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系统
31.1 系统是在具备了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触角和环境交互作用,能够完成某一个特定功能的整体。
31.2 系统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原始事物从入口进去,经过系统的加工改变,和环境各个因素的互相作用,从出口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新事物。
31.3 系统的一些功能:自我超越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我完善能力,新陈代谢能力,自我适应能力等等。
31.4 系统是做事成败的秘密。比如生产力系统,包括了自然力、工具力、劳动力、整合力,这四种力的合力就是生产力。比如做菜,就包括了自然力中的菜、原料、调料和热能等,工具力中的手锅碗瓢勺等,劳动力中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洗菜、淘菜、掌勺、做菜经验、菜谱和火候掌握等,还有整合力中的头脑思维智慧,将各种力量整合在一起,让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条件有准备有方法有过程有目的有效率有次序有变化有效果,内外因结合,最后才做出称心如意的菜肴。
31.5 系统是防止遗漏和忽略一些重要因素的好工具。
31.6 系统是进行有效复制的最小单元。
31.7 系统是具有自身潜力本质的种子,一旦落地生根,就有开花结果的本领。有什么样的种子,就有什么样的植物。事物由种子的性质和环境条件两方面创造。种子可以被创建,环境可以被创造。
31.8 系统是全面检验事情当前状况的好办法。
31.9 系统是防止心理平衡崩溃的一道防线。
31.10 好的系统具有提前预警,事中测试,事后完善,防止错误重复的功能,还要有充分的适应性,可复制,可扩充,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新陈代谢能力。
31.11 系统是有一定流程的过滤器和参照系。每个系统都有入口和出口。将新接触的事物和系统进行一一比较对照,可以很快知道该事物的因素、属性、过程、可能性和对各种刺激的可能反应。对暂时不了解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各项标准进一步特别留心。问题系统、思考系统、生存系统、识别系统、融合系统、危机应对系统、反思系统、传递系统、配套系统、辅助系统、平衡系统、缓冲系统、学习系统等等。有了系统,就不会茫然。
31.12 自然是能量的源泉,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物质结构,能量结构和信息结构是三大结构。结构就是各种因素的分布情况、相对位置、对比关系和相互关系,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作用。
32 目标
32.1 目标就是希望的终点。希望什么,什么就是目标。行动是实现目标的通常的途径。目标成真了,就是所谓的成功。
32.2 对于人生来说,活在当下,体验人生的过程,这是更佳的目标。目标的意义在过程中体现。
33 超越
33.1 超越就是跳出概念的圈子。
33.2 超越就是跳出以往的成见,跳出事物之外看事物,从和问题有关系的环境中解决问题。
33.3 超越是对惰性思维和习惯行为的改变。
33.4 一切的改变都从内心开始,真正的改变都从行动开始。
34 问题
34.1 问题就是存在不符合心意的变化。
34.2 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摆明观点说明事实清楚后果的理性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因为一个问题吵架两次以上的人,不是真想解决问题的人。如果吵架多次还不想彻底解决问题,那一定是另有隐情。
34.3 人的恐惧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了。
34.4 如果一个问题总是频繁地普遍地重复发生,那就要分析下环境和系统中什么环节失衡了。很多问题是无法从问题本身彻底解决的,必须从根源突破,要么改变系统,要么尝试使用替代性方案。
34.5 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客观地、本质地、真实地看问题。
34.6 能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原因消除根源,预防问题,超越问题,整合资源搭建系统动手解决问题,是一个人发挥价值的素质。
34.7 发现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先从司空见惯的人们被迫无奈的事情入手,从大家已经麻木习惯的屈服中入手。自由如意是人类的终极理想。金钱社会中的很多事情,往往和自由如意不一样。当你自己遭遇到无奈的时候,当你看到别人遭遇到无奈的时候,你就要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是什么人在强迫人们屈服?那些人依靠什么让人屈服?大家要知道,当有人让你不得不无奈地接受的时候,一定是有罪恶的根源的。屈服于罪恶,实际上和罪恶同流合污的效果是一样的。大家以后分析问题的时候,做事的时候,要看是不是合理,而不是其他,公理是人世间最牢靠的东西,因为遵循的是自由如意的标准。罪恶的人抢走你10个东西,再返还给你1个,这个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行凶,总体看是一种罪恶。大家不要因为无奈就认为这种罪恶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管包装多么漂亮,返还给你的那1个就是漂亮的包装,大家不要被面具遮住了眼睛。第二个办法是问一问人类当前的艰难处境有没有改善的方面?就是问一问,难道非得这样吗?难道没有别的路子可走吗?
34.8 大问题是小问题的堆积。路是一步一步走的,问题是一个一个解决的。世界上的事情都很简单,也都有办法解决。但是别指望用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要给每个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为所有问题找到唯一的解决办法。解决问题,一要扫除阻挡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二要用行动解决客观问题。
34.9 单个人的生存境界:第一境界是 活着,第二境界是 活好,第三境界是 有意思,有价值,有意义。财富第三极,帮助人们直接过渡到第三境界。
34.10 人的需求分为两类,有形需求和无形需求。有形需求靠物质满足,无形需求靠信息满足,所有需求都可以靠能量满足。
34.11 什么能解决问题,那就是什么的问题。
34.12 解决问题的步骤:问题需要解决吗?问题有办法解决吗?谁掌握了解决的办法?掌握办法的人乐意解决吗?
34.13 具体方法:正面解决、反面解决、消除问题根源事前预防、针对问题的目的换个路子达到目标,将方法重复使用。
35 催化
35.1 催化是让局部时间加速的宝贝。
35.2 催化是外力的精髓,催化是系统的重要元素。
35.3 催化是让生命增值的绝招。
35.4 催化剂是人影响变化的助手。
35.5 爱心是最佳的催化剂,爱心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36 生产
36.1 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力、工具力、自然力和整合力四个能力要素构成。
36.2 生产能力四要素:自然力(生产对象)、工具力(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者)、整合力(生产整合者)。
36.3 地球人类社会进步标准:人类社会总体显性能量增加,使用均衡度提高,两者缺一不可。
37 过程
37.1 在前提环境和系统融合中,过程有了存在的原动力。一切的过程都消耗时间,都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发生,都是物质和意识的互相刺激和反应,可以依赖人为的认识去做出改变,任何过程中事物的形式和事物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都有一定的现象发生,每种现象背后都有本质的东西在背后驱动。
37.2 金钱社会里的部分流动过程: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关系流、能量流。
37.3 对于人生来说,过程即结果。
38 快乐
38.1 快乐的本质是如意。
38.2 不快乐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可能没用的恐惧。快乐三部曲:让自己知道什么是快乐;让自己不会为某些事不快乐,进一步会感觉不错;为别人做些有用的事,自己自然会快乐。
39 心态
39.1 心态就是面对闲暇、麻烦和刺激,采取什么内心态度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把握心理平衡,就要知道人生不过是平淡如水的一个过程,一切人不过是平常人,一切事不过是平常事。
39.2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遭遇各式各样麻烦,应对麻烦,预防麻烦的过程。麻烦是常态,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在碰到麻烦的时候气急败坏,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待。不平衡的心态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损害身心健康,提前让生命失去变化的机会。请注意,时间就是变化。
39.3激动兴奋和消沉低落都是存在问题的心理状态,都不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归于平静才是最佳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平静,心态中的最佳境界。平静不是无动于衷,平静不是随波逐流。平静是一种清醒,平静是一种超越,平静是一种信念,平静是一种内敛,平静是一种包容,平静是一种积累,平静是一种智慧。平静的是心态,平静的是心情,不是行动。
40 全面
40.1 全面就是足够、够用、整体。
40.2 人所能大量接触的,很可能是片面的。事物都有很多面,非对即错判断事物的二分法是有问题的,随便做判断是不理智的,很多事情是不能下结论的。
41 专业
41.1 专业是直接应用范围有限的、非普遍性的,不需要人人精通的,非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
41.2 专业的能力人人可学到,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可以节省人类总体成本。
41.3 专业的东西一旦形成垄断,就会造成人类总体失衡。
41.4 专业不仅仅是指专业技能,而且是一种素养。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及时调整好不同的定位,扮演好不同的人生角色,用理性的姿态面临不同的情景变换,不互相串联认知和情绪。如果一种情绪可以通过感性物质的活动被释放,那么也一定可以通过理性能量的方式被释放,想明白就自然消失了。
41.5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但是专业的人要明白现实需求。超级专业的事情让大家一起来做。
41.5 很多工作做久了,都会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除非经过长期熏陶,否则不能领悟。这是一种非亲身体验无法企及的境界。一理通百事。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就发现了一切事物的通理,人生的真知。
41.6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并且教会别人,以便延续此种事业。
42 事情
42.1 目标,理想,条件,能力,事前准备,铺垫,途径或手段,调节,实际结果。
42.2 论证事情的好坏,要确立一个目标,再根据目标确实一个可行的标准。情况变化了,标准也要根据目标来调节,关键是实际效果。
42.3 事物的属性有很多,从不同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情况。
42.4 做事可以随机应变。本质可以坚定不移,而方法和具体表象则会灵活多变。
42.5 世上没有难做的事。只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有效而且重复地运用,一切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做事情的方法不止一种。不同的事情可能有相同的结果,相同的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方法可能有相同的结果,相同的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要把方法和具体人、具体环境综合统筹考虑运用,才能达成结果。有时候,不直接针对问题本身,而是把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为处理对象,则一了百了,此谓超越。
42.6 事情在对和错之间还有一个和对错无关的中间地带。有些事物是和对错无关的,不能用对错来判断。
42.7 今天是昨天的结果,明天是今天的结果。明天会是什么样,想想自己在做什么,就已经可以判断个大概了。
