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

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是革命小说的重要补充,与农村生活小说构成当代小说的重要支撑,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今天与大家分享革命历史小说的风格特色。

茹志鹃的《百合花》以“我”和一位小战士两人构成小说的主人公,记叙了“我们”一起去前线路上发生的故事、“我”和小战士一起去新媳妇家借被子的事和最后小战士英勇牺牲的三件事,歌颂了小战士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军民鱼水一家亲”的革命友谊。

带你走进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_第1张图片
茹志鹃

《百合花》最大的艺术特色便是细腻情感要重于事件线索。文中的感情通过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表现出来,事件也引出文中透露的细微感情,甚至使感情变化一波三折,逐渐引向高潮。

详细的细节描写使感情更加具体饱满。在路上,“我”拿出馒头、小战士偷偷的看“我”、小战士与“我”对话时的羞涩和紧张都是细节描写,这样具体的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茹志鹃说:“我写的东西都是筛过的,留下的琐碎的东西,这注定我写不了史诗性的文章。”茹志鹃小说细腻的感情处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当代文坛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愿坚的小说艺术特色和作家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王愿坚并不是革命生活的亲历者,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描写革命历史生活。他的小说从报道到故事又发展到短篇小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直到《党费》的发表才标致着革命历史短篇这一类型小说的正式形成。

带你走进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_第2张图片
王愿坚

他的小说注重对“后代”的“革命历史”的教育作用,因此他的小说选材都是经过他精心筛选的,把那些“黑暗”的东西过滤掉,表现革命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从革命回忆录过渡到小说,是革命历史小说的发展重要一环,并衍生出回忆体的小说形式,并且回忆体的小说结构模式便迅速发展开来,王愿坚的小说就是运用了独特的回忆体进行创造。《党费》中通过“我”交党费引出黄海的故事。《粮食的故事》由“我”对郝吉标的采访而记叙了他的回忆。他的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一方面有利于感情的抒发,直抒胸臆,另一方面加深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在作品《七根火柴》和《三人行》中,作者放弃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取强烈对比的手法,截取生活片段,突显特定场景。由于省去了故事背景的介绍,直接进入矛盾的聚焦点,情节马上进入高潮,因此具有更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王愿坚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他始终认为老一辈革命者留下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发展。为此,他的小说始终将小说本身的教育意义放在首位,形成了“单纯”、“明朗”、“政治教育性强”的艺术特色。同时这种政治意味大于艺术本身的文学作品,也缺少了耐人咀嚼的回味。

峻青的《黎明的河边》也是这一时期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与王愿坚小说不同的是他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亲历性,毫不避讳的表现战争的血腥场面和战士们的浴血奋战,突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带你走进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_第3张图片
峻青

用场景的构造和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愤和烘托人物,使他的小说带有油画般的质感,在紧凑的情节中,有时插入“定格”画面,从而进行突出表现。比如对战士小陈的牺牲场面的定格,突出他的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

景物描写使峻青小说具有更好的诗意渲染,景物的变换既构成情节的动因,又随着情节的发展和叙述者的情绪而转换,进而表现出情节进展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讲述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坚持革命小说短篇创作的还有刘真。他多以儿童视角进行创造,塑造了一系列的儿童人物形象,表现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作为一个重要的革命历史小说的分支,无论在题材、体裁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参考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你走进革命历史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