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髓沉香

玉髓沉香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好似一个小社会。

有的人,活的潇潇洒洒,风生水起,一篇文章出手,点赞打赏评论者即刻蜂拥而至,一时间门庭若市。

有的人,活的不事张扬,安安静静。即使经过精雕细琢的文章养在深闺人未识,也能淡定从容,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意境。



某个早上,睡眼惺忪中打开,东营、清风湖几个熟悉的字眼蓦然跳入眼帘。

哦,《东营景观系列05清风湖》。清风湖,我曾傍湖而居三年,熟悉哪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搬离后魂牵梦绕,难以释怀。

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我一样的喜欢清风湖?

迫不及待的打开,一口气读完,优美的文字,细致的描写,清风阁、九龙桥、璀璨霓虹、粼粼湖水,清风湖美景又那么清晰明朗的浮现在我眼前。

“昼如钻石,夜如明珠,教我如何不爱它”。

读完作者最后的结束语,我毫不犹豫的对作者加以关注,到那时才看清楚作者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玉髓沉香。

玉髓,是一种宝石;沉香,是一种药材。

四个字合起来做笔名,应该是一个傲气和自信兼而有之的人。但在这么大的写作平台,在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中,对那些为吸引别人眼球而起的名字也已经是见惯不惊。

悄悄的把作者所有文章浏览一遍,我还是有些惊讶。情淀湖、揽翠湖、龙悦天鹅湖,原来作者不知何时已经写过好多个我们小城里常常有人提起并交口称颂的湖泊景观。接下来,更让我吃惊的是,连续几天,作者日日更文,西湖、悦来湖、明潭湖、民丰湖、月湖、龙居湖,几乎小城内所有的景观都被他描摹一遍,这些湖,有的我去过,有的竟闻所未闻,但通过作者活灵活现出神入画的细腻描写,都仿佛身临其境。

通过作者的笔,我第一次感觉到生活在这座小城是多么幸福和自豪。

热爱生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我对作者的最初印象。


但接下来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写景文章虽然精致华美,但大多读者寥寥,喜欢无几。

不是什么风景名胜,又没有勾人的标题,怎会那么快的吸引陌生人的眼球。又或者作者只能写景,才不为更多喜欢故事、喜欢励志、喜欢深刻的人所喜欢?

有时候不免为作者惋惜,为我们这座美丽的小城惋惜。

忍不住简信他:文章写的好,可惜了阅读量太少啊。

他如何回答不记得了。但依然笔耕不辍,并且文风大变。鸡汤、书评、育儿经、散文,各种题材,应有尽有。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博尔赫斯散文》、《老舍的茶馆》、《秦老和他的散文》、《昆明湖无尽的涟漪,心目中的静安先生》、《偶然读到失落的一角》、《新收录一批书》,从国内到国外,从远古到现今。生活中的任一件小事,他都能即刻成文,吟诵成篇。比如,《那些经冬的花儿》、《妈妈的长指甲》、《姥姥和花儿》、《那些爱恋》、《一只误入歧途的鸟儿》、《太阳花》等等等等。短短的几个月,他已更文105篇,22万多字。每一篇,每一章,流畅的文笔,精准的用词,无不彰显着他深厚的文字功底。

但依然阅读量不高。

我都为他着急了,再次简信,这次我把来一年的经验直接传授于他:好的文章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要和别人互动,不吝啬对别人的关注和点赞。

他说谢谢我的提醒,但看他资料里的数据,依然我行我素,呵呵,朽木不可雕也(玩笑话)。

有时候,我在想,在这个大舞台上,玉髓沉香就象一个优秀的舞者,在用最优美的舞姿,诠释对生活的热爱。

尽情的舞着,舞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即使台下没有观众,听不到一丝喝彩和掌声,他也依然一丝不苟的把每一个动作做到完美无瑕。

他是一个不惧孤独,内心强大的人,又或许,他对孤独有自己的理解:

有时候,文人的骨子里,真就有某种遗世独立、常人不可仰望的品风。这种品风是一种保护层,隔开了需要隔开的别人,同时也孤立了自己。(摘自他的《昆明湖无尽的涟漪,心目中的静安先生》)。


喜欢文字,胜过一切。

这是玉髓沉香在名字后面的签名。他也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这一切。



这篇文章不是广告,因为水平有限,我自己的文章阅读量也不高,有的只是对我们一个小老乡,一个醉心于文字,一个出众的写作者的由衷的赞佩和祝愿期待!

祝他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也期待他拥有更多的读者,收获多多的关注和赞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玉髓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