42.8 想法和做法经常产生偏差,其实质过程和结果都并非是原先设想的样子,或者能力不足,或者手段不对,或者思路不对,或者私利蒙蔽,或者故意妄为……由此可见,完善自身仅仅靠自我反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其他能力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害怕外部声音的人是多么自欺欺人,限制不该限制的东西又是多么无知。自己能力不够,而又限制别人把好事做好的自由,又是多么不应该。所有人的重点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限制别人,如此,所有人都可来做,事情能够更好更快地做成,完美的未来世界才会渐行渐近。
42.9 从容不迫是把事情做好的定力。去接电话更应该不慌不忙,因为打电话的人不会承担你治疗摔倒所花费的医药费。少接一个电话,世界不会消失。也没有任何事情是必须这一时一刻才能做好的。
42.10 一个人,每次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的可能影响,环境的可能反应,这是难得的。
42.11 做事有两个前提,第一有做事的条件,第二有做事的能力。所以人做事情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创造做事的条件,创建系统。第二个是付出做事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让系统重复运转。创建系统是创造性的工作,而让系统运转是重复性的工作。系统可以互相叠加,也可以互相包含。
42.12 做事的模式既能成就自己,也能束缚自己。如何在稳定和突破中保持平衡,既需要实干,也需要创新理念。这就是超越自己。
42.13 请千万记住一点:一个事情会有很多结果,人们是根据一个人做的事情来评论一个人。好心办错事的人,在世界上比比皆是,原因就是不懂得这一点。更糟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重复不断办同样的错事,还不知悔改的人。不要拿好心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没有人知道谁心里想的是什么,人们只知道谁到底做了什么,产生的是什么结果。倾听多方面的声音,特别要和受影响的人充分沟通,才能最后决定要不要做,用什么方法怎么做,用什么方式做更好。承认错误永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和同样的错误永远说再见,不要让错误重现。如果说因为好心做了错事而被别人怪罪委屈,那么因为别人犯错而受害的人更委屈。如果真的是好心,要么别做,要么做就做好。
43 时间
43.1 时间就是变化,变化就是时间。人感知到的各种事物的变化,其实就是时间的一个外在表现,也是时间的作用。
43.2 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人其实就是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人运用思维力和行动力,通过改变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结构,就可以加速或者延缓事情的变化速度,达到人类创造价值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人自由如意的理想。
43.3 利用时间就是利用变化。好好适应变化、观察变化和研究变化,不断通过思维和行动的力量,来激发变化和创造变化。
43.4 物质、能量、信息和通路等等事物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很大。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就是一种让这些事物发生变化的力量。
43.5 人最大的本钱是时间。 生命是如此脆弱,活着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善待幸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生命有价值有意思有意义。
43.6 时间无法保存,唯有充分利用,做有用的事情。否则只能白白浪费,消耗。
43.7 要么时间改变你,要么你改变时间。人只有时间,做事务必全力以赴。无论努力还是不努力,时间都会过去,为什么不努力呢?即便当时辛苦,但是人自身强大的调节和修复能力,会保证在几分钟后,身体上的很多辛苦便不复存在。明白了这个,心理上的苦痛也会自然消失。
43.8 对于无法逃避的事情,就要积极面对。既然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当然就要积极利用时间,全力以赴去做每一件想做的事情。
43.9 在各种变化中,人们对人体物质结构的变化是最关注的。人体是由物质构成,人体的运行需要能量,就是说,能量可以改变物质结构,如果有技术把人体的物质结构变会以前,是否就达到了永生的梦想了?
43.10 时间可以重塑。改变事物的结构,补充物质、能量、信息,变化会原先的形态,就等于将时间在局部逆转。逆转所需的原始信息可以从镜像中获取。
44 增值
44.1 社会的物品产出和服务过程,都是社会财富的增值。这个增值部分取决于四个方面:自然资源、人类能力历史积累、直接生产者、资源整合者。在使用方面,也要把握四者的平衡。
44.2 生产力系统是增值的细胞。生产力四要素,就是劳动力、工具力、自然力和整合力。对应的具体事物就是生产者、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为主)、生产对象(环境和自然)和生产整合者(系统整合者)。运用整合力,把劳动力、工具力和自然力三种力量整合成为一种合力,创造有机的价值增值系统,给各种力量一个发挥潜在价值的舞台。
45 创造
45.1 创造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改变事物的组合结构,这是单一事物的创新。第二种改变不同事物之间的交互流程,整合多种事物,发挥协同作用。
45.2 创造的可能作用,第一是对原有事物的补充完善普及,同质化作用,第二是替换掉原有事物,代替原有事物发挥更佳效果,特质化作用。
46 价值
46.1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自利性生存心理和助人为乐的公益性发展心理。人的价值是交换之外的额外付出,事的价值是做有用的东西。人活着的意思是自由体验人世间的一切过程。有价值是人的共性,有意思是是人的个性,价值和意思融合起来就是意义。
46.2 人的潜在价值都是绝对相同的。没有任何人是真正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任何事物是毫无价值的。问题是要有恰当的系统,恰当的平台,恰当的位置。让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把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价值的通路。价值本身没有好坏对错的区别,只要调节好事物价值的作用方向,任何价值都能给事情带来符合人类心意的变化。
46.3 人的差别在于所做的事情。人做什么事情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外部反应是考虑事情的一个方面,因为信息不对称,外部可能并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则可能产生误差、误解。沟通也是需要时间和机会的。恰如其分地做人做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
46.4 附加值就是更接近人们直接接受和直接使用的程度。这个程度离人越接近,附加值就越高。附加值是人改变世界收获的额外价值。
46.5 工具的作用就是增加附加值。
46.6 附加值里面有一项叫做虚拟附加值。其直接用途是满足人们的喜好、虚荣心和其他内心需求,只要有包装就能增加这种附加值,而不必借助工具费力改变事物原有的本质。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虚拟附加值的毫不在意。用虚拟附加值证明自己的人,是不成熟的,利用虚拟附加值另有打算的人例外。
46.7 所谓增加附加值的过程,就是把原材料用工具改变成为人们可以直接使用的,人们更易于使用的,人们更乐于使用的东西的过程。
46.8 附加值是对事物加工后,所带来的额外收获。
46.9 同样的起点,改变后离解决人类的麻烦和难处越接近,则其附加值越高。
46.10 增加人类的附加值,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交换之外的额外创造!最有价值的是爱心,其次是可供人类消费的资源及其附加值。
47 民生
47.1 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权。有一句话叫争权夺利,这个成语是个中性词,人人充分享有公平透明的争权夺利的自由是民生的基本保证。民生的核心是分配权,就是财富支配权,谁来分,怎么分,分给谁?事情都是人做的。一般情况是,先争权,后夺利。争权是铺垫,是夺利的前提。没权,就没地位,就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平等,是权的平等,就是争权的机会平等,这个是平等的核心。这个核心不具备,别的改变都没用,会让人随时处在可能被剥光的危险境地,时时挣扎在被伤害和被侵犯的边缘,也就没丝毫的尊严和保障可言。
47.2 事情要成功,需要内外两点。第一点是人本身,第二点是外部条件。人人平等就是指外部条件必须完全平等,不区分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机会面前,人人要有平等的外部条件,都有完全相同的资格,这一点上不应该有差异,这个其实就是指透明公平的规则,在规则上对任何人都不偏不向,一视同仁。在这个前提和基础的平等下,才是人的外在表现和能力的差别,产生出的不同的结果。直接破坏人的外部条件的平等,是很多不平等的根源。
47.3 民生就是人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可能与现实存在。这种人人享有的机会和可能的外部条件的平等具备,是民生的核心和基础,然后才是人能力的差异。
48 人际
48.1 人际就是人与人之间主观和客观上的刺激和反应的相互作用这样一种状态。
48.2 要在世界上活命的不止你一个,还有很多人。帮助大家活命,才能都活命。
48.3 没有主见和听信一面之词是会受人摆布的最好方法。系统的判断标准加上随机灵活的策略,这个叫做有主见。洞察人言的原因、细节、意图,给以充分的怀疑,以及和被议论对象的良好沟通,就可以不妄下论断。一个人最难做的是怀疑和自己原本相同观点的言论。同样的观点会带来不同的行动,因此考察同类观点的不同意图就显得尤为重要。
49 沟通
49.1 沟通是合作的影子,有效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影子就消失了。
49.2 学会沟通是学会做人的重要一步。
50 提醒
50.1 人善忘的动物。人在某个时候,总是忘记和忽视某些必不可少的东西。提醒就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人注意到必须注意的因素,否则事情有可能不会依照人的心意变化。
50.2 要感激反对自己观点的人,要感激和自己争辩争吵的人,因为是这些人在不断提醒你,要经常审视自身的观念是否还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世面上流行的人际交往学很多都是垃圾,这些垃圾学问要大家单纯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要大家对别人的误区和盲点,要么装聋作哑置若罔闻,要么对错不分赞美夸赞,而不是积极主动提醒别人,让别人注意到其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让别人有机会纠正,以便更好地把未来的事情做好。应该坚信,只有大家都把事情做好了,世界的财富才能增加,我们的世界才会美好。不过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判断标准和观察角度之别,大可忽略不计,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弹性和适应性。
51 启发
51.1 启发就是提供能够产生预期结论的条件,但是不直接给出结论,让人自己思考结论。一般通过类比、铺垫和推理来做。
51.2 启发是暗示的一种。这是让人感觉到其自己有办法很聪明的好方法,能够产生自动自发的效果。因为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51.3 启发也能给人思索和想象的空间,让人对事情有深入的认识,对把事情做好更有帮助。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仅仅知道怎么做,是做事情做好很重要的。
51.4 启发之后,还要全面地总结一下,加深印象,就能有个总体的思路和过程。
52 人事
52.1 天下之事,莫不得于人心,莫不失于人心。束缚人心者,必有危险之企图;松绑人心者,人类之大幸。束缚人心之手段,无外乎垄断信息,掩饰真实,隔离人身,转移注意力,集中;松绑人心者,无外乎透明信息,明智,自由,平等,无忧,分散。
52.2 人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以人论事。好的做法是以事论人。用一个人做的事来判断这个人,而不是根据其言语。而且事与事之间要分开判断。以前的事和现在的事分开判断,这个事和那个事分开判断,将来的事和现在的事分开判断,不同的事情要分开判断,总之,事与事之间要分开判断。人是复杂的动物,单一地判断其对错是不行的。一个人一个群体彼事做的正确不能证明此事做的正确,更不能拿以往来为现实的行为辩护。拿过去的具体事物来说明现在,预测未来,更是非常可怕的行为。
52.3 事情计划本身没有什么结果,只有人去做了以后才会产生结果。如果目的是好的,但是由不合适的人来搞,也产生不了想要的结果。金钱社会中,好多事情由不合适的人来做,所以自然达不到好结果。事情要能做成,前提是必须找到合适的人。因此考虑一个项目或者方案优劣的时候,如果脱离了合适的人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谈。做什么事?怎么做?谁来做?出现问题如何纠正?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在金钱社会中,很多控制资源的人和群体,很少考虑“谁来做”的问题,为了自己的不良私利,总是把一切资源霸占到自己手里,结果事情不但没做成,反而产生极大的危害。
