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知识点

集合点:
聚集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停止下来,当满足触发条件时,集合点上的用户同时开始相同操作,形成并发

参数化:
将用户的输入数据变量化,以便模拟变化的数据测试

关联:
服务器响应包里面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变量化,以便保持数据的动态化和相关页面的使用

事务:
一个或多个业务的集合,通常会将几个相关联的接口或者操作划到一个事务里面

思考时间:
为了更真实的模拟用户的实际操作,在事务和事务之间增加思考时间

检查点:
为了判断某个事务是否执行成功,通常会增加预期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判断某个测试步骤是否正确执行

响应时间:
相对用户而言,从请求发出到客户端收到响应所消耗的时间

TPS:
每秒钟处理的请求或事务数量,与并发数容易混淆,它是网络协议层指标

并发数:
指同时处理的请求或事务数量

吞吐量:
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总和,系统的吞吐量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说明了系统的负载能力,吞吐量是数据层以MB为单位

PV/UV:
访问一个URL产生一个PV即页面访问量
UV:独立用户访问量,单个用户访问可以产生多个PV,但算作一个UV

点击率:
网站页面某个内容被点击次数与观看内容人数之比,例如10个人中有1个人点击了网站上的一条广告,点击率即为10%

吞吐率:
单位时间的吞吐量,被用在并发处理上。以比特数为单位bps: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节点传输数据的平均速率。即一个业务系统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产量或服务量

举例1:
乘坐地铁为例:每天乘坐人数为5万人次,早高峰是7点到9点,晚高峰是6点到7点,根据8/2原则,80%的乘客会在高峰期间乘坐地铁,则TPS即每秒到达地铁检票口人数为:
5万*80%/3*60*60*20%=18.5 人/秒
考虑到安检,入口关闭等因素,实际检票口的人数比这个要大,假定每人要2秒进站,实际并发量为:
18.5 人/秒 *2秒 = 37 人/秒

通用计算方法:
每秒并发数=(80%*用户总量*增长百分比/高峰时间段*3600*20%)*影响因子(因子通常为2)



举例2:
比如一个公司有员工1000人,早晨9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员工每天通过移动打开上下班,90%的员工高峰时间打卡为早晨8:30-9:00,晚上6:00-7:00打卡,计算并发量?
业务量=1000,时间段=1.5小时*3600=5400秒
根据二八原则:每秒并发数=(80%*业务量)/时间段*20%=800/1080 *影响因子(2)=1600/1080=1.48 人/秒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能测试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