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一本书,卸去了我对高晓松大半喜爱

看《晓松奇谈》和《奇葩说》,对这个有才气有傲气又污气的矮大紧,我是既钦佩又喜欢的。高谈阔论,博闻强识,实力比颜值闪耀。除了那首占据一代人记忆的《同桌的你》,很久之后才得知,自己很喜欢的《如果有来生》,也出自高晓松之手,喜爱之情更甚。尽管电影《同桌的你》让人失望,但却并未到达影响男神形象的地步。

并未刻意去寻找他写的歌,或是写的书——我喜欢偶遇而得的惊喜。

偶遇《如丧》,当真是意料之外。黑色简单的封面,简洁深邃的标题,很轻易的虏获了我最初的好感。“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封面上的一句话,更是加深了对于这本书的期待。

关于书名,高晓松如是解释:“我年轻时候喜欢说如来,就是如同要来,还没来,但终归会来。如丧,就是如同要丧,还未丧,但终归会丧。


《如丧》:一本书,卸去了我对高晓松大半喜爱_第1张图片
我们终于老得 / 可以谈谈未来

看到目录,略微愣住。小说、电影故事(剧本)、爱音乐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关于音乐的散文、杂文)、岁月一首如梦令(散文、杂文)、媒体专访(还附赠“矮大紧语录”,微博体)。这是一本大杂烩啊!然而看在分类明确的份儿上,我也很快接受了。

最喜欢的便是此书的第一篇文章,2011年在看守所里的高晓松,《写给1988 年暑假的高晓松》的一封信。历经岁月变迁、时代变化的中年高晓松,嬉笑怒骂着将如今这个世界说给当年青春年少、抱负满怀的青年高晓松,蕴着他的傲气、骄矜,他的妥协、悲恸,他的冷眼、嘲讽,读来令人酣畅。

老铁还是咱铁哥们,丫生了俩,这两年有点颓。不过别担心,最近全球变暖,为了坚持能量守恒,大家心里纷纷变冷,颓的不是一两个。    ——《写给1988 年暑假的高晓松》

有人说这篇文章胜在手法取巧,然而手法在那儿,却并非谁都能用的精彩。这篇文章确实让我有种勾着嘴角心生悲凉的感觉。文青高晓松,痞子高晓松,完美融合——同样出自本书一篇文章,这样评价高晓松:

乐评人李皖在《两个高晓松》中这样描述当年27岁、发表了个人作品集、开了个人演唱会、正处在顶峰的高晓松:“在歌里,高晓松一直在回忆,让人以为他是个内向、伤感、学生气十足的人。现实中的高晓松恰恰相反,他轻佻、贫嘴、痞里痞气,满脸是浮夸的笑,满嘴是七荤八素的杂话,没一秒钟能够安静。”恃才傲物是朋友对高晓松最具负面性的评价。——《人生都是写好的剧本》


《如丧》:一本书,卸去了我对高晓松大半喜爱_第2张图片
《如丧》高晓松 著

然而之后的文章带来的,便是无尽的失望了。给我的最大感觉是:太随意,不真诚。

电影部分,我耐着性子看完一篇《林徽因》,其余皆是浏览,包括已经被拍成电影《我心飞翔》的《纹》。本就不喜看剧本,现在更是被这支离破碎的蒙太奇画面、MV般的剧本磨得没了脾气。豆瓣上有条犀利的评论:“至于那个貌似电影剧本的故事......呵呵,我只能说当初电影学院不招你还是有你的主观原因的。”我很赞同。

至于书中究竟提了多少次“青春无悔”、多少次“白衣飘飘的年代”、多少次“我的挚友XX”和“我所认识的大师”,我没有统计,只觉视觉疲劳。就如同“诗与远方”,已变成一种标签,失却了曾经的内涵。我能够读到你的情怀,能够读出你的苦闷无奈,却也能读出你的自我膨胀,你的随意。最终不得不被一篇一个重复着相同标签的情怀喂的口中发腻。

我不否认书中还有很有一些话语,狠狠地戳了一把心窝子的,哪怕那句话可能如“男人真贱,牛逼的时候只想和女人睡觉,颓废了就想起爱情”般很不优雅的粗犷着。可是我仍然无法以“真诚”二字定义此书。高晓松自己说,这本书不是为钱写的,写的很真诚。但是抱歉,无法认同。你自己在书中不都说了,音乐挣不了钱,而写字是看家的手艺之一,要挣钱的吗?书中很多篇章,内容重复,有凑数之嫌。码字固然辛苦,但真不如写一本薄却精悍的书。有人说,你漫不经心的写,我们便只能漫不经心的看了

《写给1988年暑假的高晓松》中你给当年的自己写:“你回来吧,我不喜欢没有你的北京。”而我此刻只想说——你回来吧,我不喜欢失去真诚的高晓松。



文/云山摛锦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丧》:一本书,卸去了我对高晓松大半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