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位导师》札记——大师风采,我之神往

书籍:我的三位导师

作者:李镇西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版次:2013年4月第1版

阅读时间:1月1日——1月2日/2019年

《我的三位导师》札记——大师风采,我之神往_第1张图片
《我的三位导师》

几年前,有长者勉励我,说好好努力,你便是重庆的李镇西。忽然汗颜,七年之痒已过,我有些倦怠。2018年的末尾参加了县里的一个活动,活动的年度计划里有推荐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语文课堂》。我本就爱读书,今年的个人阅读计划里,本来有关于专业书籍的涉及,便索性买了一套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作品集。慢慢读来。

我们的一生,总有几个影响我们成长的人,或是父辈师长,或是朋友知己,或是前辈同事,这本书,便是重点写了对李镇西老师有重大影响,或者是人生指引的三个人——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朱永新。

苏霍姆林斯基,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见过这个名字,当真只是见过名字,可惜从来没扎进去追寻。我深以为憾。在这本书里,我只零星看见一些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和观点,便已深深被吸引了。同时,我也为李镇西一生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追寻而感动。

李镇西和这些大师的相遇,尽管是确有缘分,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自觉。一个人,只有有了个人的自觉,才会对自我的生活和工作有追求,才会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脚步。也唯有如此,方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李镇西接触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时,苏已去世12年了,而从那时候起,李便一生孜孜追寻,去北京,去乌克兰,去帕夫雷什。一个人,真正不舍追求,老天终是不负的。

本书里有关于苏的一些教育思想的介绍,让我颇有知己之感。如: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人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对孩子的爱、尊重和信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学习只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爱别人是培养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花朵的沃土……这些教育思想的表现,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时有闪现。当然,如果只是粗浅的认为爱是教育的一切,这便又是要不得的。就在我的身边,好多新的老师,就很容易犯一个错误,过度溺爱学生。老师还会疑惑,我对学生那么好,为什么学生还一直伤我的心呢?须知爱只是教育的基础,而不是全部。爱学生,就把知识、道德、善良的品质等给了学生了吗?

通过李镇西的描写和介绍,我初步认识了苏霍姆林斯基,也大略地了解了苏的教育思想,确是以为值得追寻的伟大教育家。

本书重点放在了苏的身上,对陶行知和朱永新两位老师的笔墨较少,但也有点睛的描述。陶行知老先生是我本就崇敬的前辈,无论是他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还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胸怀,我都十分尊崇。在我教书的这9年时间里,实践最多的就是老先生的知行合一思想。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甚至,今年我真打算要在学校的后山承包一片土地,和学生种桃种李种春风了。我们常说学校的特色,乡村学校的特色,何必舍近求远,本末倒置呢?向身边的农人,向学生的爷爷奶奶取经,便是有取之不尽的宝库了。老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都对学生有无限的爱心。

摘几段先生的语录,以瞻仰先生之风采!

1、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2、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地,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3、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4、教育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来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5、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倘使我们肯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乡村儿童,那么,无论如何困难,必有达到目的的一日。否则天天背诵“教学做合一”,也是空的。我今天要代表乡村继而投向全国的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先生之风采,我之神往。

第三位李镇西的导师,便是朱永新老师。朱老师平易近人,提携后进,也能窥其胸怀广大。为做成自己理想的教育,他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也值得敬佩。

总之,读完全书,都被这三位大师感染,心里生出对李镇西的一丝羡慕。忽而心里又自责更甚,大师的思想放在那里,天下人人可得,奈何别人能进步,自己却蹉跎?李是我辈楷模,一生求索,吾辈当奋起直追,也要做一做这“人生一大事”来。



2019.1.5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三位导师》札记——大师风采,我之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