52.4 世界在不断变化,做事的人也要适应变化,主动学习新的解决办法,或者主动替换上适合的人。但是由于惯性作用,某些已经不适合的人仍然出于各种各样的私欲,拒绝主动学习,也拒绝主动替换,出现不适合的人来做事的情况,导致不良后果。不仅仅是人,掌握了控制能力的群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害处更大。
52.5 一个行动能产生很多结果,同一结果也可以有不同的行动产生。目的和实际结果并非一定一致。所谓目的只是表面上的名义,真实的结果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不要被表面上的名义迷惑。在金钱社会,存在很多名义和实际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如果这些虚假名义由掌握控制能力的人或者群体拿来迷惑别人,其产生的害处会非常严重,不可不防。在金钱社会,一些人和群体,做事的目的往往不是它们声明的那些,而是另有打算,名为众人,实为一己私欲,受作用者不可轻视,否则后患无穷。还有一些人和群体,把众人的劳动成果当作自己的功劳,掩饰自己的丑恶。如果私利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也无可厚非。危险的是,那些有控制别人力量的人和群体,一旦缺乏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容易打破自愿公平的人类良知,以损害别人,中饱私囊为其行为目的。这种情况实在不好,如果待其形成习惯而不加限制,则其害处尤甚。
52.6 看人看事有长期短期之别。长短不同,价值各异,运用之妙,顺时而变。事本无大小,都是人自己的定义。
52.7 想到,说到,做到。最起码的是能 做到。事情的好坏不在于谁说了什么,而在于谁做了什么,效果是什么,效果和初衷是否吻合。
52.8 事情的成因、经过和结果都能折射和反射出人事的性质。
52.9 人是很复杂的,世事是很复杂的。有很多未知因素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分析人和分析事,可以采取细分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从各个步骤分析事。
52.10 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不可以乱下判断。如果被问到不清楚的东西,回答不知道就是最明智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把涉及具体对象的问题抽象化,就理论谈理论,避免落入被人特别设计的陷阱。
52.11 实现真善美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事物对自身的完全自我拥有的能力,这是首要前提,第二是事物之外的主体,不损坏别人对此种事物的自愿选择的可能。
52.12 要知人,就要论事。论事的诀窍,在于分段。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技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53 默契
53.1 默契是有效沟通的高级境界。为了保证沟通无误,至少需要用两种办法,两种途径互相验证。
53.2 不能高看默契的价值,默契是会出错的。默契是一种暗号,而不是明白无误的显性信息传递。
54 交换
54.1 交换就是使用机会的互相转移。
54.2 和无价值的等价交换相比,有价值的是溢价交换,这种溢价就是附加值。等价交换不仅没有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还要消耗时间成本。
54.3 对于物品来说,人们交换的是附加值。
54.4 对于服务来说,人们交换的是体验。
54.5 对于资金来说,人们交换的是增值潜力。
55 信息
55.1 信息是事物的镜像,事物的符号。
55.2 信息是有关物质、能量和通道等一切事物的有、无、动、静、多、少、质、量、结构和过程等差异性存在状态的一种概念。
55.3 信息产生、调查、采集、记录、整理、裁剪、储存、更新、整合、包装、传递、接收、解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造成误差。真实信息的获取是多么困难啊。根据信息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都难以知道这种判断本身是否真的有利于事情做好。
55.4 信息的真实,以真为前提,才最有可能依照标准来下论断。信息的真实,不仅包括信息的可靠,也包括信息的全面,还包括信息的前提条件。
55.5 不同的标准会对信息做不同的解读,也会看到不同的重点。
55.6 看透信息的本质,抓住核心。分析清楚信息传播者背后的个人意图,甚至比明白信息本身更重要。要明白,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是两码事。信息有道理,不代表要依据信息决定行动。
55.7 信息有很多种。最核心的是基础信息。基础信息是会被重复用到的信息,是入门的核心信息,是决定取舍的标准。熟练掌握基础信息是提高思考有效性和做事效率的保证。最简单的方法不是指最笨的最容易的方法,而是最有效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55.8 信息是如此丰富,真正需要的核心信息却并不是随处可见。了解一切信息,首先要从本质上认识。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存在,没有对错是非之分,只有从这个角度认识信息的全过程,才不会带有成见,才会了解到信息的方方面面。
55.9 不完整的信息就是片面的信息。在充满利害纠葛的金钱社会,传播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喜好和利害有选择地传递信息。媒体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垄断媒体被利害控制的可能性最大,真实不是其考虑的第一要素,而是最后的无关紧要的配角,所以片面性最严重。要知道,片面的真实和虚假,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歪曲信息的本来面目,产生的影响是不相上下的。
55.10 一切你们感觉到的,体验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信息流。
55.11 我们通常接触的信息都是片面的,并且附加了过多的个人观点。依据片面的信息做出判断和掷硬币决定对错没有什么两样。去除信息里的杂音,看到真实,是做出有益判断的基础。判断应该在获取足够信息之后,是一个终点,而不是随着信息获取过程随意摇摆的参与者。在没有了解双面信息之前,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任何的判断都是假设,是不可靠的。
55.12 尽管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但是信息的通路却并不顺畅。原因是这条路子上被设置了太多障碍。障碍制造者的目的是无非是遮人耳目,为一己私欲障目,其结果造成了人们的视野接触到缺陷、误区和盲点。非分析判断,不能得事实之实在,悲哀!
55.13 信息不对称,是指同样的信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55.14 轻信是人的一个毛病。轻信可以让人有短暂的轻松,但是,用轻信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很容易导致错误。用轻信来换取轻松,付出的后续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实在不划算,实在不是一种智慧的做法。给被谈论的对象一个分辩的机会,彻底了解相关情况,是相当重要的。有效沟通对于防止误解非常重要。
55.15 读书的好处很多,但是读书也有一个先天的问题。就是知识只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有效,使用知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意识在这个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就是要获取足够信息,判断环境是否已经变化,如果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就要主动地重新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人们很容易学会一种习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重复使用,不断加强,以至于很难主动改变。
56 科技
56.1 人类科技发展的目标是让人类更自由如意,从对重复性劳动的依赖中解脱出来。科技越发达,自动化水平越高,需要人干的工作就越少,工作位置越少,人们的用于思考的空闲时间就越多,没活干的人越多,但是人人都首先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人类科技发展的好处应该人人有份,公共群体的职责主要就是将好处送到每个人手中,让每个人无条件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实质性好处,而不是口头上的无意义承诺,更不是将科技附加的一切好处聚敛在自己手中。人类科技的发展是让人类普遍受益,让人人的生存恐惧之心消失,而不是造就更加激烈残酷的资源争夺状况。任何指望维持以往不能创造价值的工作位置来让人们残酷竞争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都是无效的,都是欠考虑的,都是失败的。因为没有那么多工作位置了,而且这种虚耗竞争也悖逆了人类智慧积累的本意。简单说,要让人们在普遍生存无忧的基础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人人发挥能力和智慧,创造更有利于人类自由如意的明天。在人人生存得到无条件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持续进步,否则就是低水平的虚耗。不仅虚耗时间,也虚耗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幸福未来的实现。举个简单的例子,1件事情本来需要50个工作位置,科技发展了,只需要1个人就能轻松胜任了,49个人就空闲了。公共群体的职责不是把已经只需要1个人的工作继续让50个人虚耗竞争,让50个人都在生存边缘挣扎,生活在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惧之中,而是把效率提高带来的好处让直接干活的人得到多一些的收获,让另外49个没活可干的人和其他没机会的人,也能享受到生存保证。这些有生存保证的人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去从事有价值的事情,增加更多人类可用东西。总体来看,要让人人得到无条件的生存保证是解决虚耗竞争的好办法。
56.2 科学是一门研究为什么的学问。科学的起源在于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总想给接触到的任何事物一个完美的解释,以便满足好奇心,消除惊恐心,同时也获得实质的好处,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科学的价值在于为存在的一切找到存在的理由,在于找到事物存在的原因,在于肯定事物的存在,并且重复利用这些存在和原因,而不是否定未知的事物的存在。一方面,科学是无知的,科学从来没有能力推断什么事物不存在,也从来无法否定人们没有见识过的事物的存在可能性。另一方面,科学也要有自知之明,知道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认识清楚一切事物背后的原因。
56.3 和整个世界的完整相比,科学属于片面性的知识,是不全面的,是有局限的,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知识,是一种对世界片面解释的学问。科学是对以往事物的总结,是对以往人们接触到的世界的认识、解释、定义,这种总结的目的是对可能重复性出现的事物尽块确认,快速地清楚其性质、属性、作用、变化以及适用前提。科学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没有什么判断能力,科学也不能否认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换句话说,科学的功能是很有限的,和无限广阔的外部世界相比,科学只不过是沧海一粟,非常渺小。对未知的探索是科学进步的源泉,对未知的排斥是科学退步的帮凶。
56.4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两种方法。归纳是从少数的具体的事物的性质作用,总结出同类事物的性质作用,演绎是从归纳的结果出来,推理出具体的事物具有相似的性质作用,然后加以利用。在进行归纳演绎的时候,最忌讳的是随意扩大归纳范围和演绎范围,否则就会犯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未知因素很多,凡事皆有例外,归纳演绎的东西一般是有效的,但并非处处适用。而且在人们具体应用时,对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也会导致采用不适当的方法和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永远应该切记的一点是,归纳和演绎出的结果,永远只是可能有用,而不是一定有用!
