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我的乡土(六)

【专栏】我的乡土(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      河


文/漂洋过海的鱼


我家屋后不远处有条小河,躲在一片茂盛的田野后。

小河里有很多鱼,河中还建了一个小坝,就是三个石墩加上几块长木板,从河这头到河那头,不长,两三米的样子,也就是河的宽度。这块木板是活动的,涨水时,会有人提起木板开闸放水;枯水季节,木板就好长一段时间挡在河中间,紧紧贴住那三个石墩,起到截流蓄水的作用。小时候,我常坐在石墩上“踢水”,水从木板缝里飞出来,呈弧形下落,很清澈,像小小浪花,好玩,舒心。

小河两岸分别是两条小路。左岸常有人来来去去,一头通向一个村庄,另一头就通向能开汽车的大马路;右岸不常有人走,但直走、再向左拐个弯,可通至我家前门。上初中和高中那会儿,我背个小书包放假回来,就时不时会选择这条路线。因为鲜有人走,就显得很安静,但并不荒凉阴森;我大概就是喜欢静静走在河流田野中的感觉吧,静谧,美好。

沿着小河的两岸,常常会长起一路的荆棘丛,荆棘丛里有好吃的,我们那里管它叫“辣条棒”,就是一根荆棘条最顶端的部分。它常常很嫩,咬起来很脆,味道像刚从地里采出的油菜条。但要吃到它,可比油菜条麻烦,得小心翼翼地把带刺的外皮剥掉,方能入口;味道不错,年纪不大的小孩都会采着吃。

【专栏】我的乡土(六)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还会约起去小河边“捕鱼”,说是“捕鱼”,其实也就是瞎玩。一个个都表情极其郑重地把提来的竹编簸箕往水里一搁,过了小半会儿,自己估摸着差不多了,就猛地往上一提,这时你会看到活蹦乱跳的小鱼在簸箕里翻腾,个头常常很小,最大的也不过半个巴掌大,多数是手指头那般大小。想想也是,这么个“捕鱼”的方法能捕到多大的鱼呢,有已是不错,但其中的乐趣却大大超出“捕鱼”本身,让正值年纪的小孩们乐此不疲。

小河夹在一大片开阔的田野中,风起时,绿色的禾苗此起彼伏,恍惚间像千军万马在奔腾。有田野就有渠,因为“渠”是水稻的生命之源,禾苗多半是这些渠水养成的,细细密密的水流经过数不清的渠道进入泥田里,滋养出一方水土与人家。小渠里也可以“捕鱼”,方法与小河里的大同小异,只不过小渠比小河窄得多,更适合细胳膊细腿的孩子们操作,还能捕到小河里不常见到的泥鳅、小黄鳝之类的,总之很开心。

小河承载了我很多的童年记忆:我从小河边走过,在小河边放牛,躺在小河边看天空和飞鸟,都是小河陪我度过的。那里草青青,水细流,和风温柔地吹过,把我向外张望的心儿一步步吹远...

我好久都没去看小河了,也不知它现在怎样了...  

                                          原稿写于2016/7/31



【专栏】我的乡土(六)_第3张图片
作者个人公众号《拔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栏】我的乡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