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央视春晚,她穿露脐装,高叉裙,带着反叛的唇钉,出现在舞台上。
灯光落下,音乐响起,她摇曳生姿地走向观众,掀起一阵惊世骇俗的热浪。
短短58秒,那年的春晚联欢似乎都不再沉闷。
高晓松的《再见卡门》,她唱到了十分。
三分妩媚、六分柔情、一分娇俏。
美貌、性感、实力的新生代女歌手,横空出世。
可人们偏偏只记住了前四个字——美貌、性感。
她就是,被性感耽误的歌手——阿朵。
2007年,阿朵在公司安排下,拍摄了一期《男人装》写真。
3天卖出50万册,市面全部脱销。
连她自己想买一本来看看,走遍大街小巷的书摊,根本觅不到。
天籁的嗓音,魔鬼的身材,一个极尽性张力的女歌手,打开了无数影迷的耳朵,充实了他们的想象。
也把自己亲手送上了道德的审判台。
《南都周刊》采访她,都忍不住提起那期《男人装》。
“阿朵啊,你那一期《男人装》好性感啊,听说卖得很好……我也买了,不少男性读者都在讨论……唉,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在讨论你的胸部啊。”
阿朵的回答很坦然,还有一些女权主义的思考。
“我是一个艺人,是一个歌者,去表现各种类型的我,是我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啊。我觉得我在杂志上的那组照片,其实是传达出了一些意念,有一点女权主义的感觉,女人对自己的感情和身体都要做主。”
性感不是媚俗,可在一众把她当作玩物的旁观者眼里,她的性感就是卖肉。
其实私下里,阿朵穿衣服反而保守。
但是男人之间谈起阿朵,都会发出一阵吁声。“哦~原来你喜欢辣妹,大家都懂的。”
我们定义女明星的名词很多,可爱、知性、善良、纯洁,听起来都无害又安全。
唯独性感,是碰不得的潘多拉魔盒。
一半工作需要、一半性格使然,阿朵推开了盒盖,旋即就被荡妇舆论推入沼泽。
她的MV被举报下架,她的衣服被P得只剩布条。
有人在台下举着照相机,堂而皇之专拍裙底。
有人四处散播谣言,骂她插足别人婚姻。
阿朵的事业一落千丈,原来这么多年,大家都只关注了性感,没有听到歌声啊。
一个如此珍爱用艺术表达的人,到头来,发现台下的鲜花掌声都不是给作品,失落之心犹坠深渊。
要强如她,挣扎过后立刻开始着手转型。
上综艺、拍电视剧、参加商演,都收效甚微。
转型失败的档口,又遇到感情骗子,一夜之间人财两空。
走出大山这么多年,只留了一身伤痕。
2012年,阿朵退圈,她躲进山里,一过就是好多年。
2
在这次危机之前,阿朵的人生,一直都很明艳。
她来自湘西,是正儿八经的土家族女孩。
大山孕育灵秀,阿朵能歌善舞,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天赋。
哪怕以前同学嘲笑她,她也毫不害羞。
“我以后会成大明星的。”
7岁第一次登台表演,就拿下了非凡成绩,被破格送入艺校学民间舞蹈。
当时父亲强烈反对,可校方认为阿朵是难得好苗子,一定要让她入学,可以减免三年费用。
父亲半信半疑间,才点头同意。
三年后,阿朵再一次被幸运女神垂帘,湖南文工团招募她做舞蹈演员。
意味着阿朵要入伍,那年她13岁。
家里又是一通阻拦,急得军区司令员两次登门,放话:如果阿朵不去,其他人一律不招。
父母怕招乡亲恨,只得再把女儿交付给舞蹈。
这一次阿朵的舞台从湖南扩大到了北京,她随军到北京后,参加了两届CCTV青歌赛。
1996年,她拿了湖南赛区一等奖;1998年,她是全国专业组优秀奖。
没人能否认她的优秀。
两年后,阿朵退役转型当职业歌手,家里一如既往地反对。
这年她20岁,人生终于握在了自己手里。“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
遂签约公司,参加音乐节目,跟当红的毛阿敏、孙楠等实力唱将在全国巡演。
艺术赋予阿朵明艳的色彩,而另一面原生家庭向她投下无法逃脱的阴翳。
阿朵要强,又缺安全感,飒爽之中难免带有几分讨好。
就像她自己的评价,别人稍微示好一点,她恨不得掏心掏肺。
后来,初恋以失败告终,她被拍到当街痛哭。
光亮的人生之下,亲情、爱情,都毫不留情伤害了她。
2001年,阿朵换了新公司,签约正大国际音乐公司。
情伤疗愈,事业再次启程,她遇到了高晓松。
金风玉露一相逢,高有了创作灵感,阿朵有了代表作。
一开始,朋友都提醒她离浪子高晓松远一点,不要中了才子的蛊。