56.5 科学的价值在于对可重复性事物和过程的原理的把握,科学的用途也仅仅局限在可重复的事物和过程上,这种有限的有用程度,就是科学的本质属性。实际上,科学永远不知道事物和过程发生作用的真正原理是什么,科学是对事物和过程表面现象的实用化的描述和想当然的解释。但是对不确定的非重复的事物和过程,科学就无能为力了。在对人,对社会的研究上,对以往的归纳并不能对未来做出定性定量的精准预测,于是科学就遭遇了彻底的失败。这就是科学有效的局限性。科学的局限性在于只对可重复性的事物和过程产生的现象有效,对不确定的,随时变化的事物和过程无效,特别是对随机性比较大的和受观察本身影响的事物和过程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是一种人的实用价值观的具体手段,一旦可研究事物没有可重复性,科学的实用化解释功能就束手无策了。任何指望用科学手段来囊括和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过程的企图都会一败涂地。不懂科学本质而去做这样的无用功,无论是什么人,都是自作自受,自我设限。更糟糕的是不懂科学本质的人用科学的名义来否定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更是自欺欺人。任何以科学的名义对不确定的单个事物和现象过程的预测,都是不科学的,违背科学本质的,因为科学的局限性导致科学没有这样的本领,科学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局限性,而不是盲目自大。科学在对不确定事物和现象过程的认识上,也许最大的贡献就是概率论,但是这种统计性的理论是对所有数据做的整体假设,在实际上,概率论对具体的个别的不确定事物和现象过程的预测上,毫无价值可言,指望用概率论来预测某一个特定事物的未来的精准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56.6 从心理上分析,人是脆弱的,因此人天生对不确定性的东西心存惊恐之心,所以人们指望采用某种手段,达到对世界的确定性把握,给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手段就是经验和科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科学的存在,缓解了人类内心的部分焦虑。但是实际上,用有限的手段解释无限的世界,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世界是不确定的,自然是不确定的,自然不会任凭人类的摆布和控制,人和自然更多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是人离不开自然。如何让人类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生态平衡的一部分,而不是站在自然的对立面,这是人类和自然沟通的核心问题。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唯科学论是行不通的,是糟糕的,是无知的。
56.7 人们需要开创新的研究世界的工具和观念,来更完整地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融合世界,来为人类的自由如意服务。这种新工具和观念也许是艺术,也许是直觉,也许是灵感,也许是感觉,也许是别的什么,或者是更多工具和手段的结合,总之,人类需要另寻出路,去寻找解读世界的宇宙方程式。
56.8 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方法。广义的技术包含了做事流程。
56.9 技术是科学的具体应用。技术往往出现在科学之前。科学不过是对技术的近似的事后描述。科学存在的意义,是为重复性的传播技术和利用技术提供依据和理由。而科学本身却要靠技术作为依据。科学和技术是一种互相依靠的关系。技术不需要科学来证明就可以使用,但是科学一旦离开技术就仅仅是人头脑中的产物。
56.10 艺术包容着科学。科学仅仅是艺术的一部分。人类为了实用的考虑,把科学孤立出来。但是因为人类私欲的膨胀,企图让科学脱离艺术而存在,甚至有人要打倒一切和科学的确定性不同的东西,这是多么的无知。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人的命运也是不确定的,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才找到了发挥自己思维、智慧和行动的平台,每个人也才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改变一切。
57 教育
57.1 教育的首要职责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教会思维方法,自主性学习能力,包容新知的能力,独立性思考能力,更新知识总结经验的能力。而绝对不是培养盲从、奴性和依赖性。教育要让学习者不仅形成自己的思维角度和观点,而且懂得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还要知道主动否定自己,修正自己的误区和弥补自己的盲点。要看到表象——是什么,还要看到本质——为什么。其实,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有机会看到本质的东西,可谓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角度的不同,可以自以为是,但是也不要随便否定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东西。
57.2 教育应当是全面的,既要教会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教会人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只有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思考同一个知识,才有可能全面地掌握。
57.3 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人们应当用好的方法来对待小孩,把小孩当作人来对待,而不是需要大人的意志来打骂、限制和控制的对象,人们应该知道小孩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总之,以自己的好恶来塑造孩子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取得孩子的自愿认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满意,就不能试图把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很重要,这是孩子以后有出息的希望。
57.4 教育的功能是把学习者的潜能开发出来。让学习者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让学习者主宰自己的命运。
57.5 在教育的问题上,必须坦诚直率和客观,切忌随声附和与模糊不清。学习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定要有否定一切权威和强权的勇气,但是起码也要清楚对方的完整观点是什么。
57.6 教育应该是客观的。培养学习者自己解释世界的能力,而不是给学习者一个现成的世界模型。告诉学习者,教育仅仅告诉你一个别人的世界,真实的世界需要你自己去体验。让学习者自己思考,自己决定自己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57.7检验是否学会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否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教会别人,或者用比喻的方式让别人知道是什么。
58 预防
58.1 预防就是消除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条件,避免不符合心意的变化。预防的手段就是改变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的某个因素。
58.2 明白事情可能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征兆迹象,不因为无知而遭遇不必要的后果。
58.3 预防办法的来源之一是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吸取教训。在吸取教训的时候,要注意失败的原因。有些做法本身没问题,并非一直不可行,而是时机不对。时机对了,以前失败的事情,现在就可能成功。做事情不但要有好的方法,还要有好的时机。
58.4 预防办法的另一个来源是学习常识,把握规律,提高预见性。
58.5 世界上有很多现成的预防办法,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预防办法。
59 偏见
59.1 偏见就是片面性的错误的见解。
59.2 先入为主的迷信盲从是偏见的根源。社会化大分工也容易造成偏见。人对信息的不完全接触也是偏见的原因。
59.3 专业知识精深的人也容易形成偏见。专业往往让人见识短浅,只知部分,不知全部。专业知识精深的人,要注意涉猎不同的知识,要注意克服专业本身的局限性,要对世界要有全面的认识和解释。世界不是片面存在的,人只有跳出自己思维、生活、学习、工作和玩乐的小范围,从更大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到底是什么,知道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也才会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60 变通
60.1 变通是改变做事的具体方法方式。良好而灵活的计划可以预测可能的情况,预先设定合适的富有弹性的对策,而不是将一切对策限定在某一个点。
60.2 变通是给做错事的人一个台阶,一个遮羞布。环境在不断变化,结果和初衷不一致是难免的,及时灵活地采取缓和的变通策略,改正不适宜的做法,是比较聪明的办法。
60.3 变通的作用在于顾全人的面子,就是虚荣心。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却经常犯错误。既要对错误的恶果补救,又要顾及面子,就需要采取变通的做法。换个方式做,质变形不变,就是变通的做法了。
60.4 变通的策略是从出发点和效果考虑,不拘形式,将具体的方法和形式改变,又能达到原始的目的。
60.5 变通就要肯定其意图,但是改变其错误的手段,重新指出一个更恰当的做事方法。一般来说,人都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对用什么样的手段实现,想法却很多,错误的手段对美好效果的实现没有什么积极作用。涉及到人的事情,是最麻烦的了,因为不但要考虑把事情做好,还要顾全做错了事情的人的面子。那些做了错事的人懂得变通的道理还好,如果不懂得,就会为了脸面固执一念,不给其自己纠错的机会,一错到底,直到彻底垮掉。做事的方法不止一种,能够抛开个人面子,使用最恰当方法,把有效选择当作快乐体验的人,在任何一个系统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人。
31.1 系统是在具备了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触角和环境交互作用,能够完成某一个特定功能的整体。
31.2 系统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原始事物从入口进去,经过系统的加工改变,和环境各个因素的互相作用,从出口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新事物。
31.3 系统的一些功能:自我超越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我完善能力,新陈代谢能力,自我适应能力等等。
31.4 系统是做事成败的秘密。比如生产力系统,包括了自然力、工具力、劳动力、整合力,这四种力的合力就是生产力。比如做菜,就包括了自然力中的菜、原料、调料和热能等,工具力中的手锅碗瓢勺等,劳动力中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洗菜、淘菜、掌勺、做菜经验、菜谱和火候掌握等,还有整合力中的头脑思维智慧,将各种力量整合在一起,让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条件有准备有方法有过程有目的有效率有次序有变化有效果,内外因结合,最后才做出称心如意的菜肴。
31.5 系统是防止遗漏和忽略一些重要因素的好工具。
31.6 系统是进行有效复制的最小单元。
31.7 系统是具有自身潜力本质的种子,一旦落地生根,就有开花结果的本领。有什么样的种子,就有什么样的植物。事物由种子的性质和环境条件两方面创造。种子可以被创建,环境可以被创造。
31.8 系统是全面检验事情当前状况的好办法。
31.9 系统是防止心理平衡崩溃的一道防线。
31.10 好的系统具有提前预警,事中测试,事后完善,防止错误重复的功能,还要有充分的适应性,可复制,可扩充,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新陈代谢能力。
