连接层。因为输入向量中的每一维和输出向量中的每一维都有一个权值,因此参数个数相当多。
此处没有考虑常数项,考虑常数项的话把输入矩阵后面补一列1就可以了。
这一层作用是把所有数校正为非零的。
这一层没有参数,只需要计算输入残差,公式如下:
公式参考:
http://ufldl.stanford.edu/wiki/index.php/Softmax%E5%9B%9E%E5%BD%92
此处设输入矩阵的宽为w
考虑到前面可以接内积层,这一层就不需要设参数了,直接做变换即可:
梯度推导
此处只需要计算输入残差,经过求导之后,得到下面式子:
由于代码中打不出 Δ 这种符号,上面推演公式中的 ΔX 对应before_diff, X 对应before, ΔY 对应after_diff, Y 对应after, P 对应parameters, ΔP 对应parameters_diff。
class ILayerOperator
{
public:
/*根据输入矩阵的宽(输入向量维度),计算本算符的输出矩阵宽(输出向量维度)*/
virtual size_t vComputeOutputWidth(size_t w) const;
/*前向传播,计算输出矩阵*/
virtual void vForward(const Matrix* before, Matrix* after/*Output*/, const Matrix* parameters) const = 0;
/*后向传播,计算输入残差和参数梯度*/
virtual void vBackward(const Matrix* after_diff, const Matrix* after, const Matrix* before, Matrix* before_diff/*Output*/, const Matrix* parameters, Matrix* parameters_diff/*Output*/) const = 0;
/*对该层所需参数的初始化算法*/
virtual size_t vInitParameters(Matrix* parameters) const = 0;
virtual ~ ILayerOperator(){}
protected:
ILayerOperator(){}
};
具体各Layer算符这里不再讲述。
class TrainLayer
{
public:
//参数映射,返回映射后的偏移值
size_t mapParameters(Matrix* parameters, size_t offset);
//参数梯度目标值映射,parameters和parameters_diff同大小
size_t mapParametersDiff(Matrix* parameters_diff, size_t offset);
//前向传播,得到预测结果
Matrix* forward(Matrix* input);
//后向传播,计算本层的参数梯度和输入梯度,并将输入梯度传到上一层
double backward(Matrix* output_diff);
private:
TrainLayer* mBefore;
TrainLayer* mNext;
/*在forward时,保存本层的输入输出,以便backward时使用*/
Matrix* mInputCache;
Matrix* mOutputCache;
/*参数矩阵和参数梯度矩阵的引用*/
Matrix* mParameterRef;
Matrix* mParameterDiffRef;
};
class PredictLayer
{
public:
size_t mapParameters(Matrix* parameters, size_t offset);
Matrix* forward(Matrix* input);
private:
PredictLayer* mNext;//预测时只需要知道下一层
Matrix* mParameterRef;//参数引用
};
class NNLearner : public ILearner
{
public:
/*这里用Node表示各个层的信息,一般而言,可以写成json,然后解析json而得,在构造函数中确定默认输入向量大小,创建所有Layer的算符*/
NNLearner(Node* info);
virtual ~NNLearner();
/*这个函数所做的事情如下:
1、基于X的宽,创建各个算符的输入输出缓存,初始化参数配置,从而创建逐层相连TrainLayer,进而创建梯度计算的类NNDerivativeFunction。
2、将Y展开为目标向量,与X合并成为梯度下降所需要的混合矩阵
3、根据各个算符所需要参数的总大小,创建一个总参数矩阵,映射给TrainLayer,并用算符对其进行初始化。
4、创建一个梯度下降算法类,调节参数矩阵的值
5、最后按算符重建一系列的TestLayer,并映射参数矩阵的值,将第一个TestLayer和参数矩阵打包,即为预测器*/
virtual IPredictor* vLearn(const Matrix* X, const Matrix* Y) const;
private:
/*依次存储各个layer的算符*/
std::vector mLayerOps;
size_t mDefaultInputWidth;
};
class NNDerivativeFunction : public IGradientDecent::DerivativeFunction
{
public:
/*M为混合矩阵,对矩阵的每一行,前mOutputSize为输出向量,后面的是输入向量,在计算时先将输入矩阵X抽出来,输入mFirst前向传播,得到输出矩阵Y,然后抽出输出矩阵YP,计算残差,从mLast开始反向传播,计算完成后,输出参数残差parameters_diff*/
virtual Matrix* vCompute(Matrix* coefficient, Matrix* M) const;
private:
TrainLayer* mFirst;
TrainLayer* mLast;
size_t mOutputSize;
};
class StochasticGradientDecent : public IGradientDecent{
public:
virtual void vOptimize(Matrix* coefficient, Matrix* X, const DerivativeFunction* delta, double alpha, int iteration) const
{
for (int i=0; ivCompute(coefficient, selectX);
/*更新参数: C = (1-lambda)*C-alpha*deltaC*/
Matrix::linear(coefficient, coefficient, 1.0-mLambda, deltaC.get(), -alpha);
delete deltaC;
delete selectX;
}
}
private:
int mBatchSize;
double mLambda;
};
class NNPredictor : public IPredictor
{
public:
/*Forward就可以了*/
virtual Matrix* vPredict(Matrix* X) const;
private:
TestLayer* mFirst;
Matrix* mParame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