可高晓松操刀,为她量身打造了《想念自己》、《盛开》两首歌。
这个男人读懂了阿朵,作品简直走进了她的灵魂。
我拼命长大/
我今夜要梳妆好去跳舞/
我要听自己的心跳和脚步/
《盛开》MV里,阿朵纵情地唱啊跳啊,甩下了她多年的枷锁,扔掉了沉重的负累。
她和高晓松相爱了。
一开始,两人是艺术上的灵魂伴侣。
高晓松不遗余力地带她上节目、拍电视剧,阿朵的自由轻灵,也带高晓松梦回湘西。
他回忆起来,也说过:“挺愉快的,做了很多以前不会的音乐。”
起初最反对的好友王筝也渐渐对高改变看法,可惜这段恋情终究没有走到最后。
多年后,阿朵说:只爱过三个人,一个毁掉了她对爱情的想象,一个把她的自尊和自信打入谷底,还有一个拿走了她的所有财产。
高晓松是她仰望的爱人,日久天长,也消磨了她天然的自信和洒脱。
舆论的不断施压,直指她是破坏高婚姻的第三者,她终究不能承担这些重负。
一朝踏空,千夫所指。
人生若只如初见,倒不至于如此黯然神伤。
4
性感变成阿朵的标签后,她就离真正的歌手越来越远。
来看她身材的人,远超过想听她唱歌的人。
阿朵低迷了好几年,在娱乐圈挣扎过,坚持过,终于熬不住了。
2010年,她的失眠加重,伴有24小时不间断的耳鸣、脑鸣。这对一位职业歌手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何苦把自己整成这样,阿朵退圈了。
她逃回了湘西,躲到大山,重新生活。
我朝山中去,带着兰花草。山间风雨大,悬崖亦开花。
不愿居暖房,迎风晒月光。我慕天地广,花语意铿锵。
别人都往名利场挤,她却往大山里钻,改编版《兰花草》,唱出了阿朵的心境。
她没有回家,而是落脚在一个陌生的寨子。
跟当地人一样同吃同眠,耕种唱歌,俨然把自己当作乡间农妇。
山里条件艰苦,上厕所要踩在两块搭起的木板上,摇摇晃晃的,生怕摔下去。
床底下卧着鸡鸭闲叫,老鼠哒哒哒从头顶跑过。
看似简陋的一切,处处透着质朴和包容。
日出月落,云卷云舒,她也踏实下来,还找到了新的音乐灵感。
阿朵拜访了80多岁的洪富强,这位苗族鼓舞非遗传人收她为徒。
她苦心学成后,又在当地成立了女子鼓队“苗族十三姨”,尽心尽力地保留传统民乐。
她不再争抢,不想做舞台上最闪光的人,一心扑在新民族音乐。
学民族器乐、编舞、写歌,她忙得不亦乐乎,乐在其中。
5年后,消失的阿朵带着《死里复活》、《未来民族》归来,一举拿了最佳民族民间专辑奖。
就连来到《乘风破浪的姐姐》,拉票宣言也是,要做中国特色国潮女团。
她的审美总是走在时代前面,在一群人里面显得很特别。
13年前,她把性感作为女性的身体宣言,被逼到退圈。
13年后,她在追捧韩流女团的综艺里,扬言要做新民族音乐。
一样的大胆,她还是她。
这次回归《乘风破浪的姐姐》,阿朵是舞台上最大的惊喜。
实力有目共睹,在节目里施展的人格魅力,更是圈粉无数。
被淘汰后,场外几十万人为她刷票,姐姐又冲进复活榜第二名。
历经沧桑,而又温柔有力量的姐姐,谁不想继续看到呢。
在第一轮公演时,阿朵分到了存在感最弱的袁咏琳,和气场最强的宁静。
一个非常难以平衡的小组,却被她引导得最和谐。
最后,浑身硬刺、只想独自美丽的宁静愿意跟团队共进退;
埋没多年、无人看到的袁咏琳也自信地发光。
因为阿朵一开始,就给他们留足了安全感和信任。
第二轮竞选队长时,宁静、袁咏琳自告奋勇,其实阿朵也站起来了。
但她看8名队长够了,又自己坐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顺其自然。
看到宁静第一个招募队员,怕她落空,就第一个响应。
而现场选宁静的人最多,她功成身退。
赛后采访中,她说:“在那么多人里面,有她想试着合作的姐姐,你们有没有想过,我站起来会让她为难吗?”
既不让人为难,又让人感到温暖。
袁咏琳招队员时,阿朵又仗义地站了过去。
理由是:“大家不太了解她,就没有选她;这种时候,我一定会选她,因为我知道她很有才华,而且我信任她。”
过程中,袁咏琳几次想把队长的位置让出,可是阿朵抱着她说:“这是你的功课,这是老天爷放在你面前的功课,你早晚是要碰到这样的功课的。”
她把一档厮杀的节目,成就出了动人的氛围。
女性可以帮助女性,女性友谊也能有力、仗义而绵长。
记得在参加《浪姐》之初,经纪人再三嘱咐:
“你要学会拉票,光会唱可不行!”
“别跟那些粉丝比你少的瞎混。”
“有机会就要当队长,记着这是比赛,不是让你去交朋友的。”
但是阿朵一条也没做到。那又怎样,她做到了她自己。
就是乘风破浪的姐姐。