31.11 系统是有一定流程的过滤器和参照系。每个系统都有入口和出口。将新接触的事物和系统进行一一比较对照,可以很快知道该事物的因素、属性、过程、可能性和对各种刺激的可能反应。对暂时不了解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各项标准进一步特别留心。问题系统、思考系统、生存系统、识别系统、融合系统、危机应对系统、反思系统、传递系统、配套系统、辅助系统、平衡系统、缓冲系统、学习系统等等。有了系统,就不会茫然。
31.12 自然是能量的源泉,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物质结构,能量结构和信息结构是三大结构。结构就是各种因素的分布情况、相对位置、对比关系和相互关系,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作用。
32 目标
32.1 目标就是希望的终点。希望什么,什么就是目标。行动是实现目标的通常的途径。目标成真了,就是所谓的成功。
32.2 对于人生来说,活在当下,体验人生的过程,这是更佳的目标。目标的意义在过程中体现。
33 超越
33.1 超越就是跳出概念的圈子。
33.2 超越就是跳出以往的成见,跳出事物之外看事物,从和问题有关系的环境中解决问题。
33.3 超越是对惰性思维和习惯行为的改变。
33.4 一切的改变都从内心开始,真正的改变都从行动开始。
34 问题
34.1 问题就是存在不符合心意的变化。
34.2 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摆明观点说明事实清楚后果的理性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因为一个问题吵架两次以上的人,不是真想解决问题的人。如果吵架多次还不想彻底解决问题,那一定是另有隐情。
34.3 人的恐惧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了。
34.4 如果一个问题总是频繁地普遍地重复发生,那就要分析下环境和系统中什么环节失衡了。很多问题是无法从问题本身彻底解决的,必须从根源突破,要么改变系统,要么尝试使用替代性方案。
34.5 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客观地、本质地、真实地看问题。
34.6 能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原因消除根源,预防问题,超越问题,整合资源搭建系统动手解决问题,是一个人发挥价值的素质。
34.7 发现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先从司空见惯的人们被迫无奈的事情入手,从大家已经麻木习惯的屈服中入手。自由如意是人类的终极理想。金钱社会中的很多事情,往往和自由如意不一样。当你自己遭遇到无奈的时候,当你看到别人遭遇到无奈的时候,你就要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是什么人在强迫人们屈服?那些人依靠什么让人屈服?大家要知道,当有人让你不得不无奈地接受的时候,一定是有罪恶的根源的。屈服于罪恶,实际上和罪恶同流合污的效果是一样的。大家以后分析问题的时候,做事的时候,要看是不是合理,而不是其他,公理是人世间最牢靠的东西,因为遵循的是自由如意的标准。罪恶的人抢走你10个东西,再返还给你1个,这个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行凶,总体看是一种罪恶。大家不要因为无奈就认为这种罪恶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管包装多么漂亮,返还给你的那1个就是漂亮的包装,大家不要被面具遮住了眼睛。第二个办法是问一问人类当前的艰难处境有没有改善的方面?就是问一问,难道非得这样吗?难道没有别的路子可走吗?
34.8 大问题是小问题的堆积。路是一步一步走的,问题是一个一个解决的。世界上的事情都很简单,也都有办法解决。但是别指望用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要给每个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为所有问题找到唯一的解决办法。解决问题,一要扫除阻挡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二要用行动解决客观问题。
34.9 单个人的生存境界:第一境界是 活着,第二境界是 活好,第三境界是 有意思,有价值,有意义。财富第三极,帮助人们直接过渡到第三境界。
34.10 人的需求分为两类,有形需求和无形需求。有形需求靠物质满足,无形需求靠信息满足,所有需求都可以靠能量满足。
34.11 什么能解决问题,那就是什么的问题。
34.12 解决问题的步骤:问题需要解决吗?问题有办法解决吗?谁掌握了解决的办法?掌握办法的人乐意解决吗?
34.13 具体方法:正面解决、反面解决、消除问题根源事前预防、针对问题的目的换个路子达到目标,将方法重复使用。
35 催化
35.1 催化是让局部时间加速的宝贝。
35.2 催化是外力的精髓,催化是系统的重要元素。
35.3 催化是让生命增值的绝招。
35.4 催化剂是人影响变化的助手。
35.5 爱心是最佳的催化剂,爱心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36 生产
36.1 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力、工具力、自然力和整合力四个能力要素构成。
36.2 生产能力四要素:自然力(生产对象)、工具力(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者)、整合力(生产整合者)。
36.3 地球人类社会进步标准:人类社会总体显性能量增加,使用均衡度提高,两者缺一不可。
37 过程
37.1 在前提环境和系统融合中,过程有了存在的原动力。一切的过程都消耗时间,都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发生,都是物质和意识的互相刺激和反应,可以依赖人为的认识去做出改变,任何过程中事物的形式和事物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都有一定的现象发生,每种现象背后都有本质的东西在背后驱动。
37.2 金钱社会里的部分流动过程: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关系流、能量流。
37.3 对于人生来说,过程即结果。
38 快乐
38.1 快乐的本质是如意。
38.2 不快乐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可能没用的恐惧。快乐三部曲:让自己知道什么是快乐;让自己不会为某些事不快乐,进一步会感觉不错;为别人做些有用的事,自己自然会快乐。
39 心态
39.1 心态就是面对闲暇、麻烦和刺激,采取什么内心态度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把握心理平衡,就要知道人生不过是平淡如水的一个过程,一切人不过是平常人,一切事不过是平常事。
39.2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遭遇各式各样麻烦,应对麻烦,预防麻烦的过程。麻烦是常态,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在碰到麻烦的时候气急败坏,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待。不平衡的心态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损害身心健康,提前让生命失去变化的机会。请注意,时间就是变化。
39.3激动兴奋和消沉低落都是存在问题的心理状态,都不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归于平静才是最佳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平静,心态中的最佳境界。平静不是无动于衷,平静不是随波逐流。平静是一种清醒,平静是一种超越,平静是一种信念,平静是一种内敛,平静是一种包容,平静是一种积累,平静是一种智慧。平静的是心态,平静的是心情,不是行动。
40 全面
40.1 全面就是足够、够用、整体。
40.2 人所能大量接触的,很可能是片面的。事物都有很多面,非对即错判断事物的二分法是有问题的,随便做判断是不理智的,很多事情是不能下结论的。
41 专业
41.1 专业是直接应用范围有限的、非普遍性的,不需要人人精通的,非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
41.2 专业的能力人人可学到,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可以节省人类总体成本。
41.3 专业的东西一旦形成垄断,就会造成人类总体失衡。
41.4 专业不仅仅是指专业技能,而且是一种素养。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及时调整好不同的定位,扮演好不同的人生角色,用理性的姿态面临不同的情景变换,不互相串联认知和情绪。如果一种情绪可以通过感性物质的活动被释放,那么也一定可以通过理性能量的方式被释放,想明白就自然消失了。
41.5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但是专业的人要明白现实需求。超级专业的事情让大家一起来做。
41.5 很多工作做久了,都会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除非经过长期熏陶,否则不能领悟。这是一种非亲身体验无法企及的境界。一理通百事。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就发现了一切事物的通理,人生的真知。
41.6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并且教会别人,以便延续此种事业。
42 事情
42.1 目标,理想,条件,能力,事前准备,铺垫,途径或手段,调节,实际结果。
42.2 论证事情的好坏,要确立一个目标,再根据目标确实一个可行的标准。情况变化了,标准也要根据目标来调节,关键是实际效果。
42.3 事物的属性有很多,从不同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情况。
42.4 做事可以随机应变。本质可以坚定不移,而方法和具体表象则会灵活多变。
42.5 世上没有难做的事。只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有效而且重复地运用,一切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做事情的方法不止一种。不同的事情可能有相同的结果,相同的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方法可能有相同的结果,相同的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要把方法和具体人、具体环境综合统筹考虑运用,才能达成结果。有时候,不直接针对问题本身,而是把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为处理对象,则一了百了,此谓超越。
42.6 事情在对和错之间还有一个和对错无关的中间地带。有些事物是和对错无关的,不能用对错来判断。
42.7 今天是昨天的结果,明天是今天的结果。明天会是什么样,想想自己在做什么,就已经可以判断个大概了。
42.8 想法和做法经常产生偏差,其实质过程和结果都并非是原先设想的样子,或者能力不足,或者手段不对,或者思路不对,或者私利蒙蔽,或者故意妄为……由此可见,完善自身仅仅靠自我反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其他能力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害怕外部声音的人是多么自欺欺人,限制不该限制的东西又是多么无知。自己能力不够,而又限制别人把好事做好的自由,又是多么不应该。所有人的重点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限制别人,如此,所有人都可来做,事情能够更好更快地做成,完美的未来世界才会渐行渐近。
42.9 从容不迫是把事情做好的定力。去接电话更应该不慌不忙,因为打电话的人不会承担你治疗摔倒所花费的医药费。少接一个电话,世界不会消失。也没有任何事情是必须这一时一刻才能做好的。
42.10 一个人,每次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的可能影响,环境的可能反应,这是难得的。
42.11 做事有两个前提,第一有做事的条件,第二有做事的能力。所以人做事情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创造做事的条件,创建系统。第二个是付出做事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让系统重复运转。创建系统是创造性的工作,而让系统运转是重复性的工作。系统可以互相叠加,也可以互相包含。
42.12 做事的模式既能成就自己,也能束缚自己。如何在稳定和突破中保持平衡,既需要实干,也需要创新理念。这就是超越自己。
42.13 请千万记住一点:一个事情会有很多结果,人们是根据一个人做的事情来评论一个人。好心办错事的人,在世界上比比皆是,原因就是不懂得这一点。更糟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重复不断办同样的错事,还不知悔改的人。不要拿好心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没有人知道谁心里想的是什么,人们只知道谁到底做了什么,产生的是什么结果。倾听多方面的声音,特别要和受影响的人充分沟通,才能最后决定要不要做,用什么方法怎么做,用什么方式做更好。承认错误永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和同样的错误永远说再见,不要让错误重现。如果说因为好心做了错事而被别人怪罪委屈,那么因为别人犯错而受害的人更委屈。如果真的是好心,要么别做,要么做就做好。
43 时间
43.1 时间就是变化,变化就是时间。人感知到的各种事物的变化,其实就是时间的一个外在表现,也是时间的作用。
43.2 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人其实就是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人运用思维力和行动力,通过改变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结构,就可以加速或者延缓事情的变化速度,达到人类创造价值的目的,最终实现人人自由如意的理想。
43.3 利用时间就是利用变化。好好适应变化、观察变化和研究变化,不断通过思维和行动的力量,来激发变化和创造变化。
43.4 物质、能量、信息和通路等等事物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很大。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就是一种让这些事物发生变化的力量。
43.5 人最大的本钱是时间。 生命是如此脆弱,活着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善待幸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生命有价值有意思有意义。
43.6 时间无法保存,唯有充分利用,做有用的事情。否则只能白白浪费,消耗。
43.7 要么时间改变你,要么你改变时间。人只有时间,做事务必全力以赴。无论努力还是不努力,时间都会过去,为什么不努力呢?即便当时辛苦,但是人自身强大的调节和修复能力,会保证在几分钟后,身体上的很多辛苦便不复存在。明白了这个,心理上的苦痛也会自然消失。
43.8 对于无法逃避的事情,就要积极面对。既然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当然就要积极利用时间,全力以赴去做每一件想做的事情。
43.9 在各种变化中,人们对人体物质结构的变化是最关注的。人体是由物质构成,人体的运行需要能量,就是说,能量可以改变物质结构,如果有技术把人体的物质结构变会以前,是否就达到了永生的梦想了?
43.10 时间可以重塑。改变事物的结构,补充物质、能量、信息,变化会原先的形态,就等于将时间在局部逆转。逆转所需的原始信息可以从镜像中获取。
44 增值
44.1 社会的物品产出和服务过程,都是社会财富的增值。这个增值部分取决于四个方面:自然资源、人类能力历史积累、直接生产者、资源整合者。在使用方面,也要把握四者的平衡。
44.2 生产力系统是增值的细胞。生产力四要素,就是劳动力、工具力、自然力和整合力。对应的具体事物就是生产者、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为主)、生产对象(环境和自然)和生产整合者(系统整合者)。运用整合力,把劳动力、工具力和自然力三种力量整合成为一种合力,创造有机的价值增值系统,给各种力量一个发挥潜在价值的舞台。
45 创造
45.1 创造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改变事物的组合结构,这是单一事物的创新。第二种改变不同事物之间的交互流程,整合多种事物,发挥协同作用。
45.2 创造的可能作用,第一是对原有事物的补充完善普及,同质化作用,第二是替换掉原有事物,代替原有事物发挥更佳效果,特质化作用。
46 价值
46.1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自利性生存心理和助人为乐的公益性发展心理。人的价值是交换之外的额外付出,事的价值是做有用的东西。人活着的意思是自由体验人世间的一切过程。有价值是人的共性,有意思是是人的个性,价值和意思融合起来就是意义。
46.2 人的潜在价值都是绝对相同的。没有任何人是真正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任何事物是毫无价值的。问题是要有恰当的系统,恰当的平台,恰当的位置。让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把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价值的通路。价值本身没有好坏对错的区别,只要调节好事物价值的作用方向,任何价值都能给事情带来符合人类心意的变化。
46.3 人的差别在于所做的事情。人做什么事情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外部反应是考虑事情的一个方面,因为信息不对称,外部可能并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则可能产生误差、误解。沟通也是需要时间和机会的。恰如其分地做人做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
46.4 附加值就是更接近人们直接接受和直接使用的程度。这个程度离人越接近,附加值就越高。附加值是人改变世界收获的额外价值。
46.5 工具的作用就是增加附加值。
46.6 附加值里面有一项叫做虚拟附加值。其直接用途是满足人们的喜好、虚荣心和其他内心需求,只要有包装就能增加这种附加值,而不必借助工具费力改变事物原有的本质。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虚拟附加值的毫不在意。用虚拟附加值证明自己的人,是不成熟的,利用虚拟附加值另有打算的人例外。
46.7 所谓增加附加值的过程,就是把原材料用工具改变成为人们可以直接使用的,人们更易于使用的,人们更乐于使用的东西的过程。
46.8 附加值是对事物加工后,所带来的额外收获。
46.9 同样的起点,改变后离解决人类的麻烦和难处越接近,则其附加值越高。
46.10 增加人类的附加值,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交换之外的额外创造!最有价值的是爱心,其次是可供人类消费的资源及其附加值。
47 民生
47.1 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权。有一句话叫争权夺利,这个成语是个中性词,人人充分享有公平透明的争权夺利的自由是民生的基本保证。民生的核心是分配权,就是财富支配权,谁来分,怎么分,分给谁?事情都是人做的。一般情况是,先争权,后夺利。争权是铺垫,是夺利的前提。没权,就没地位,就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平等,是权的平等,就是争权的机会平等,这个是平等的核心。这个核心不具备,别的改变都没用,会让人随时处在可能被剥光的危险境地,时时挣扎在被伤害和被侵犯的边缘,也就没丝毫的尊严和保障可言。
47.2 事情要成功,需要内外两点。第一点是人本身,第二点是外部条件。人人平等就是指外部条件必须完全平等,不区分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机会面前,人人要有平等的外部条件,都有完全相同的资格,这一点上不应该有差异,这个其实就是指透明公平的规则,在规则上对任何人都不偏不向,一视同仁。在这个前提和基础的平等下,才是人的外在表现和能力的差别,产生出的不同的结果。直接破坏人的外部条件的平等,是很多不平等的根源。
47.3 民生就是人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可能与现实存在。这种人人享有的机会和可能的外部条件的平等具备,是民生的核心和基础,然后才是人能力的差异。
48 人际
48.1 人际就是人与人之间主观和客观上的刺激和反应的相互作用这样一种状态。
48.2 要在世界上活命的不止你一个,还有很多人。帮助大家活命,才能都活命。
48.3 没有主见和听信一面之词是会受人摆布的最好方法。系统的判断标准加上随机灵活的策略,这个叫做有主见。洞察人言的原因、细节、意图,给以充分的怀疑,以及和被议论对象的良好沟通,就可以不妄下论断。一个人最难做的是怀疑和自己原本相同观点的言论。同样的观点会带来不同的行动,因此考察同类观点的不同意图就显得尤为重要。
49 沟通
49.1 沟通是合作的影子,有效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影子就消失了。
49.2 学会沟通是学会做人的重要一步。
50 提醒
50.1 人善忘的动物。人在某个时候,总是忘记和忽视某些必不可少的东西。提醒就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人注意到必须注意的因素,否则事情有可能不会依照人的心意变化。
50.2 要感激反对自己观点的人,要感激和自己争辩争吵的人,因为是这些人在不断提醒你,要经常审视自身的观念是否还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世面上流行的人际交往学很多都是垃圾,这些垃圾学问要大家单纯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要大家对别人的误区和盲点,要么装聋作哑置若罔闻,要么对错不分赞美夸赞,而不是积极主动提醒别人,让别人注意到其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让别人有机会纠正,以便更好地把未来的事情做好。应该坚信,只有大家都把事情做好了,世界的财富才能增加,我们的世界才会美好。不过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判断标准和观察角度之别,大可忽略不计,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弹性和适应性。
51 启发
51.1 启发就是提供能够产生预期结论的条件,但是不直接给出结论,让人自己思考结论。一般通过类比、铺垫和推理来做。
51.2 启发是暗示的一种。这是让人感觉到其自己有办法很聪明的好方法,能够产生自动自发的效果。因为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51.3 启发也能给人思索和想象的空间,让人对事情有深入的认识,对把事情做好更有帮助。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仅仅知道怎么做,是做事情做好很重要的。
51.4 启发之后,还要全面地总结一下,加深印象,就能有个总体的思路和过程。
52 人事
52.1 天下之事,莫不得于人心,莫不失于人心。束缚人心者,必有危险之企图;松绑人心者,人类之大幸。束缚人心之手段,无外乎垄断信息,掩饰真实,隔离人身,转移注意力,集中;松绑人心者,无外乎透明信息,明智,自由,平等,无忧,分散。
52.2 人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以人论事。好的做法是以事论人。用一个人做的事来判断这个人,而不是根据其言语。而且事与事之间要分开判断。以前的事和现在的事分开判断,这个事和那个事分开判断,将来的事和现在的事分开判断,不同的事情要分开判断,总之,事与事之间要分开判断。人是复杂的动物,单一地判断其对错是不行的。一个人一个群体彼事做的正确不能证明此事做的正确,更不能拿以往来为现实的行为辩护。拿过去的具体事物来说明现在,预测未来,更是非常可怕的行为。
52.3 事情计划本身没有什么结果,只有人去做了以后才会产生结果。如果目的是好的,但是由不合适的人来搞,也产生不了想要的结果。金钱社会中,好多事情由不合适的人来做,所以自然达不到好结果。事情要能做成,前提是必须找到合适的人。因此考虑一个项目或者方案优劣的时候,如果脱离了合适的人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谈。做什么事?怎么做?谁来做?出现问题如何纠正?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在金钱社会中,很多控制资源的人和群体,很少考虑“谁来做”的问题,为了自己的不良私利,总是把一切资源霸占到自己手里,结果事情不但没做成,反而产生极大的危害。
52.4 世界在不断变化,做事的人也要适应变化,主动学习新的解决办法,或者主动替换上适合的人。但是由于惯性作用,某些已经不适合的人仍然出于各种各样的私欲,拒绝主动学习,也拒绝主动替换,出现不适合的人来做事的情况,导致不良后果。不仅仅是人,掌握了控制能力的群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害处更大。
52.5 一个行动能产生很多结果,同一结果也可以有不同的行动产生。目的和实际结果并非一定一致。所谓目的只是表面上的名义,真实的结果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不要被表面上的名义迷惑。在金钱社会,存在很多名义和实际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如果这些虚假名义由掌握控制能力的人或者群体拿来迷惑别人,其产生的害处会非常严重,不可不防。在金钱社会,一些人和群体,做事的目的往往不是它们声明的那些,而是另有打算,名为众人,实为一己私欲,受作用者不可轻视,否则后患无穷。还有一些人和群体,把众人的劳动成果当作自己的功劳,掩饰自己的丑恶。如果私利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也无可厚非。危险的是,那些有控制别人力量的人和群体,一旦缺乏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容易打破自愿公平的人类良知,以损害别人,中饱私囊为其行为目的。这种情况实在不好,如果待其形成习惯而不加限制,则其害处尤甚。
52.6 看人看事有长期短期之别。长短不同,价值各异,运用之妙,顺时而变。事本无大小,都是人自己的定义。
52.7 想到,说到,做到。最起码的是能 做到。事情的好坏不在于谁说了什么,而在于谁做了什么,效果是什么,效果和初衷是否吻合。
52.8 事情的成因、经过和结果都能折射和反射出人事的性质。
52.9 人是很复杂的,世事是很复杂的。有很多未知因素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分析人和分析事,可以采取细分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从各个步骤分析事。
52.10 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不可以乱下判断。如果被问到不清楚的东西,回答不知道就是最明智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把涉及具体对象的问题抽象化,就理论谈理论,避免落入被人特别设计的陷阱。
52.11 实现真善美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事物对自身的完全自我拥有的能力,这是首要前提,第二是事物之外的主体,不损坏别人对此种事物的自愿选择的可能。
52.12 要知人,就要论事。论事的诀窍,在于分段。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技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53 默契
53.1 默契是有效沟通的高级境界。为了保证沟通无误,至少需要用两种办法,两种途径互相验证。
53.2 不能高看默契的价值,默契是会出错的。默契是一种暗号,而不是明白无误的显性信息传递。
54 交换
54.1 交换就是使用机会的互相转移。
54.2 和无价值的等价交换相比,有价值的是溢价交换,这种溢价就是附加值。等价交换不仅没有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还要消耗时间成本。
54.3 对于物品来说,人们交换的是附加值。
54.4 对于服务来说,人们交换的是体验。
54.5 对于资金来说,人们交换的是增值潜力。
55 信息
55.1 信息是事物的镜像,事物的符号。
55.2 信息是有关物质、能量和通道等一切事物的有、无、动、静、多、少、质、量、结构和过程等差异性存在状态的一种概念。
55.3 信息产生、调查、采集、记录、整理、裁剪、储存、更新、整合、包装、传递、接收、解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造成误差。真实信息的获取是多么困难啊。根据信息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都难以知道这种判断本身是否真的有利于事情做好。
55.4 信息的真实,以真为前提,才最有可能依照标准来下论断。信息的真实,不仅包括信息的可靠,也包括信息的全面,还包括信息的前提条件。
55.5 不同的标准会对信息做不同的解读,也会看到不同的重点。
55.6 看透信息的本质,抓住核心。分析清楚信息传播者背后的个人意图,甚至比明白信息本身更重要。要明白,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是两码事。信息有道理,不代表要依据信息决定行动。
55.7 信息有很多种。最核心的是基础信息。基础信息是会被重复用到的信息,是入门的核心信息,是决定取舍的标准。熟练掌握基础信息是提高思考有效性和做事效率的保证。最简单的方法不是指最笨的最容易的方法,而是最有效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55.8 信息是如此丰富,真正需要的核心信息却并不是随处可见。了解一切信息,首先要从本质上认识。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存在,没有对错是非之分,只有从这个角度认识信息的全过程,才不会带有成见,才会了解到信息的方方面面。
55.9 不完整的信息就是片面的信息。在充满利害纠葛的金钱社会,传播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喜好和利害有选择地传递信息。媒体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垄断媒体被利害控制的可能性最大,真实不是其考虑的第一要素,而是最后的无关紧要的配角,所以片面性最严重。要知道,片面的真实和虚假,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歪曲信息的本来面目,产生的影响是不相上下的。
55.10 一切你们感觉到的,体验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信息流。
55.11 我们通常接触的信息都是片面的,并且附加了过多的个人观点。依据片面的信息做出判断和掷硬币决定对错没有什么两样。去除信息里的杂音,看到真实,是做出有益判断的基础。判断应该在获取足够信息之后,是一个终点,而不是随着信息获取过程随意摇摆的参与者。在没有了解双面信息之前,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任何的判断都是假设,是不可靠的。
55.12 尽管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但是信息的通路却并不顺畅。原因是这条路子上被设置了太多障碍。障碍制造者的目的是无非是遮人耳目,为一己私欲障目,其结果造成了人们的视野接触到缺陷、误区和盲点。非分析判断,不能得事实之实在,悲哀!
55.13 信息不对称,是指同样的信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55.14 轻信是人的一个毛病。轻信可以让人有短暂的轻松,但是,用轻信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很容易导致错误。用轻信来换取轻松,付出的后续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实在不划算,实在不是一种智慧的做法。给被谈论的对象一个分辩的机会,彻底了解相关情况,是相当重要的。有效沟通对于防止误解非常重要。
55.15 读书的好处很多,但是读书也有一个先天的问题。就是知识只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有效,使用知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意识在这个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就是要获取足够信息,判断环境是否已经变化,如果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就要主动地重新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人们很容易学会一种习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重复使用,不断加强,以至于很难主动改变。
56 科技
56.1 人类科技发展的目标是让人类更自由如意,从对重复性劳动的依赖中解脱出来。科技越发达,自动化水平越高,需要人干的工作就越少,工作位置越少,人们的用于思考的空闲时间就越多,没活干的人越多,但是人人都首先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人类科技发展的好处应该人人有份,公共群体的职责主要就是将好处送到每个人手中,让每个人无条件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实质性好处,而不是口头上的无意义承诺,更不是将科技附加的一切好处聚敛在自己手中。人类科技的发展是让人类普遍受益,让人人的生存恐惧之心消失,而不是造就更加激烈残酷的资源争夺状况。任何指望维持以往不能创造价值的工作位置来让人们残酷竞争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都是无效的,都是欠考虑的,都是失败的。因为没有那么多工作位置了,而且这种虚耗竞争也悖逆了人类智慧积累的本意。简单说,要让人们在普遍生存无忧的基础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人人发挥能力和智慧,创造更有利于人类自由如意的明天。在人人生存得到无条件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持续进步,否则就是低水平的虚耗。不仅虚耗时间,也虚耗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幸福未来的实现。举个简单的例子,1件事情本来需要50个工作位置,科技发展了,只需要1个人就能轻松胜任了,49个人就空闲了。公共群体的职责不是把已经只需要1个人的工作继续让50个人虚耗竞争,让50个人都在生存边缘挣扎,生活在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惧之中,而是把效率提高带来的好处让直接干活的人得到多一些的收获,让另外49个没活可干的人和其他没机会的人,也能享受到生存保证。这些有生存保证的人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去从事有价值的事情,增加更多人类可用东西。总体来看,要让人人得到无条件的生存保证是解决虚耗竞争的好办法。
56.2 科学是一门研究为什么的学问。科学的起源在于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总想给接触到的任何事物一个完美的解释,以便满足好奇心,消除惊恐心,同时也获得实质的好处,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科学的价值在于为存在的一切找到存在的理由,在于找到事物存在的原因,在于肯定事物的存在,并且重复利用这些存在和原因,而不是否定未知的事物的存在。一方面,科学是无知的,科学从来没有能力推断什么事物不存在,也从来无法否定人们没有见识过的事物的存在可能性。另一方面,科学也要有自知之明,知道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认识清楚一切事物背后的原因。
56.3 和整个世界的完整相比,科学属于片面性的知识,是不全面的,是有局限的,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知识,是一种对世界片面解释的学问。科学是对以往事物的总结,是对以往人们接触到的世界的认识、解释、定义,这种总结的目的是对可能重复性出现的事物尽块确认,快速地清楚其性质、属性、作用、变化以及适用前提。科学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没有什么判断能力,科学也不能否认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换句话说,科学的功能是很有限的,和无限广阔的外部世界相比,科学只不过是沧海一粟,非常渺小。对未知的探索是科学进步的源泉,对未知的排斥是科学退步的帮凶。
56.4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两种方法。归纳是从少数的具体的事物的性质作用,总结出同类事物的性质作用,演绎是从归纳的结果出来,推理出具体的事物具有相似的性质作用,然后加以利用。在进行归纳演绎的时候,最忌讳的是随意扩大归纳范围和演绎范围,否则就会犯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未知因素很多,凡事皆有例外,归纳演绎的东西一般是有效的,但并非处处适用。而且在人们具体应用时,对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也会导致采用不适当的方法和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永远应该切记的一点是,归纳和演绎出的结果,永远只是可能有用,而不是一定有用!
56.5 科学的价值在于对可重复性事物和过程的原理的把握,科学的用途也仅仅局限在可重复的事物和过程上,这种有限的有用程度,就是科学的本质属性。实际上,科学永远不知道事物和过程发生作用的真正原理是什么,科学是对事物和过程表面现象的实用化的描述和想当然的解释。但是对不确定的非重复的事物和过程,科学就无能为力了。在对人,对社会的研究上,对以往的归纳并不能对未来做出定性定量的精准预测,于是科学就遭遇了彻底的失败。这就是科学有效的局限性。科学的局限性在于只对可重复性的事物和过程产生的现象有效,对不确定的,随时变化的事物和过程无效,特别是对随机性比较大的和受观察本身影响的事物和过程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是一种人的实用价值观的具体手段,一旦可研究事物没有可重复性,科学的实用化解释功能就束手无策了。任何指望用科学手段来囊括和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过程的企图都会一败涂地。不懂科学本质而去做这样的无用功,无论是什么人,都是自作自受,自我设限。更糟糕的是不懂科学本质的人用科学的名义来否定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更是自欺欺人。任何以科学的名义对不确定的单个事物和现象过程的预测,都是不科学的,违背科学本质的,因为科学的局限性导致科学没有这样的本领,科学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局限性,而不是盲目自大。科学在对不确定事物和现象过程的认识上,也许最大的贡献就是概率论,但是这种统计性的理论是对所有数据做的整体假设,在实际上,概率论对具体的个别的不确定事物和现象过程的预测上,毫无价值可言,指望用概率论来预测某一个特定事物的未来的精准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56.6 从心理上分析,人是脆弱的,因此人天生对不确定性的东西心存惊恐之心,所以人们指望采用某种手段,达到对世界的确定性把握,给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手段就是经验和科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科学的存在,缓解了人类内心的部分焦虑。但是实际上,用有限的手段解释无限的世界,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世界是不确定的,自然是不确定的,自然不会任凭人类的摆布和控制,人和自然更多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是人离不开自然。如何让人类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生态平衡的一部分,而不是站在自然的对立面,这是人类和自然沟通的核心问题。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唯科学论是行不通的,是糟糕的,是无知的。
56.7 人们需要开创新的研究世界的工具和观念,来更完整地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融合世界,来为人类的自由如意服务。这种新工具和观念也许是艺术,也许是直觉,也许是灵感,也许是感觉,也许是别的什么,或者是更多工具和手段的结合,总之,人类需要另寻出路,去寻找解读世界的宇宙方程式。
56.8 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方法。广义的技术包含了做事流程。
56.9 技术是科学的具体应用。技术往往出现在科学之前。科学不过是对技术的近似的事后描述。科学存在的意义,是为重复性的传播技术和利用技术提供依据和理由。而科学本身却要靠技术作为依据。科学和技术是一种互相依靠的关系。技术不需要科学来证明就可以使用,但是科学一旦离开技术就仅仅是人头脑中的产物。
56.10 艺术包容着科学。科学仅仅是艺术的一部分。人类为了实用的考虑,把科学孤立出来。但是因为人类私欲的膨胀,企图让科学脱离艺术而存在,甚至有人要打倒一切和科学的确定性不同的东西,这是多么的无知。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人的命运也是不确定的,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才找到了发挥自己思维、智慧和行动的平台,每个人也才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改变一切。
57 教育
57.1 教育的首要职责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教会思维方法,自主性学习能力,包容新知的能力,独立性思考能力,更新知识总结经验的能力。而绝对不是培养盲从、奴性和依赖性。教育要让学习者不仅形成自己的思维角度和观点,而且懂得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还要知道主动否定自己,修正自己的误区和弥补自己的盲点。要看到表象——是什么,还要看到本质——为什么。其实,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有机会看到本质的东西,可谓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角度的不同,可以自以为是,但是也不要随便否定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东西。
57.2 教育应当是全面的,既要教会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教会人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只有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思考同一个知识,才有可能全面地掌握。
57.3 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人们应当用好的方法来对待小孩,把小孩当作人来对待,而不是需要大人的意志来打骂、限制和控制的对象,人们应该知道小孩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总之,以自己的好恶来塑造孩子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取得孩子的自愿认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满意,就不能试图把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很重要,这是孩子以后有出息的希望。
57.4 教育的功能是把学习者的潜能开发出来。让学习者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让学习者主宰自己的命运。
57.5 在教育的问题上,必须坦诚直率和客观,切忌随声附和与模糊不清。学习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定要有否定一切权威和强权的勇气,但是起码也要清楚对方的完整观点是什么。
57.6 教育应该是客观的。培养学习者自己解释世界的能力,而不是给学习者一个现成的世界模型。告诉学习者,教育仅仅告诉你一个别人的世界,真实的世界需要你自己去体验。让学习者自己思考,自己决定自己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57.7检验是否学会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否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教会别人,或者用比喻的方式让别人知道是什么。
58 预防
58.1 预防就是消除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条件,避免不符合心意的变化。预防的手段就是改变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的某个因素。
58.2 明白事情可能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征兆迹象,不因为无知而遭遇不必要的后果。
58.3 预防办法的来源之一是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吸取教训。在吸取教训的时候,要注意失败的原因。有些做法本身没问题,并非一直不可行,而是时机不对。时机对了,以前失败的事情,现在就可能成功。做事情不但要有好的方法,还要有好的时机。
58.4 预防办法的另一个来源是学习常识,把握规律,提高预见性。
58.5 世界上有很多现成的预防办法,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预防办法。
59 偏见
59.1 偏见就是片面性的错误的见解。
59.2 先入为主的迷信盲从是偏见的根源。社会化大分工也容易造成偏见。人对信息的不完全接触也是偏见的原因。
59.3 专业知识精深的人也容易形成偏见。专业往往让人见识短浅,只知部分,不知全部。专业知识精深的人,要注意涉猎不同的知识,要注意克服专业本身的局限性,要对世界要有全面的认识和解释。世界不是片面存在的,人只有跳出自己思维、生活、学习、工作和玩乐的小范围,从更大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到底是什么,知道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也才会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60 变通
60.1 变通是改变做事的具体方法方式。良好而灵活的计划可以预测可能的情况,预先设定合适的富有弹性的对策,而不是将一切对策限定在某一个点。
60.2 变通是给做错事的人一个台阶,一个遮羞布。环境在不断变化,结果和初衷不一致是难免的,及时灵活地采取缓和的变通策略,改正不适宜的做法,是比较聪明的办法。
60.3 变通的作用在于顾全人的面子,就是虚荣心。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却经常犯错误。既要对错误的恶果补救,又要顾及面子,就需要采取变通的做法。换个方式做,质变形不变,就是变通的做法了。
60.4 变通的策略是从出发点和效果考虑,不拘形式,将具体的方法和形式改变,又能达到原始的目的。
60.5 变通就要肯定其意图,但是改变其错误的手段,重新指出一个更恰当的做事方法。一般来说,人都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对用什么样的手段实现,想法却很多,错误的手段对美好效果的实现没有什么积极作用。涉及到人的事情,是最麻烦的了,因为不但要考虑把事情做好,还要顾全做错了事情的人的面子。那些做了错事的人懂得变通的道理还好,如果不懂得,就会为了脸面固执一念,不给其自己纠错的机会,一错到底,直到彻底垮掉。做事的方法不止一种,能够抛开个人面子,使用最恰当方法,把有效选择当作快乐体验的人,在任何一个系统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